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掘金充电桩市场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2020-10-14 中国能源报陈光 王智敏 王玓10450
核心提示:作为新基建的重点领域之一,我国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备受各方关注。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新一重成为宏观政策的重要着力点,而充
作为“新基建”的重点领域之一,我国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备受各方关注。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新一重”成为宏观政策的重要着力点,而充电设施建设是“两新一重”的重要内容,这进一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我国充电桩市场到底有多大规模、多大发展潜力?当前阻碍充电桩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和突破口在哪里?充电桩纳入“新基建”之后有何变化?本文主要围绕上述问题展开分析研究。

千亿元级充电桩市场从何而来?

当前,很多研究机构都对我国充电桩市场的发展规模、发展空间进行了分析测算,但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几百亿,有的认为是一千多亿、两千多亿,甚至是万亿以上。为什么各方的预测数据相差这么悬殊?

一是各方估算充电桩市场发展规模、发展空间所依据的假设条件不同。对充电桩市场的发展规模、发展空间进行估算需立足于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参数设置不同就会导致充电桩市场发展规模、发展空间的估算数据千差万别。

假定参数之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平均发展速度

在已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情况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平均发展速度决定了若干年之后新能源汽车的保有数量,是各方制定充电桩建设计划的重要参考数据。

假定参数之二:车桩比

在新能源汽车保有数量确定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之间的比例关系决定了我国最终需要投资建设的充电桩的数量。

当前,我国车桩比大约为3.5∶1。如何界定充电桩的市场容量?如何确定车桩比的合理比例关系?目前各方大多引用四部委(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住建部)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中提出的接近1∶1的比例关系,以此作为判断充电桩最终需求量和估算充电桩潜在“缺口”的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1:1的车桩比只是政府在当时情况下所做的一个前瞻性的政策预估,未必符合实际情况。由于全国各地(城市)在电动汽车发展水平、不同用户群体充电需求、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之间的比例关系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和不确定性,相关部门已经不再强调这个1:1的比例。但是作为一种参考依据,各方仍然倾向于对这一数据进行引用。

假定参数之三:不同类型充电桩的建造成本以及各类充电桩之间的比例关系

充电桩主要包括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公共充电桩又分为直流桩和交流桩两类。各类充电桩具有不同的建造成本。其中,直流桩的投资成本一般为5—10万元,交流桩的投资成本一般为0.5—1万元;私人充电桩一般为交流充电桩,投资成本在0.5万元以下。对各类充电桩的建造成本以及不同充电桩之间的比例关系(公共充电桩与私人充电桩;直流桩与交流桩)设置不同的参数,就会得出不同的投资成本、投资规模。

以光大证券的预测为例,其基于以下四点假设测算认为,2020年—2025年期间,我国充电桩市场的投资总规模为1282亿元。

第一,假定我国新能源汽车在2020—2025年期间的年均增速为30—40%,从而我国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520万辆,2025年为2159万辆;

第二,假定我国的车桩比为3:1,从而预计我国2025年充电桩保有量为720万个,2020—2025年期间需要新建充电桩598万个;

第三,假定我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之比为45%:55%,公共充电桩中的直流桩和交流桩之比为50%:50%;

第四,公共充电桩中,假定单个直流桩的投资为8万元,单个交流桩的投资为0.8万元;假定单个私人充电桩的投资为0.3万元。

二是各方选取的预测区间存在差异。有的研究机构预测的是一个时间段内的投资总规模(例如2020—2025年),有的预测的只是特定年份的投资规模(例如2025年)。此外,预测期的结束时间也存在不同。例如:有的预测的是2025年的结果,有的预测的是2030年的结果,甚至更加长远。各方选取的预测区间不一致也是预测数据相差较大的重要原因。

三是各方对“充电桩市场”的内涵存在着认知差异,这也是导致各方估算出的充电桩市场发展规模、发展空间相差甚大的重要原因。

从狭义到广义,“充电桩市场”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理解,层层扩容,逐渐泛化:一是“充电桩市场”只包括充电桩设备市场;二是“充电桩市场”除了充电桩设备市场,还包括以收取充电服务费为主形成的充电运营服务市场;三是“充电桩市场”在充电桩设备市场、充电运营服务市场的基础上再加上充电运营商的土建成本和运营成本;四是“充电桩市场”在充电桩设备市场、充电运营服务市场、充电桩运营商的土建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再加上配套的电网投资;五是“充电桩市场”在充电桩设备市场、充电运营服务市场、充电桩运营商的土建成本和运营成本、配套电网投资的基础上再加上所拉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等等。对“充电桩市场”的内涵理解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以“充电桩设备市场”的估算为例:国盛证券对我国2025年的充电桩设备市场进行了预测。基于我国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包括乘用车、客车和专用车)总产量555万辆、车桩比4:1、公共充电桩138.8万个(其中,公共直流桩:公共交流桩为60%:40%)、公共直流桩建造成本为6万元、公共交流桩建造成本为0.5万元、私人充电桩建造成本为0.3万元等一系列假定参数,我国2025年的充电桩设备市场大约为108.8亿元。

以“充电运营服务市场”的估算为例:国盛证券认为,基于我国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包括乘用车、客车和专用车)777万辆、充电服务费0.65元/kWh的假设条件,我国2021年充电运营服务市场规模约为340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充电桩的真正价值、真实潜力不仅在于充电桩本身能够直接带动多少投资、形成多大规模的市场,更重要的是在充电桩之外,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拉动作用、对能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以及作为“智慧终端”对智慧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等。

解决充电桩发展瓶颈的突破口有哪些?

