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甘肃十四五规划建议:发展储能装置等新兴产业 加快氢能、动力电池等产业化步伐

   2020-12-31 中国甘肃网36050
核心提示:近日,甘肃省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0远景目标建议,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发展新能源、新能源装备、新材料
近日,甘肃省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0远景目标建议,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发展新能源、新能源装备、新材料等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新材料基地,发展储能装置等具有较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加快氢能、动力电池等产业化步伐。推进能源基地建设,用好国家优化输电通道布局机遇,开拓省外电力消纳市场,建设以多回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为支撑的电力输送大通道,加大新能源基地式开发力度,持续提升电力外送能力,推动新能源老小场站提质增效,提升河西清洁能源基地供给能力和就地转化效率。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配套建设相关设施。
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就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如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在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指引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成就。“十三五”时期是甘肃发展进程中殊为不易、极不寻常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影响,省委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始终用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牢牢抓住脱贫攻坚和生态环保两大底线性任务,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负重自强、顽强拼搏,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呈现出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改革开放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稳步提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的良好局面。一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五年累计减贫325万人,贫困地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困扰甘肃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如期完成,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三是高质量发展迈出重要步伐,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四是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放管服”、国资国企、财政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有力深化,政务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持续改善,现代流通体系逐步完善,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密切。五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增城镇就业2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六是社会治理扎实推进,法治甘肃、平安甘肃建设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巩固,民族工作创新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七是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省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经济发展由降转升、企稳向好。经过全省上下的艰苦努力,“十三五”规划即将顺利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2.“十四五”时期我省发展面临的形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外部形势错综复杂。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经过“十三五”时期的接续奋斗,甘肃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从发展方位看,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将步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补短板、锻长板、固底板,夯基础、育产业、扩增量,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综合实力。从发展机遇看,“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深入实施,将进一步拓宽我省发展空间;国家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乡村振兴和扩大内需战略、推进“两新一重”建设等重大举措,有利于我省扩大有效投资、改善发展条件;国家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有利于我省优化经济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从发展基础看,我省能源、矿产、文化、旅游、农业等资源富集,科技、人才、土地、劳动力等发展要素在西部地区具有相对优势,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加快培育,区域增长极带动作用逐步显现,发展势能和潜力将会加速释放。同时,我省发展中还有不少问题和矛盾,集中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而且是各地发展普遍不充分基础上的不平衡、各种不平衡问题叠加基础上的不充分,特别是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仍然明显,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民营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弱项,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尚未破解。

综合研判,“十四五”时期,我省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处在多重发展机遇的叠加期、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弥补基础短板的突破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缩小发展差距的窗口期,可以大有作为。全省上下要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党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重要判断上来,始终立足和着眼“两个大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我省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发展任务,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3.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我省到二○三五年现代化建设的远景目标是:经济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更高台阶,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民营经济和新兴产业占比大幅提升,建成甘肃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文化旅游强省目标基本实现;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方面制度和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本建成法治甘肃、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平安甘肃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巩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才与发展需求更加适应,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美丽甘肃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

4.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经济和生态、城镇和乡村、发展和安全,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加注重生态优先,更加注重培植动能,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更加注重固强补弱,更加注重系统治理,朝着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目标奋勇前进,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为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5.基本要求。实现“十四五”发展,要牢牢把握党中央“五个坚持”原则,落实以下基本要求。

——必须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服从服务大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和主线,时刻对标对表,自觉入脑入行,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进。

——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强化根本保证。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作用,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锻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要求的过硬本领,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和水平,在新征程中焕发新气象、展示新作为。

——必须做到稳中求进,努力跟上全国现代化进程。充分考虑发展基础和现实条件,坚持谋事、干事、成事相统一,把必须干、应该干、能干成的事情干好,紧盯亟待破解的瓶颈制约,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政策、重大举措、重大工程、重大行动,着力打基础、补短板、强动能、增后劲,在新起点上扎实推进现代化建设,不断缩小与全国的发展差距。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各项民生事业,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必须大力解放思想,善于用改革创新办法破解难题。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发展的先导,树牢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导向,鼓励敢闯敢试,勇于自我革新,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全面推动体制、机制、政策、工作和科技、产业、业态、模式创新,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

