扇贝丢了,老板跑了,给大股东背锅,被投资者索赔……
随着沪深交易所业绩预告最后时限的到来,国内大多数上市公司交出了过去一年的成绩单。但随之而来的是A股地震,逾百只个股跌停,以及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预亏理由。
细排“雷区”不难发现,近年来大热的锂电板块公司也赫然在列——盐湖股份亏损达40亿元,同时“ST”标签加身,与2017年锂电上游矿产资源企业“风生水起”的生存现状格格不入。
盐湖股份年报显示,业绩亏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盐湖股份多项在建工程项目转固,且产品成本高于市场售价,导致亏损进而引起资产减值;二是由于产品未能如期量产、发生火灾事故停产等原因,盐湖股份子公司盐湖镁业、海纳化工亏损增加;三是公司氯化钾销量较上年同期下降26.6万吨。
作为一家以氯化钾、盐湖开发与综合利用等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在近年来国内钾肥行业处于周期底部,而新能源业务发展强劲的背景下,强力布局盐湖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盐湖股份实现业务突破的关键点,但在这一过程中,开发难度和投资规模巨大的问题,却极大地限制了盐湖股份锂业务的盈利能力。
提锂技术限制锂资源量产
早在2007年,盐湖股份就展开了锂相关业务部署,间接控股了从事锂盐资源开发的蓝科锂业。而蓝科锂业地处资源丰富的察尔汗盐湖,该盐湖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是一个以钾盐为主,伴生有镁、纳、锂、硼、碘等多种矿产的大型内陆综合性盐湖,氯化锂储量824.6万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
而盐湖提取锂的工艺成本平均不超过2.5万元/吨,几乎仅是矿石提取成本的50%,察尔汗盐湖无疑是一座“富矿”,但察尔汗盐湖的锂浓度仅为0.01%,且镁锂比极高,开发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与产能的斗争顺理成章地成为盐湖股份在随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的核心任务。囿于工艺关键环节限制、吸附剂的制造成本以及过高的破碎率,在累计投入5亿元研发后,盐湖股份的提锂计划仍以失败告终,一度只能“望湖兴叹”。
转机发生在2010年,青海佛照以专利技术“从盐液中获得氯化锂的方法和实施此方法的设备”、青海威力以专利技术“用于制造颗粒的吸附剂的方法和实施此方法的设备”分别入股盐湖股份,在盐湖提锂技术路线上进行了调整,最终达到量产标准,并促使蓝科锂业碳酸锂产量逐年攀升,进而实现十年以来首次盈利达1.3亿元。
投资巨大后续项目存疑
锂业务盈利能力创新高固然可喜,但当前该板块所的盈利在盐湖股份整体业绩中所占比重实则极其有限,锂盐产能扩张势在必行。但结合此前,仅在探索盐湖提锂技术方面,盐湖股份就先后付出了5亿元研发经费以及蓝科锂业相应股份的代价,产能扩充则意味着更为庞大的投资规模。
2017年3月,蓝科锂业宣布实施填平补齐工程,以解决现有装置产能瓶颈,保证工业级碳酸锂装置和电池级产品达产。截至2017年12月25日,蓝科锂业的碳酸锂产能已提升至7759吨,盐湖股份披露,预计蓝科锂业升级改造工程完工后,电池级碳酸锂产能在2018年将达1万吨。
后续项目更为直观,2017年12月,盐湖股份公告拟启动5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并已取得青海省经信委备案通知书,将分别由盐湖比亚迪投资48.49亿元,新建年产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在蓝科锂业现有1万吨/年碳酸锂装置基础上,投资31.32亿元扩建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扩产后蓝科锂业碳酸锂装置规模将达3万吨/年碳酸锂。2018年2月,总投资近80亿元的两个项目正式宣布启动,这也是迄今国内最大的碳酸锂项目。
但有业内人士表示,纵观盐湖股份的既有表现,无论是蓝科锂业看似在望的1吨工业级碳酸锂产能,还是尚在计划中的5万吨碳酸锂产能,整体都还具备着较大地不确定性。“盐湖股份在业绩报告中阐述的多项亏损原因几乎贯穿在其2017年各季度业绩公告,由此可见,面对项目建设、成本控制、产量规模、生产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公司方面尚未拿出根本性地解决办法,这将极大地限制盐湖股份的盈利能力。”上述人士分析认为。
尽管凭借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以及锂材料市场的持续短缺局面,盐湖股份的股价在2017年各季度业绩持续亏损的情况下,仍旧一度上行,但随着2017年业绩报告的最终出炉,“锂概念”光环的加持彻底失去了魔力,资本市场最终对始终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利润的盐湖股份失去了耐心,盐湖股份也因此迎来跌停。
高工产业锂电研究所(GGII)分析认为,在国家持续助推新能源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锂电产业正随之加速走向成熟,锂电行业竞争也加速进入新的阶段,新形势下国内锂电公司会面临更大的考验,资本进入也将日趋理性与谨慎,未来在技术创新、产品沉淀、降本增效、商业模式等方面迅速适应并找到契合自身发展方式的实干公司,将更容易获得资本青睐,在未来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