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电动车频繁起火背后的反思与警醒

   2018-08-31 高工锂电21000
核心提示:接连不断的电动车起火事故,让国内新能源汽车似乎在朝着不少人担心的方向发展。8月25日位于成都的威马研究院园区内,一辆威马EX5
 接连不断的电动车起火事故,让国内新能源汽车似乎在朝着不少人担心的方向发展。

8月25日位于成都的威马研究院园区内,一辆威马EX5电动车突然起火自燃,现场浓烟滚滚,由于火势猛烈最后车子完全烧毁。这是今年以来,威马汽车曝光出来的第二次起火。

8月26日晚,安徽铜陵市一辆安凯纯电动公交车爆裂起火,经检查判断,具体原因为电池故障,电解液外漏最终引发起火。

8月19日,深圳龙华区观澜中心花园附近的一个新能源充电站内,一辆纯电动微型面包车发生起火事件。

……

早在去年底,不少业内人士就曾忧心忡忡的向高工锂电表示,在政策、资本、市场的狂飙突进之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潜藏着巨大的安全性风险,未来两年,可能出现“放鞭炮”一样的安全事故。

如今,这种担忧似乎正在变成现实。

高工锂电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以来,国内发生的电动车起火事故超过30起,事故范围涉及到乘用车、客车、物流车等不同车型。梳理分析上述电动车起火背后的原因,大部分最终都指向了动力电池,或者因为电池的漏液,或者因为电池高温,或者因为过充。既有电池本身环节的质量问题,也有使用环节的不当操作。

站在这个多事之秋的时间节点,从频繁不断的电动车起火事故,高工锂电认为,有必要对于过去几年的产业发展问题进行反思。

疾风骤雨式的新势力造车缺乏产品锻造。各路资本的疯狂涌入,让新势力造车遍地开花,有好事者统计,国内造车新势力目前或已超过280多家,即便在网络上仅搜罗已有车标的车企品牌数量也已经达到七八十家。

而硬币的另一面是,如此多的新势力企业在核心三电领域的技术沉淀和积累普遍面临“空心化”的问题,除了头部几家企业能够建立完备的三电研发体系团队,大部分新势力车企对于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都普遍缺乏深刻的理解,可预见的是,在产品交付集中到期后,这些车企的产品的品质和安全都可能面临隐性的问题。

尽管威马汽车起火事故被证实是报废车辆,但需警醒的是,牟足了劲往前冲的一众新势力造车车企产品能否全部经受住安全性的检验。

狂飙突进的动力电池产能“高端不足、低端过剩”。过去几年,非理性的扩张在动力电池领域蔓延,产能扩张成为几乎所有动力电池企业的重点,上完圆柱上方形,上完方形上软包,房地产、玩具、家电、电缆、钢铁……从各个传统领域杀入的上市公司集中涌入,从主流企业拉几个技术人员都可以“搭台子唱戏”。

这样的结果是,产能上来了,但真正能满足车企配套的屈指可数,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动力电池有效产能110GWh,到2018年底有效产能将超过160GWh,但产能利用率不足40%。

在今年乘用车市场上量之后,高端产能不足就更加捉襟见肘,因此,在近一两百家的动力电池企业中,乘用车企的依然只能围绕在宁德时代等个别几家企业,绝大部分高价打造的动力电池产能完全没有用武之地。而个别几家胆子略大步子略快的车企因为选择了非主流电池企业而一不小心就“火”了。

以能量密度为导向的产品开发正在忽略安全。政策指挥棒下,能量密度似乎成为了车企和电池企业的唯一追求,每年一变的政策补贴门槛,能量密度指标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今年120wh/kg,明年140wh/kg,铁锂转三元,三元上高镍。

必须正视的是,为了达到能量密度的要求,不少企业正在忽视对于电池安全的防范和控制。要知道,动力电池产品的成熟本身就需要有个充分验证的过程,而不合理的政策调整必然会导致企业产品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测试就装配上路,这种不成熟里就意味着不安全、不可靠,就意味着人命关天的风险。

价格下行压力下的动力电池“偷工减料”。一方面是锂电池原材料价格此起彼伏的上涨,一方面是补贴逐年下滑之后,车企巨大的成本压力,两相挤压之下,电池企业成为最大的“夹心饼干”。

买的总没卖的人精,价格要降没辙,但省成本的歪招不少,不少电池企业开始琢磨在材料、电芯、pack环节“偷工减料”,有的加入“尾料”、有的以次充好,有的省略工艺工序,这让本来作为汽车动力的电池却成为了随时可能起火燃烧的“不定时炸弹”。

有道是,造车有风险,安全很重要,步子莫太大,警钟要长鸣。
 
标签: 电动车 起火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