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电动汽车充电的2020:从“充上电”向“充好电”转变

   2020-03-24 能源评论6140
核心提示:3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充电桩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
3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充电桩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得到业界高度关注。下一步,电动汽车充电如何才能从能够充上电到方便充上电转变?

《能源评论》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永东,他表示,过去十年,我们解决了充电设施有无的问题。随着电动汽车逐渐成为汽车保有量的主力,充电将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未来10年,电动汽车充电将实现便捷、智能和双向互动充放电的华丽转身。

据刘永东介绍,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取得了快速发展:

已建成了世界上充电设施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多的充电设施体系;

明确了充电设施技术发展路线:充电设施的技术路线也逐渐摆脱了慢充、快充、换电等不同技术路线的摇摆;

充电设备成熟度进一步提升,品质进一步加强:从2017年至今连续3年的互操作性测试结果来看,充电成功率已由2017年的91%增长至2019年的98%,充电兼容性获得突破性进展;充电设施标准体系基本建成。我国充电设施标准体系共规划标准153项,其中,规划国家标准58项,行业标准60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35项,覆盖传导充电、无线充电、电池更换不同充电技术;

形成了最具活力的充电设施产业生态:我国电力、电工、汽车、公交、石油、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都在积极开拓充电设施市场,初步形成了“互联网+充电”的产业生态,目前充电设施保有量超过1万台的运营商有8家,占全国统计充电桩保有量 90.2%,据不完全统计,中小运营商全国上千家。

他认为,虽然我国充电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从运营商角度看,充电服务的商业模式尚未明晰,充电站场站、充电设施规划以及火灾等事件也影响者各方信心;从车主角度看,充电体验差是最主要的不足;从设备制造商角度看,充电设备市场竞争惨烈,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依然存在;从电网公司角度看,充电设施的大规模应用,必然对电网的规划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这表明,我国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属于“跑马圈地”粗放式的发展,还需要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的快速迭代。

刘永东表示,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和智能电网视野下,充电设施面临新的挑战。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作为城市新型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充电设施作为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的提供方,正面临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为特征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转型发展;同时,充电作为智能电网应用的重要领域,也需要将充电设施纳入智能电网一体化考虑。下一步,充电设施的发展应把握以下趋势:

一是建立适应不同充电需求的立体充电服务网络体系。应坚持市场导向发展充电设施技术路线,不同应用场景、发展区域和产品定位需求不尽相同,传导充电、无线充电、电池更换都有着自己适应的细分市场,应允许探索、充分竞争,由市场决定、政府引导最后的技术路线。

二是推出快捷、便捷、智能的新型充电解决方案。应坚持用户为主的原则,特别要解决充电体验差的主要问题,大力发展大功率充电,充电服务体验、充电服务质量、充电安全将成为下一步充电市场建设和发展的考核指标。更加快捷、更加便捷、更加智能的充电体验将是下一步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是要将充电设施与电动汽车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结合起来。要站在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的高度,将充电设施与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电网设施建设、城市规划更加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车流、人流、停车、充电需求,科学合理布局充电设施。

四是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充放电双向互动技术,重新确定充电服务运营商定位。要站在能源体系的架构下发展充电设施,要把电动汽车充放电纳入能源服务范畴,通过虚拟电厂,进入电力市场,参与电力交易,实现运营商身份的华丽转身。

五是以国际视野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电动汽车作为具有国际竞争特点鲜明的产业,决定了我们发展充电设施不可能闭关自锁。要争取贡献中国技术方案,将中国技术纳入国际标准中,成为充电设施技术方案的提供方,参与国际标准的“全球治理”,助力我国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的国际化水平提升。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