——必须贯彻系统观念,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把系统观念作为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注重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各种要素的关联性,增强政策配套和制度衔接,在统筹兼顾中促进协同发展,在扬长避短中提升整体效能,在应对风险挑战中守牢发展底线,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6.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重要成效。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加完善,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内需拉动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绿色化、规模化、集群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大幅增强,现代流通体系日益健全,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整体优化。

——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重要成效,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一带一路”建设高水平推进,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

——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实现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迈进。

——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水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得到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城乡人居环境更为整洁优美,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人民生活品质普遍改善。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持续提升,卫生健康体系日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更好实现。

——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全面依法治省迈出坚实步伐,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效能和公信力持续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形成。

三、强化创新核心地位,提升战略支撑能力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努力把我省打造成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7.更好发挥创新平台载体作用。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优先在重要产业领域部署战略科技力量,开展重大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推动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提质扩容,完善发展模式,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强前瞻性研发布局,打造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持续推进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平台建设,提升创新全链条支撑能力。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在生物医药、生态环境等领域积极培育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

8.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加快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做强行业领军创新型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完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9.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大力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更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实施知识更新、高技能人才培育、创新驱动人才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等工程,培养更多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支持高校建设优势学科,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10.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促进科技供给侧和需求侧、研发端和落地端畅通对接。优化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高效配置,强化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项目的支持。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实行“揭榜挂帅”立项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健全转化服务体系,落实创新成果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推动科技成果直接就地向企业转移转化。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加快发展科技金融,提高科研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提高全社会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规范科技伦理,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形成崇尚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

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坚持产业兴省、工业强省,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11.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坚定不移发展工业,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生态产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开展提升产业链水平攻坚行动,围绕重点产业做好产业链供应链整体设计和推进实施,促进产业体系优化升级。聚焦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需求,实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行动,发展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强化产业技术基础。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产业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增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活力和竞争力,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12.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发展新能源、新能源装备、新材料等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新材料基地。培育壮大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精细化工、节能环保、文化旅游、先进制造等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立足优势技术和产业条件,发展数据信息、储能装置、航空航天配套、军工电子、智能光电等具有较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及早布局前沿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凹凸棒石应用、氢能、动力电池、半导体材料、碳离子治疗系统研发制造等产业化步伐,积极对接量子通信、芯片等尖端产业。优先布局建设一批新兴产业基地,推动新兴产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

13.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积极发展服务外包,发展网络货运平台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创新供应链协同共建模式。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建立适应服务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模式,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14.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全面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引导生产要素集聚,建设一批百亿级产业园区。与中东部地区和中央企业建立产业合作长效机制,大力引进中东部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强化资本、技术、人才等核心要素配套转移。强化要素配置、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在精耕细作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千亿级产业基础上,推动形成特色农产品、数字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文旅康养、路衍经济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15.提高数字化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和感知系统,深化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推进数字乡村发展,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开展“东数西算”工程试点,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建设国家超算中心和区域智能计算中心。加快公共数据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五、健全基础设施体系,大幅改善发展条件


坚持基础先行,统筹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对城乡居民生活的保障能力。

16.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内通外畅、高效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以高速铁路为支撑的铁路客运网,加快实施一批骨干项目,建设大能力铁路货运网。统筹推进城市群快速公路网、国道省道干线网、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和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发展通畅高效的旅游交通,加快实施通村组硬化路建设,整体提升路网支撑能力。强化民航基础设施保障,建成兰州中川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快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军民合用机场建设,积极发展现代航空货物运输业。

17.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坚持河西控水、南部保水、陇东调水、陇中优水,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基础保障体系。加快实施一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提高水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加快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着力补齐供水、防洪、水生态、抗旱等方面短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和落实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深入开展节水行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化水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运营管理,培育和规范水权交易市场,推进水价改革,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水利工程,促进水利持续健康发展。

18.推进能源基地建设。用好国家优化输电通道布局机遇,开拓省外电力消纳市场,建设以多回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为支撑的电力输送大通道,加大新能源基地式开发力度,持续提升电力外送能力。推动新能源老小场站提质增效,提升河西清洁能源基地供给能力和就地转化效率。加强油气煤炭勘探开发,加快陇东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及转化基地建设。加强煤炭产供储配销体系建设,推进“北煤南运”、“蒙煤内运”通道建设。推动天然气、成品油运输通道建设,拓展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积极向农村延伸。

