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天华阳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苏维利先生同加拿大具有光伏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经验的Arise技术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优势互补,以行业先进技术联合专业的光伏系统开发和独立电站运营服务,共同开拓加拿大光伏市场。
此次与加拿大方面珠联璧合共同推动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之举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天华阳光公司将在随后启动哪些阶段性项目,业内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势头将受到哪些影响,记者带着种种疑问走近这位身怀赤子之心的海归人物,走近这段用良心追求成功的传奇,走近这个用逻辑拓展人生的精锐思路,走近苏维利。
重释真正的光伏行业
据了解,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中国光伏发电产业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太阳电池及组件产量逐年稳步增加。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光明工程”先导项目和“送电到乡”工程等国家项目及世界光伏市场的有力拉动下,中国光伏发电产业迅猛发展。
截止到2007年,我国已有500多家光伏企业和研发单位,但由于国内产业链上游技术受限制,下游市场还未真正启动的原因,目前国内行业现状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针对此事,苏维利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对一个行业的理解一定要精准。在2009年之前,中国的光伏行业只能称之为光伏制造业,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仍然处于世界工厂的角色。我们本国的市场还没成熟,这些都是我们行业发展的瓶颈所在。”苏维利在行业理解上这样说道。自2005--2008年间,中国光伏制造业一直处于“两头在外”的状态,即原材料来自国外,终端市场在国外,这些核心要素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掣肘。
“在原材料方面,我们还没有高纯度的提纯技术,尽管在世界上中国硅材料储能最多,但提纯技术在2005年之前还处于空白状态,国外在相关技术方面也是严格的选择性放开。通常他们只会将环节性的技术教给你,会告诉我们哪个环节从哪买设备是最合适的,可以说,中国光伏制造业到今天为止依然没有完整的技术。今年不少公司在大力度地上硅材料,他们也从国外购买了成套设备,但是核心技术的缺失,产量没有跟上产能,造成产能过剩的表象。”苏维利在谈到光伏制造业现状困境时显得有些语重心长。
中国光伏制造业的后期发展渐有起色,其中在国外掌握高端核心技术的华人人才的支持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些想盈利的商业知识分子,从国外公司跳槽出来,自立门户,或者以被“挖墙脚”的形式流动出来。一方面迎合市场需求,同时也为防止人才流动,很多设备公司干脆为买设备的企业提供设备技术服务。
于是一种可被复制的标准化技术买卖形成了如火如荼之势。大家购买成套的设备和设备技术服务,但是由于缺乏此类设备技术引进的经验,很多企业期间也交了不少学费。
“设备卖给你,具体的管理还是自己操作不了。光伏行业是新兴产业,国外所研制的设备也没有达到成熟阶段,也就是赚你的使用钱,同时拿你的工厂当实验室,新产品肯定存在问题,出问题就要找服务,服务就要付费,这也是一大笔资金支出,而且目前国内的技术谈判的关键点还没有掌握,这些成套的技术通过资本的力量没有规划地被放大,但工艺技术不到位,必然造成产能过剩,我们引进的,并不是真正的技术。”苏维利在谈到工艺技术缺失这一问题时,着重纠正了对技术的认识误区。
眼光与逻辑共撑投资之桨
目前,国内光伏市场的投资领域依然没有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个行业的发展并非取决于商业行为,国内缺乏光伏行业成长的环境,国外发展环境却透露出蓬勃之意。苏维利表示,中国政策还没有有效地支持市场发展,中国光伏落后德国6年,作为天华阳光,我们不能改变现状,只能有选择的去投资适合我们生长的土壤。我们先到成熟的国外光伏市场发展,已经累计了丰富的终端运作管理经验。中国肯定有成熟商业氛围的地方,我们再回来开拓,来弥补光伏行业的不足之处。从中国光伏制造大国到中国光伏行业大国不仅是要呼吁中国启动市场,与其在不毛之地长庄稼,不如先到肥沃之地多种庄稼。”苏维利用形象的比喻一语道出了中国光伏市场的现状,在谈到自己的投资之路时,表达了一个赤子之心的心声,“我希望中国的有识之士,除了引进成套设备,也支持下市场领域。我步入光伏行业十年来,从制造业里游过泳,然后走到市场,我所走过的路程刚好是光伏行业发展的路程,从制造到终端,看着艰辛,心中酸涩,作为中国人,我真心的希望能跟有识之士团结起来,打造一个完整的中国光伏业”。
投资设备不是什么坏事情,但中国从国外相关企业的的设备输出与技术输出行为上,应该看到一个清醒的投资者应该看清的真相。
“为什么德国的一切企业在技术输出上大赚市场?因为你创造了市场,同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