我国充电桩行业面临的主要瓶颈


当前,我国充电桩行业主要面临着两大瓶颈:

一是充电桩存在着结构性供给不足。

表现之一:充电桩在数量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当前,我国车桩比大约为3.5∶1。在理论上,距离国家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中提出的接近1∶1的目标尚有较大“缺口”;在现实中,面对油车占位等现象的大量存在,充电桩的建设数量还需继续提升。

表现之二:充电桩在结构上亟需大幅提升充电功率。一方面,我国电动汽车新车的平均带电量已经从2015年的22kWh提升到现在的50kWh以上;另一方面,我国电动乘用车的充电功率最高已达150kW、电动商用车的充电功率普遍在200kW以上,最高接近500kW。与之相比,我国当前主流的60—120kW直流充电桩已不能满足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需要,亟需大量更替旧桩、新建大功率的直流充电桩。

表现之三:充电桩在质量上层次不齐,运维管理不到位。充电设备的制造门槛较低,近年来,在财政补贴的刺激下,这一领域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很多是投机资本)进入,投资建设了很多廉价的充电桩,其关键元器件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均无法保障。此外,由于缺少追责机制,公共充电桩在建成之后缺乏有效管理,在损坏之后也缺少及时维护。

二是充电运营商运营模式单一,面临盈利难题。

现阶段,我国充电运营商的收入来源以收取充电服务费为主,大约为0.4—0.6元/kWh。由于公共充电桩利用率偏低、服务费水平难以提升等问题的存在,大量的充电运营商尤其是中小型充电运营商至今尚未盈利,即使位居国内市场首位的特来电(母公司为特锐德)也是2014年刚刚成立就陷入漫长的亏损期,一直到2018年才跨过盈亏平衡线转为盈利。

我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的突破口分析

一是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的科学合理规划及布局。

建议各地(城市)综合考虑城市建设、交通、场地、电力等因素,因地制宜规划和布局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在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车辆较多的城市更多建设大功率的快充直流桩,在其他城市更多建设慢充交流桩。

二是以充电数据深度开发为核心,积极探索多种充电运营商业模式,打造充电后服务市场。

充电桩在电动汽车充电的同时获取了大量的相关数据,例如:电动汽车电池的类型和密度、用户的用车和充电习惯、电动汽车车辆位置和时间分布等数据。充电运营商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挖掘,积极开发基于充电数据的充电后服务市场,对外提供用户画像、场站规划、二手车评估等各类数据增值服务。

充电桩应如何借势新基建实现“蜕变”?

与以往相比,“新基建”政策加持背景下的充电桩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新基建”的本质是数字基建,未来的充电桩将不再仅仅具有简单的充电功能,也不再是单纯的设备、孤立的单体,而是有很高的智能化水平,是具备网络功能的“智慧终端”:

一是充电桩将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融合发展。通过集成Wifi、物联网等技术,充电桩将具备监控、报警、资讯和数据分析等功能,能够实现数据、信息、资金在不同充电桩之间、不同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二是充电服务网络将更加立体、多元。充电桩今后不仅要满足一般乘用车的充电需求,还要满足农村充电以及物流、港口、矿区等专用车辆的充电需求。

三是充电方案将以用户为中心,更加快捷、便捷、智能。今后,大功率充电等技术将显著缩短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V2G等技术则可以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双向能量流动,并让用户参与分享收益。

四是充电桩将向城市、能源、交通等领域的“综合节点”转型。通过收集、汇总、分析海量的充电数据,充电桩将成为数字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充电桩为平台打造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充电生态圈;通过开展大数据应用,充电桩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终端”和重要抓手,服务城市建设、交通布局、电网规划等领域,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在这种情况下,各方更加重视对充电桩运营平台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建设并运营了全球最大的智慧车联网平台,累计接入充电桩45.7万个,覆盖了全国85%以上的公共充电桩。下一步,国家电网公司将多措并举,不断提升车联网平台的充电服务,并积极拓展各类增值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加快车联网平台的功能迭代升级,增强设备运行监控、故障预警、远程诊断等功能;优化充电导航功能,丰富支付方式;强化对外开放能力,全面支持各类充电桩接入,与各类运营平台互联互通,加快社会充电设施接入;挖掘充电数据价值,向停车资源方提供充电设施“一站式”解决方案,向车企及经销商提供随车建桩、“售车+充电”套餐服务等。

  (作者均供职于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