19.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全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新型信息通信网络,推进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建设。突出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融合数据中心建设应用,加快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发展和示范应用。建设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推动网络安全产学研用。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配套建设相关设施。积极发展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政务,全面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强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中子研究大科学装置以及其他重点实验室、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六、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改善供给质量,促进消费升级,把甘肃打造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点。

20.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度参与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积极融入国内大市场,着力强化我省流通枢纽功能,推动现代流通体系向大循环纵深化方向发展,加强流通网络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打造国家内循环的优质原材料供给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提升集聚发展要素、深化经济合作能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立足国内、放眼国际,畅通市场、资源、技术、人才、产业、资本、数据等各类要素循环,打造联动西北五省、服务全国、辐射中西亚、中东欧和东盟的商品集散地,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等新型贸易业态发展,多措并举做大外贸总量,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招商引资和对外投资协同发展。

21.扩大消费需求。挖掘需求潜力,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着眼满足多样性、精细化、品质化消费需求,提供适销对路产品和服务,建设一批商业和文旅特色街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发展城市夜经济、农村电商经济。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拓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健康检测、数字文化等服务空间。瞄准新消费需求,构建“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

22.增加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大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生态环保、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投资,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稳步增长。支持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项目建设,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更好发挥政府债券、企业债券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作用,强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民间投资,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七、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激发发展动力活力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公平、有序、高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充分保护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创造性。

23.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国有资本投向,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坚持因企施策,加强与优秀民营企业合作,调整优化股权结构,拓宽社会资本参与渠道,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动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优化监管方式,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探索引入职业经理人,推动国有企业经营体制改革,完善考核分配方式。

24.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健全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民营经济统计体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在市场准入、政务服务、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具有规模竞争力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优质民营企业群体。着力解决民营企业用地、用能、用人等实际困难,健全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制度机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大民营企业家特别是年轻一代企业家培训培养力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保障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合法权益。畅通政企双向沟通渠道,建立健全企业诉求反映和政府政策传导高效联动机制,构建有利于形成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

25.深化地方财政金融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增强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的财力保障。深化以零基预算为主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统筹衔接。理顺市县财政管理体制。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提高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治理能力,优化信贷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功能。构建金融科技生态,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健全地方金融体系,发展供应链金融,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发展新型融资方式,努力满足不同类型融资主体资金需求。盘活上市公司资源,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和发展环境,支持优质企业加快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26.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开展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推进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完善产权激励体系。依托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动自然资源、资产股权、环境权等公共资源市场化交易。加快推进要素配置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增存挂钩、增减挂钩长效机制,转变土地开发利用方式,积极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和闲置土地。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不同产业用地合理转换。建立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平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优化配置。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进一步深化电价形成机制改革,健全完善电能量直接交易市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27.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建设权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深入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完善“不来即享”服务机制,推进可享政策和服务扩面提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压减行政许可事项,大力整治各类变相审批,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企业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建立“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长效机制,健全企业参与营商环境政策制定、第三方参与营商环境评价等制度机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八、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结构持续优化、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8.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实行动态清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充分用好国家扶持政策,在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动力。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完善养老保障和儿童关爱服务,织密兜牢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

29.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把产业振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之策。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承包耕地用途管制,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障能力。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种子库建设,促进制种业、制种基地更好发展。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壮大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旱作高效农业,提升河西走廊节水戈壁生态农业规模,加快黄河上游高原生态循环农牧业和特色种养业发展,推动陇东南现代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及山地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加大外引内培力度,促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甘味”品牌影响力。

30.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乡村规划在乡村建设行动中的龙头作用,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科学编制乡村布局调整总体规划和乡村建设详细规划,把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功能完善、公共服务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结合起来,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推广全域生态旅游、生态文明小康村、美丽乡村等模式,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全域无垃圾行动成果,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治理水平。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行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梯次推进、差异考核,确保每个市州有走在前列的县、每个县有走在前列的乡镇、每个乡镇有走在前列的村。

31.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三农”方式。扩大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面。

九、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抢抓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机遇,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培育壮大区域经济增长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32.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推动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优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城市化地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打造经济和人口高效集聚的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打造保障农产品安全的主体区域。生态功能区坚持保护为主、限制开发,逐步有序转移域内人口,打造保障生态安全的重点区域。

