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迎接碳约束时代全面到来

   2021-01-15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翁爽7191
核心提示:在刚刚结束的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碳达峰与碳中和再显高光,首次被列为明年重点任务。很显然,低碳发展时不我待,碳的排放
在刚刚结束的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碳达峰与碳中和”再显高光,首次被列为明年重点任务。很显然,低碳发展时不我待,碳的排放权,成为一种可贵的资产,一种新的发展权。我国碳市场建设由此进入快车道。

碳市场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重要的减碳政策工具之一,能够有效发挥市场在气候容量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的成本效益最优化。目前,碳市场在世界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实践中已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于我国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而言,碳市场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抓手。

我国碳市场的探索自2011年起步,至今已近十年。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及深圳7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2013年6月18日,中国首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深圳率先启动交易,其后,上海、北京等碳交易市场陆续开市。

在早期的碳市场试点中,由于各地经济结构模式、计量办法、交易规则等不尽相同,碳市场试点在各省市推进的情况有别,进展不一。囿于区域限制,省市级交易所难以形成规模交易量。从国际碳市场经验来看,欧盟、美国等建立的都是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在政策标准、交易制度、具体程序方面实行统一,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形成交易规模,并提升碳交易产品国际对接的有效性。因此,业界一直呼吁我国尽快建立全国碳市场。

2017年12月,在千呼万唤之中,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提出全国碳市场分基础建设期、模拟运行期、深化完善期三个阶段建设,以期建立“制度完善、交易活跃、监管严格、公开透明”的全国碳市场。全国的统一碳市场就此正式鸣锣。此前7省市试点交易所取得的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全国碳市场。全国统一碳市场需要有统一的配额分配,统一的监测、报告、核查体系,以及统一的法律基础,换言之,全国统一碳市场与省级交易试点是完全不同的市场。如今经过近三年准备,MRV、配额、交易、履约等重要制度已完成,为全国碳市场的正式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碳市场十年长跑,正在挺近攻坚阶段。如今,随着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加速落地,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全国碳市场将正式启动交易,这个新生的政策性市场如何在真刀实枪之中百炼成金?

首先需要认识到的是,碳市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法律、制度、政策、技术、数据以及能力建设作为基础,其发展应坚持“三步走”,从基础建设期,到模拟运行期,直至深化完善期,循序渐进向前推进。同时,在行业选择上,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选取基础较好的行业作为突破口。在我国,碳市场从发电行业入手,这不仅仅是由于发电行业碳排放体量大,更是因为其数据基础较好,产品输出单一,具有完善的监管体系,管理规范,容易核查,配额分配也比较简便易行。在试点交易过程中,2013-2019年,纳入碳交易试点的电力企业全部实现履约。

其次,配额分配是碳市场的核心机制,配额的设定尺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碳市场的可持续运行。配额过松,则无法形成市场需求,配额过紧,则制约企业经营发展。尽管发电行业一直是履约的“优等生”,但我国火力发电的效率已经世界领先,减排空间很小,因此,配额不宜过紧,以免影响企业正常运转,进而影响国家能源安全;同时,为实现国家整体控排目标,需提升全社会电气化水平,增加煤炭消费中电煤比重,从这一点来看,电力行业并非达峰越早越好。

此外,碳市场与电力市场同处于建设初期,二者可同步推进,有效融合,建立价格传导机制,使碳市场和电力市场联动,通过碳市场发现碳价,并将碳成本反映在电价中,推动全社会逐渐形成减少碳排放意识,为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碳价格预期,从而影响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决策和消费行为,推动节能减碳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助力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低碳转型。

当前,全国已有1700家左右的发电企业被纳入碳市场,覆盖30多亿吨碳排放总量,发电行业需要为迎接全国碳市场的交易启动做出更充分的准备。被纳入碳市场的发电企业在日常经营之中,需要充分将碳履约成本、碳减排收益等因素考虑进来,将碳作为一种有价资源,从战略层面制定企业碳排放管理规划,对未来的减排目标、减排路径做好详尽安排。

碳市场加快建设,将促进企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除了首批纳入的发电行业,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将逐步进入碳市场,届时,相关环保成本将全面纳入工业生产,全社会都应加强减排意识,把节能减排落实到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迎接碳约束时代的全面到来。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年12期,作者系本刊记者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1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