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首家纯正磷酸铁锂材料公司德方纳米今日上市!盈利能力存疑、股权转让藏猫腻?

   2019-04-16 北极星储能网整理71450
核心提示:4月15日首家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公司德方纳米上市,此前有媒体披露招股书销售数据与宁德时代打架,未来可持续盈利能力受质疑。德
4月15日首家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公司——德方纳米上市,此前有媒体披露招股书销售数据与宁德时代“打架”,未来可持续盈利能力受质疑。

德方纳米4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代码:300769,发行价格41.78元/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10,690,000股,本次发行全部为新股,无老股转让,新增股份自上市之日起开始上市交易。截止收盘,德方纳米价格60.16元/股,涨幅43.99%。

据交易所公告,德方纳米今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本次发行全部为新股,无老股转让,新增股份自上市之日起开始上市交易。


可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德方纳米曾经是一家新三板公司,主营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的企业,正极材料包括纳米磷酸铁锂和碳纳米管导电液,这也正是生产新能源电池中核心部件——电芯的主要原材料,因此公司的主要客户为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电池制造商,包括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两大新能源巨头。

2014年至2017年1-9月,德方纳米实现的收入分别是1.3亿元、3.1亿元、5.6亿元和5.6亿元,实现的归属母公司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702万元、6620万元、7062万元和4732万元。根据德方纳米进行的2017年度盈利预测报告,发行人2017年全年实现的收入是8.3亿元,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为9100万元。


德方纳米不论是收入还是净利润都还是保持高速稳定增长的趋势。

从业绩来看,公司披露了数据的几年迎来业绩爆发期,经营十分亮眼。但聚焦到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显示过去几年公司现金流吃紧。而据招股书披露,德方纳米的纳米磷酸铁锂在2014年到2017年的销售单价分别为8.16万元/吨、7.69万元/吨、8.69万元/吨和7.04万元/吨,均远远高于募投项目产能对应新增收入条件下的折算销售单价。这是否意味着德方纳米公司自己也预期纳米磷酸铁锂产品的销售单价,在未来将出现雪崩式的下跌?

销售数据存疑

据招股书披露,德方纳米对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两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较大,或存严重的大客户依赖,尤其是对第一大客户宁德时代的销售金额逐年显著上涨,撑起了德方纳米近年来的收入增长空间。

2015年至2017年9月30日,德方纳米对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两个新能源巨头的合计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0.74%、72.76%、72.41%,最近三期的占比都突破了70%以上。20190415_174251_083.jpg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2014年成为德方纳米的新增客户,据披露,德方纳米报告期内对宁德时代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439.17万元、1.58亿元、3.55亿元、3.7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8.78%、50.35%、63.17%、66.73%,占比节节上升,从2015年开始就已经超过50%这根红线,最近期已经占比接近70%。


德方纳米从挂牌新三板途中,2016年转战IPO,历时多年。而在等待的这些年,公司问题凸显,不仅现金流紧张,业绩严重依赖大客户尤其是第一大客户宁德时代,其销售数据与宁德时代披露数据“打架”,2016年开始应收账款还开始激增。

此前的宁德时代的招股书中披露了其从德方纳米采购的数据,2014-2016年的采购额分别为2296.11万元、16038.30万元、35336.28万元,占宁德时代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40%、3.18%、2.94%,一直都是第五大供应商商。而在德方纳米披露的招股书中,双方交易数据出现“打架”的情况,故不排除德方纳米对宁德时代的销售数据真实性存疑的可能性。

股权转让有内幕?

公开资料显示,在股权转让方面,德方纳米对部分股权转让内幕可能有所隐瞒。在2015年8月26日,吉学文将其所持的15万股转给汇博红瑞,该次转让的估值对应为3.8亿。但到了2015年9月28日,吉学文再度向中欧盛世转让90万股股份是,德方纳米的估值则已经达到了10亿。同时享受这一估值聚变所带来红利的还有一位神秘的自然人—周俊玲。2014年5月,周俊玲通过受让创始人之一王允实的41.23万出资额,成为了德方纳米第9大股东,其此次受让的总价为760万元,对应德方纳米的整体估值为3.8亿。然而,早在2011年11月,德方纳米进行上一轮增资扩股时,其估值便已经为3.8亿。2015年9月,随着德方纳米估值达到10亿,周俊玲仅仅一年时间,所持股份对应的估值便达到2000万,增幅达163%。在德方纳米的招股书中,对于周俊玲的身份并未提及,仅表示其为外部投资者,看好发行人的未来发展前景,可谓,天上掉馅饼刚好被砸中了。同一个企业,经营条件、盈利模式等皆未改变,就仅仅因为上市地的改变,估值便上涨了近两倍之多,该估值是否合理、公允?是否是故意炒作、自抬身价?自然人股东周俊玲与创始人王允实之间是什么关系?还有待考究。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