33.壮大区域经济增长极。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着力提升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人口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形成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差异化协调发展格局。支持兰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高水平推进兰州新区、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和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加快建设兰州—西宁城市群,提升省会城市综合实力和承载能力。着眼推动河西走廊整体发展,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提升武威陆港、嘉峪关空港、敦煌空港经济效应,建设河西走廊绿色生态产业经济带。依托关中平原城市群和成渝双城经济圈,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为先导,以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支持天水先进制造业升级发展,加快陇东南地区融合发展。支持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推动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创新转型发展。

34.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城镇化布局,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延续历史文脉、加强风貌管控、突出地域特色,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加快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展城市绿色出行行动,推进城乡运输一体化。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调控房地产市场,扩大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35.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突出规划先行、创新驱动、产业支撑、要素集中、全链推动,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工作,壮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建设一批农业大县、工业强县、文旅名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深化扩权强县,赋予县一级更多自主权,强化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提升县域资源要素调度支配能力。加快具备条件的县改区设市步伐和乡改镇工作,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着力推动文化旅游强省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全面落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提升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平台功能,加快实现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迈进。

36.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化对甘肃精神的研究阐释和实践传承,弘扬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群体的新时代愚公精神和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的莫高精神。运用红色资源,深化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弘扬诚信文化,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培育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

37.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施重大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实施文化提升工程,系统挖掘整理甘肃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统筹推进长城、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打造一批红色文化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示范基地。弘扬敦煌文化,推动敦煌文献回归整理、保存修复、研究出版工作,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巩固提升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着力建设书香陇原。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加快智慧广电和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发挥新媒体平台在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中的作用,讲好甘肃故事,传播甘肃声音。

38.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政策支持和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引进和扶持相结合,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文化产业化,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打造一批数字文创特色产品,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新闻媒体、出版印刷、广电传输网络企业等改革,推动交叉持股或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

39.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统筹推进文旅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实施一批文旅工程,发展智慧旅游,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打造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产业带。打响“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完善旅游设施和基础服务,加快推进全域旅游,丰富旅游业态,发展精品旅游景区、主题旅游线路、创意旅游产品,做旺淡季旅游,实现“快进慢游”。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规范旅游市场管理,加强数字文旅建设,加强高水平旅游合作,实现全省文化旅游产业联动协同高质量发展。

十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和生态文明体系,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山川秀美、环境良好的美丽家园。

40.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建设黄河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区、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示范区。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国土开发利用和产业人口集聚。以祁连山生态保护、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和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水土治理为重点,推动实施草场沙化退化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高扬程灌区节水示范区、生态廊道提升等重大生态工程,谋划建设兰州—兰州新区—白银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区,积极参与建设沿黄生态带,全面提升沿黄流域生态功能。推进黄河流域生态建设、防洪设施、污染防治综合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依托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建设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推进黄河干流航道旅游通航、区段通航,打造黄河上游未利用地示范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发展“黄河之滨也很美”等黄河主题旅游,打造有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41.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强化多污染物协同管控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快重点行业领域污染治理,推进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实施水污染治理工程,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实施土壤污染治理工程,开展固体废物综合整治,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白色污染治理。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完善省级生态环境督察制度。

42.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构建以祁连山、大熊猫、若尔盖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实现自然保护地分区分级管控。强化河湖长制,加强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实施尕海、黄河首曲、黑河等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和河道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加强自然湿地抢救性保护。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大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力度,推行林长制。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统筹生态修复、国土绿化和特色产业发展。强化土地沙化防治,建设民勤生态示范区,加强荒漠化综合治理。强化尾矿库治理,加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独立工矿区提升改造,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和政策性关停退出探采矿项目生态修复。建立健全生态脆弱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43.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坚持产业生态化,推动生态产业化,以“十大生态产业”为引领,加强生态保护和发展生态经济有机衔接,形成多元化生态建设投入机制,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推广应用节能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化改造。发展绿色金融,推进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大对绿色生态产业项目的金融支持。跟进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探索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法规,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巩固提升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成果,推进循环型社会和节约型机关建设。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建设“城市矿产”、西部地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区域性集散交易中心。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十二、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塑造开放发展新优势


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全面用好“一带一路”最大机遇,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

