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有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在产业链上深耕。不仅针对整车,还要在“三电”等核心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并能引领核心技术发展。否则,只以合作的形式造车很难脱颖而出。
近期,长安汽车一周内连续3次收到共计7亿元的地方政府财政补贴,引发舆论关注。虽然7亿元不是一个小数字,但似乎仍难破解长安汽车的经营困境。
7月15日,长安汽车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称,该公司在2019年1-6月,归于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9-2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218.04%-261.53%。而对于这一让人瞠目的“成绩单”,长安汽车的解释很简单:公司整体业绩下滑,主要受销量下滑影响。
据了解,长安汽车业绩已连续多年大幅“跳水”。陷入困境的长安汽车在2018年就提出了“第三次创业”,试图从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但目前来看其新能源汽车板块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长安汽车困局何解?老牌车企能否凭借新能源汽车“大象转身”?
合资“掉链子”,经营压力大
从2018年开始,整个汽车行业进入拐点,由往年的持续增长转入销量下滑,且2019年下滑加速。业内人士表示,长安汽车“受困”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与其自身发展战略有直接关系。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从内部因素来看,长安汽车过度依靠政府补贴和合资板块。对此,长安汽车也曾表示,其合资企业投资收益大幅下降,导致业绩大幅下降,主要责任在于长安福特,同时,长安马自达也呈现出增长乏力之势。长安汽车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安马自达累计销量为6.12万台,同比下滑32.2%。
对此,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表示,福特和马自达两个合资企业业绩下滑,确实是造成整个长安汽车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近两年来,长安福特在整个汽车行业中也属于销量下滑最严重的企业之一。
“不光是长安汽车,目前大多数国有车企自主品牌都没真正成长起来,且都面临一个普遍性问题——盈利主要靠合资企业。一旦合资企业出现问题,整个集团的业绩报表就会很难看。”纪雪洪说。
但长安汽车脱困仍有可能。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长安汽车目前正处于产品换挡期,新产品的开发、上市偏慢。但明年长安福特或会有一系列新车型推出,届时其产品竞争力也许能得到较大改善。
转型新能源,成效很有限
困境已至,新能源汽车业务似乎成了长安汽车的核心突破口之一。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2017年10月,长安汽车曾宣布以1000亿元投资布局新能源汽车,并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战略“香格里拉计划”;2018年4月,长安汽车提出“第三次创业”,意图从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2018年12月,长安汽车也曾在短时间内收到重庆政府近8亿元的补贴,其中就包括新能源产品研发奖励6亿元。
为增强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能力,长安汽车于2018年5月还专门成立了长安新能源。同年10月,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公开挂牌增资扩股,以现金方式引入不少于3家战略投资者。然而,在公开挂牌近8个月后,增资项目戛然而止:今年6月12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已在6月11日向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申请,暂时终止全资子公司长安新能源公开挂牌增资引进战略投资者事项。
同时,长安新能源的市场表现也不尽人意。根据长安汽车公布的数据,虽然今年6月长安逸动的销量较好,但今年5月,长安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仅4473辆,同比减少2577辆;1-5月累计销售1.77万辆,同比减少4600辆。
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种种情况来看,尽管长安汽车在积极转型,迎合汽车“新四化”趋势,但至少短期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虽然转型看起来并不乐观,但长安汽车近期在回答投资者质疑问询时仍表示:“香格里拉”作为长安汽车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实现战略转型的核心方向,正在按照既定战略推进,将积极寻求优质资源合作,共同推进长安新能源业务发展。
要想实现“大象转身”,核心技术必不可缺
不难看出,在长安汽车的发展战略中,“合作”字眼颇为醒目。但是,“合资”、“合作”、打“团战”真的能助力老牌车企杀出困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展拳脚吗?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长安汽车这种老牌车企,很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出漂亮仗。“内燃机是此类车企的长项,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确实没有太大优势。”该人士认为,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领先企业多为传统意义上的跨界企业,造车新势力也不容小觑。新兴企业理念新、没包袱,不像传统车企那样还要分配大量人力、资产到传统车型上。
纪雪洪认为,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或是智能汽车领域,更多采取的是合作方式,即选择跟强势的零部件厂商、供应商合作。但这种方式大家都可以效仿,很难打造出独特的竞争优势,这是大多数传统车企新能源化面临的共同问题。“未来有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在产业链上深耕。不仅针对整车,还要在‘三电’等核心领域掌握核心技术,要能引领核心技术发展。否则,只以合作的形式,很难脱颖而出。”
除此之外,要想实现“大象转身”,在“软件”上,老牌传统车企还面临着车联网、智能汽车技术、管理体制等诸多挑战。“当然也不排除有传统车企能从这个阵营中杀出,在变革大潮当中,保持强势竞争力。但必须要有更领先的战略、更具创新性的思维、更大的技术投入,才有可能做到最好。”纪雪洪强调。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