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能源+储能已经近期行业媒体关注热点,首先我们看看储能发展的艰难历程,国家一直积极支持和鼓励:
2016年,国家能源局首次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发改能源〔2016〕2619号)就提出了开展可再生能源领域储能示范应用,全面协调推进光伏风电开发,开展综合能源服务。先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多次发文提出要解决储能问题,到2020年9月,已有17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储能电站参与辅助服务,已有超过10省市出台政策要求新建可再生能源配置10%以上的储能。
(来源:微信公众号“球哥看风”ID:colorballwind2020 作者:李彩球)
为什么储能这么积极支持一直发展不了,原因很多,其中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储能目前的建设成本和投资回报不确定性。作为企业投资必须有回报,尤其是央企,国企,投资决策责任终身制,谁也不愿意去冒这个风险。因此,近几年来,全国几百万千瓦时的储能项目建成投产的不足10%。
问题是不是就一直这么搁置,也不是,直到近期政策逐步明朗:
8月27日,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风光水火储一体化”侧重于电源基地开发,需因地制宜采取多能源品种发电互相补充,并适度增加一定比例储能,积极探索“风光储 一体化”,因地制宜开展“风光水储一体化”,稳妥推进“风光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侧重于围绕负荷需求开展,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要素,以储能等先进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实现源、网、荷、储的深度协同。
9月4日,国家能源局华中监管局关于印发《华中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和《华中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两个细则”将于2020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意见有两个关键点值得关注:
明确将风电场、光伏电站、生物质电站和储能电站纳入实施范围;
是增加辅助服务补偿品种;全面提高辅助服务补偿标准。
两则文件给给行业暴露了几个政策方向:
储能在未来将和电源,电网同等重要,同步发展,意味着未来储能市场空间巨大;
储能和电源,电网一样,纳入电网管理范围,它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种服务,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服务,根据华中监管局的两个细则来看,服务将摆在突出重要位置,而且服务有偿,并逐步提高服务补偿标准。
储能本身不是电源,它不能创造电源,只是电源侧和用电侧的一个中间服务商,华中能监局已经明确储能是一种服务。这就不由得我想起了我们的滴滴快车和OFO共享单车,这两个互联网金融下的共享服务商品。可以简单模拟一下商业模式:一侧是乘客(相当于用电侧),一侧是滴滴快车车主(相当于储能投资商),中间是滴滴快车平台(相当于电网),乘客付费,滴滴车主提供汽车和用车服务,滴滴快车收取服务费。由此我们可以类比:一侧是电网支付服务费(实际是最终是用电侧支付),一侧是储能企业收取服务费,中间储能投资企业投资储能电站获得辅助服务费。按照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储能的未来发展正好满足这两个条件:1,有足够的服务市场需求:国家已经把储能与源网一体化,不存在市场问题;2,有服务政策:储能服务已经纳入电网管控,并且服务补偿标准将增加。
我们如果采用互联网思维,既然储能这个服务是市场需要,而且量大,为什么不把它作为一种互联网金融下的商品进行投资呢。当然,我们说的储能不限于电化学储能,还有抽水蓄能等其他储能服务衍生品。本来火电调峰机组也算是一种调峰服务,长期来看,火电调峰机组的发展难度很大,这就意味着现有的调峰任务可能会逐步落到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等储能商品上来。
从电源存量来看:特高压需要的调峰机组任务可以由储能电站来完成(三北区域),现有部分区域的新能源需要逐步补充储能;
从电源增量来看:未来风光新能源的发展空间巨大,按照10%-20%的储能配套,到2035-2050年,风光新能源的增量都在10-20亿千万以上,其储能电站的市场巨大。
从储能服务容量来看:中国工业化程度的发展来看,工业化程度越高,意味着用电负荷的峰谷差将会越来越大(工业是用电大户,占比越高,用量越大,工厂企业的上下班将会产生更加大的负荷峰谷差),储能服务的市场任务也会越来越频,服务的市场容量也会越来越大。
基于上面三个发展,储能的发展我们可以设想:由专门的产业基金来投资储能,类似于孙正义投资当年的阿里巴巴,避免了国企央企直接投资的收益门槛和操作禁忌,由于投资储能是投资服务,投资的目的占领市场,把控渠道,着眼于未来的金融风险收益,并不是从产业的直接收益获利。也就是说今天你投资10亿或者20亿,并不是为了2-3年获得多少的直接回报,而是着眼于未来储能服务行业的金融估值价值,从更大的金融资本市场获得融资,储能实现良性循环发展,投资获得回报。
我想,利用互联网金融的思维,我们就不用考虑今天我们的储能是不是成本太高,而是在今天的储能服务的政策利好条件下,大胆的去投资储能,拓展储能市场,扩大储能的应用,解决电源,电网难题,同时还可以实现储能的技术进步,成本进一步降低,更大范围的使用储能服务。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