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网联化意味着什么

   2019-03-29 《能源评论》杂志16690
核心提示:电动汽车的网联化,背后是对未来汽车使用场景的无限想象,是数据产业链崛起后,新的商业模式与能源革命的融合。当下我们谈论电动
电动汽车的网联化,背后是对未来汽车使用场景的无限想象,是数据产业链崛起后,新的商业模式与能源革命的融合。

当下我们谈论电动汽车,如果关注的焦点还在电池续航里程、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方面,那只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

如今的汽车产业,“新四化”趋势已呼之欲出,业态与格局也正在面临颠覆。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认为,未来电动汽车产业应该是双线作战:一条战线集中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汽车基本功能领域;另一条战线则集中在网联化、智能化乃至最终实现无人驾驶。

电动汽车的网联化究竟是指什么?

一个想象的未来

网联化,意味着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未来,代步只是智能汽车的1%,其余99%是大家正在想象的”,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如是说。似乎,电动汽车网联化代表着“一切皆有可能”。

在网络上搜索“电动汽车+网联化”,描绘的场景是:车主出门,只需要在手机上点击按钮,系统就会自动检测出车辆所需的状态;几台车结伴出游,在系统设定好车头,其他车辆会自动跟车;甚至,车主开车时收到一条来自家人的微信“下班点点大米回家”,在语音回复“好”的时候,系统已经根据车主历史喜好在电商平台下单,他所需要做的只是确认,就能在车里完成整个购物流程⋯⋯
近期,日本总务省发布了一个5G时代概念视频,中间有这样一个场景:汽车在飞速前进,驾驶座上并没有人,一男孩坐在后座,头戴一轻薄的可视眼镜,听着摇滚乐,当汽车驶入乡野公路,男孩一声“切换到与当前环境匹配的音乐”,车厢内的音乐立即由动感的摇滚转为舒缓的乡村歌曲。

如果仅仅将电动汽车的网联化停留在吃喝玩乐、导航、通信、日程规划层面,显然低估了电动汽车的可能。电动汽车网联化,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车与人、车与路、车与车、车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智能动态信息服务、车辆智能化控制和智能交通管理。它的背后是充电基础设施以及充电网络的支撑、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海量的数据交互,实现的是汽车使用的人性化、生活化,能源动力的低碳化、清洁化和交通的便捷化、安全化。

一门数据生意

网联化,意味着一个新的产业链,一门关于数据的生意。


车与人、车与路、车与车、车与外部世界之间,每一次交互就是一个数据,数据的商业价值在当今不言而喻。

在当前阶段,网联化的初级体现形式是车联网,它由三大部分组成:车载终端、云计算处理平台、数据分析平台。车载终端采集车辆实时运行数据,实现对车辆所有工作信息和静、动态信息的采集、存储并发送;由云计算处理平台处理海量车辆信息,对数据进行“过滤清洗”;数据分析平台则负责对数据进行报表式处理,供管理人员查看。

2017年,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约为525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增加至1629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5.4%;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114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53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6.0%,高于全球平均增长速度,中国市场规模在全球占比也将从2017年的21.7%增长到2022年的32.5%。

从车企到车主,在电动汽车这条产业链上布局着上游的车企/汽车制造商、核心位置的车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如Onstar、丰田G-Book等等、电信运营商、终端硬件提供商和内容服务提供商。数据范围从车辆衍生到人和环境,潜在的商业价值给人无限想象,带有浓厚互联网色彩的企业已经开始布局: 

阿里在车联网领域的核心产品是AliOS斑马智行车载系统,提供基于高德地图的定位服务,基于支付宝的车载支付服务,基于阿里云的汽车大数据服务;百度在车联网领域的核心产品是小度车载OS,提供基于百度地图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基于百度车载视觉AI的道路认知能力、基于百度车载语音AI的语音交互能力;腾讯的车联网核心产品为“TAI”汽车智能系统,依托一个超级ID和两大基础技术构成完整、闭环的服务体系,同时推出多模人机交互、场景化地图、车载小程序和安全语音收发微信四大细分领域产品。

虽然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这一领域,但汽车企业作为占据数据入口的关键一环,将占有软件和硬件的双重优势,在传统移动流量增长乏力的背景下,面对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升级大势,互联网企业必须要与汽车企业携手合作,其基于数据开发的消费场景、反向造车等需求才能落地。由此,跨界企业在车联网领域企业间的合作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一场能源革命

网联化,意味着一场能源革命。


这一次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多少有点“被逼迫”的意味。出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性,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忧,许多国家不断出手干预,成为推动汽车动力技术电动化的一大推手,政策发布、补贴吸引,乃至制定传统燃油车禁售表,在改变消费者预期的同时,也推动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考验着整个电网的承载力。

在这样的移动能源互联网中,每一辆电动汽车是一个集充电、储能、放电于一身的载体。据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佐佐木介绍,目前日产研究的V2X有五大类别:车连装备、车连住宅、车连建筑、车连微电网和车连工厂,通过双向充电器让电动汽车成为移动电源,夜间通过车连建筑装备为电动汽车充电,这样既能降低电费,还能为电网削峰填谷,而且整个过程是零排放。

对于解决当下电动汽车充电和新能源发电的时间错配问题,有序充电是一个解决思路。美国加州正在进行的尝试表明,通过调度大量电动汽车在日间充电而不是夜间充电,将有助于通过储存剩余电量来平衡电网的供需。来自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分析,调度电动汽车充放电相当于增加了1千兆瓦时的储能容量,其成本为14.5亿美元到17.5亿美元,如果有些电动汽车在夜间高峰时段向电网供电,其成本效益会更加明显。单向和双向充电的组合可以让日间和夜晚的高峰需求削减将近5千兆瓦。研究表明,如果有30%的工作场所的充电桩和60%的家庭充电桩允许电动汽车向电网供电,则可能抵消高达154亿美元的固定储能项目投资。

从长期来看,电动汽车规模的壮大也会对电网提出更高的要求。以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1亿辆计算,车载动力电池功率超过10亿千瓦,相当于50个三峡;到2040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有可能超过2亿辆,车载动力电池功率超过20亿千瓦,相当于100个三峡电站。国网电动汽车服务公司董事长江冰表示,如此海量规模的汽车充放电,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诉求,会面临新能源消纳如何以市场化交易方式进行等多因素叠加,将直接考验着电网的调度能力。

未来电网与电动汽车的互动调度平台一定是一个智慧大脑、超级大脑,将充分考虑与新能源的深度融合。为此,国网电动汽车服务公司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能源区块链实验室,通过区块链技术,把物理世界的电网、电动车等,保真映射到了链上数字平台,解决物理世界无法处理1亿台设备同时市场化互动的需求。目前国网电动汽车服务公司已经把区块链边缘计算智能设备装到互动充电桩上,正在进行试验阶段。

2018年5月31日,能源区块链实验室成功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能源区块链Hash(哈希)值,基于此注册的“绿豆”商标也已问世。据介绍,在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后,近期区块链技术在车联网中的应用将分三步走:第一步,“上桩”,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充电桩中;第二步,“上储能”,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在汽车电池上;第三步,“上车”,应用在汽车的动力系统中。区块链“三步走”的战略完成后,车主在充电时就不用再掏出手机来扫码、支付,而是可以实现初步无感、智能、安全的充电和支付。从更长远的未来看,区块链会与储能、绿色电力消费结合,致力于打造区块链+超级智能调度,促进移动能源互联网通过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的连接、控制与运行。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