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电网侧储能距离真正爆发还有几道坎

   2019-02-28 能源研究俱乐部28280
核心提示:谁也没曾想到,在储能的春天,是电网侧繁花盛放。2018年,电网侧储能从无到有,兴起即超越,几乎撑起新增规模的半壁江山。据中关
谁也没曾想到,在储能的春天,是电网侧繁花盛放。2018年,电网侧储能从无到有,兴起即超越,几乎撑起新增规模的半壁江山。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简称CNESA)储能项目数据库的统计,2018年新增投运(不包含规划、在建和正在调试的储能项目)的电网侧电化学储能规模206.8兆瓦,占2018年全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规模的36%,占各类储能应用之首。

一朝崛起,储能的风向似乎要转向电网侧了。不过盘点来看看,主要是江苏、河南、湖南等几地建设了电网侧储能项目,相较于发电侧和用户侧通常几兆瓦十几兆瓦的规模,电网公司的单体体量较大,项目往往达到百兆瓦级,规模集聚效应也就比较明显。

若从覆盖面来看,电网侧储能并没有广泛铺开,因而也就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爆发。不过,储能在电网系统中的应用前景确实值得期待,相对于发电侧、用电侧,电网侧储能将有可能是储能多重价值发挥的最佳应用场景。

传统方式下,电力系统所有规划都是按照最大负荷来做,负荷不断增长则要通过新增装机、新增线路来满足,而其实尖峰负荷可能只有几天。储能就像给电网安装了超大容量充电宝,在用电尖峰时刻给电网充电,在新能源发电波动时平滑出力,使电网由电力平衡走向电量平衡,从而避免或减少输配电投资,大幅度提高电网资产利用率,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安全性。

应该说储能的价值已经被充分认识,国家及地方支持政策不断出台,两网也将储能作为新业态的突破口积极鼓励示范探索,合力推动作用下,去年储能建设热情空前高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为储能行业带来发展信心。

虽如此,还是应该清醒看到,从储能的发展时间和基础来看,仍然属于刚刚起步,基础仍然薄弱,市场机制建设还明显落后于产业应用的速度,无论是发电侧、用电侧、还是电网侧,商业模式的困扰还苦无良方,技术与安全方面还待提升。尤其对于电网侧储能来说,则有更多的难题需要纾解。

在商业模式方面。目前已经建设投运的储能电站,都是通过电网租赁的方式实现电网管理,对电网企业来说,储能项目除了发挥优化系统运行作用外,实质上没有产生收益的路径,是一块没有出口的成本。江苏、河南等地大力度建设储能项目,跟其电网结构和电力运行特性有关,调峰刚性需求较高。对于其他没有调峰需求的省份来说,鉴于储能的高成本和投资收益模式不明,可能对于储能的需求就没那么急迫和必要了。

这么看,电网侧储能的商业模式若不清晰,则其发展可能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确实,电网侧储能的市场机制在国际上也是个难题,据CNESA资料,国际市场中由于各国电力市场结构以及电力市场自由化程度的不同,对电网公司拥有储能资产存在争议。从美国来看,电网侧储能项目的收益来自受管制的电网收益和电力市场化交易。我国电力市场化交易和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正在推进,体制机制尚未成熟,储能的多重价值未在当前价格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研究明确。

在技术方面。目前电网侧储能技术仍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无论是容量密度还是功率密度,都有待进一步提升,有些核心关键技术还不掌握。大规模储能接入后如何参与电网的辅助服务、如何优化调度等问题,都暂时没有找到答案。行业还急需一批相对易于执行的技术标准,去指导储能的建设与运维。

在安全方面。储能电池组是一种含高能物质的部件,具有危险性的本质,近几年国内外均有个别储能电站出现着火、爆炸事故的案例。消防安全性问题是储能行业重中之重,应该引起行业高度重视。我国目前有关储能的审批和标准体系还不够健全,急需设计储能安全准则和标准体系,最大程度降低发生危险事故的概率。

当前,储能政策日益完善、产业发展动力强劲,正值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期。要抓住机遇,同时也要保持定力,理性把握投资节奏,重点做好技术和人才储备,为迎接储能产业的真正爆发做好准备。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