44.完善开放布局。发挥承东启西、连南通北区位优势,推动形成中心带动、多点支撑、纵横成线的省域开放局面。积极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巩固提升兰新线主通道。深化与中西亚国家资源开发和国际产能合作,提升进境动植物及其产品指定监管场地运营效能,稳步推进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基地。面向东部沿海省份和国内外企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提高投资合作层次。拓展区际互动合作,促进跨区域共建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用好用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自由贸易规则,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段枢纽,加强同西南省份的区际对接合作,拓展东盟、南亚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市场,实现与海洋经济的紧密联接。增强与蒙古国的交流,提升北线能源及矿产资源运输能力,扩大能源产业开发合作。

45.提升开放实效。加快打造文化、枢纽、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推动对外开放取得更大实质性进展。实施一批重大文化工程,加强文化交流合作,拓展海外旅游市场,积极开展民间外交,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对外影响力。依托国际陆港、国际空港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发展通道经济,提升国际货运班列货物集拼能力,推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落地,在发展加工贸易、培育外向型产业、壮大外贸主体、开拓多元化市场等方面开展攻坚行动。做大做强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等平台,集聚国际国内创新要素,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形成一批高精尖科技应用成果。以打造丝绸之路信息港为载体,构建辐射范围更广的丝绸之路信息走廊,加快形成面向沿线省份和国家的区域信息汇集中心、大数据服务输出中心。建立绿色产业合作基地,加强低碳经济、污染防治、环境科学等领域国际合作,提升我省绿色产品国际竞争力。

十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基本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治理格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6.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基础,鼓励城乡居民提升技能、增强经营能力,实现持续增收。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鼓励城乡居民开展灵活经营,拓宽增收渠道。完善工资制度,落实好公务员工资增长机制,健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工资集体协商和企业薪酬调查制度,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机制。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47.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更大市场空间和更多就业岗位。制定多渠道灵活就业、网络就业创业、外出就业和回乡创业等支持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行动,完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实行农民工在省内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提高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

48.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鼓励各方力量参与兴办职业教育,实现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协调发展,打造“技能甘肃”。支持兰州大学提升“双一流”建设水平,支持省内高校加强“双一流”建设,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高水平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提升教师队伍能力素质。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完善终身学习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区域、校际更广泛共享,推动形成高质量教育体系。

49.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升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素质提升。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工伤保险、失业保险,提高统筹层次。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兜牢基本生活底线。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体系。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50.推动健康甘肃建设。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健全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和监测预警体系,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加快国家区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建设。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配置水平,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和管理考核。支持社会办医。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多业态融合发展,推动实施现代中医药大健康产城融合等项目,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和职业健康。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加快发展健康产业。

51.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加强对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新兴领域的管理,推进网络综合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城市社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和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治理实战化平台。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十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甘肃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52.捍卫政治安全。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统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政策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人才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基础建设和科技建设,强化国家安全执法。认真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压实风险防控责任。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广泛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国家安全意识,形成保安全、护稳定、防风险合力。

53.保障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和能力建设,实施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工程,促进产业链与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信息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确保粮食安全。加强大宗物资储备,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能源资源安全可靠和有效供给。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提高政府债务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力度处置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完善涉外投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维护新型领域安全。

54.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体系。深化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矿山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智慧交管”建设。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健全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强化生物安全保护。加强重大自然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区域(西北)应急救援中心、西北地区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平战迅速切换的指挥响应机制,健全信息共享、会商研判、预警发布、联合执法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55.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行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矛盾纠纷综合化解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全面推进“六位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坚决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综合保障,强化专业队伍,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巩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

十五、凝聚党员干部群众力量,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努力奋斗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凝聚各方面智慧力量,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56.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坚决服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党建工作信息化和“四抓两整治”重点措施落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完善人才工作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壮大各类人才队伍。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拓展整治“四风”成果,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加强政治监督,统筹衔接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和巡视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57.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动员和人防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健全群团工作体系。做好侨务、港澳和对台工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

58.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战略性任务、基础性事业、生命线工程,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一廊一区一带”创建行动,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完善新时代宗教工作体系,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9.加快建设法治甘肃。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治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甘肃、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地方立法。坚持把建设法治政府作为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全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审判权、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加快执法司法供给侧改革,完善营商环境法治保障机制,健全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弘扬宪法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服务法律体系。

60.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精神,结合实际科学制定省市县各级“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充分体现本建议确定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坚持规划制定和规划实施有机衔接,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监督问效、评估考核,建立专班跟踪抓落实工作机制,确保党中央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和全省“十四五”发展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使命光荣,前景光明。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谱写甘肃壮丽篇章!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