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以十年为线,翻看十年间全球多晶硅生产规模排名前十的企业!有的还在,有的已经淡出!细数其中变化。
由弱至强的中国多晶硅
时间是把残酷的刀,商场亦如战场,战场用刀或战胜对手,或刮骨疗伤。对手?反之亦然。
以2011年为起点,以2020年为终点,细数十年排名前十的企业。
该表单中共涉及十七家企业。其中,中国企业十家,分别为中能、赛维LDK、洛阳中硅、新特能源、大全、亚洲硅业、永祥、东方希望、内蒙古盾安、天宏瑞科。国外企业七家,分别为德国Wacker、美国 Hemlock、韩国OCI、美国REC、美国MEMC、日本Tokuyama、韩国HKSilicon。
纵观十年的发展历史。前五年,即2011年-2015年,国外企业占据优势,十席中占据六席。进入到2016年,中国企业开始占据上风,2016-2017年,中国企业十席中占据六席。至2018年,十席占据七席。
国内企业正是在此十年中迅速发展。从2011年的四家,发展到2020年的7家。按照严大洲的相关数据计算,2020年我国多晶硅预计产能55.9万吨,全球预计产能70.5万吨,我国多晶硅产能全球占比达79.3%。我国前七大多晶硅企业2020预计产能为55.2万吨,全球占比达78.3%。
我国多晶硅产能在全球比重日趋增大,按照世纪新能源网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大全、中能、永祥、亚洲硅业、东方希望、新特能源六家多晶硅龙头企业的产能或将达到54.2万吨。
艰难中起步的中国多晶硅
相较而言,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时间晚,不管技术上还是规模较之国外都有着巨大的差距。中国光伏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苗连生也只是在1998年创建了英利。
但是如果对我国多晶硅工业进行追溯,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此时,我国多晶硅工业在此时开始起步。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时,我国多晶硅工业实现了产业化。到20世纪70年代,多晶硅企业已经发展到20多家。但由于工艺技术落后,消耗大,成本高等原因,绝大部分企业不得不面对着亏损,进而相继停产或转产。
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全球多晶硅的技术和供应主要被Hemlock、瓦克、REC、MEMC、日本德山等七大厂商几乎垄断着。
相关数据显示,在2004年,中国多晶硅产量60吨,七大企业总产能24000吨。但此时全球多晶硅需求量超26000吨,这就意味着,此时全球多晶硅的供给有着2000吨的缺口。供不应求的局面,也为多晶硅此后几年中价格的上涨埋下了伏笔。
洛阳中硅开启新篇章
在2005年,中国多晶硅领域一件事不得不提——是年的12月18日,洛阳中硅(也被称为中硅高科)年产300吨多晶硅项目正式投产,并顺利生产出第一炉多晶硅。此生产线成为国内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晶硅生产线,也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多晶硅生产线。标志了我国成功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对中国多晶硅生产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掌握了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该项目于2003年6月开工。
而后坊间传言,从2006年之后,一直掌握在德国、日本手中,且被严格把持的多晶硅技术开始转让国内,不知是否与此相关。而大全则是技术转让的受益者。虽然其中要求颇多。当然,此种只是坊间流传。
洛阳中硅掌握了发展的先机,至2011年,其已经具有万吨规模的生产线,居于世界第八。当然,洛阳中硅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其在环保议题上被诋毁。2012年中美双反,中国光伏业在此期间遭遇严重打击。2012年有相关媒体报道洛阳中硅已经全面停产,随后其高管正面回复:多晶硅还原部分停产,但是原料部分依然在生产。主要原因为市场需求太少,通过部分产品停产,可以有效保护公司的资金流。由此, 2013年,洛阳中硅跌出榜单也就不足为怪了。
当然,随着双反的解决,以及国内光伏市场的复苏,洛阳中硅在2015年上半年多晶硅产量超过5500吨,在当年全球的排名中位居第八,我国第三,仅次于中能、新特能源,领先于大全。世界排名照比2014年前进一位。2016、2017世界排名第六,2018年,世界排名第九。2019、2020年,其跌出了世界前十的排名。2020年4月的相关报道显示: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在孟津县投资40亿元的电子级多晶硅生产项目。这是其为数不多的相关报道。
洛阳中硅能够从世界诸强手中分得一杯羹,也是着实不易的。
凌乱的中国多晶硅行业
拥硅为王的时代如约而至。
多晶硅的价格在2005开始上涨。2006年,迅猛上涨,到2008年的时候, 22美元一公斤的硅料疯涨到涨到了500美元一公斤。涨幅达2172.7%
也在2006年,我国掀起了多晶硅制造热——多晶硅企业也大有雨后春笋之势。
亚洲硅业&青海新能源集团1000吨多晶硅生产线、南玻集团5000吨多晶硅项目、大全6000吨项目、通威集团10000吨项目、爱信硅科技10000吨项目、亚洲硅业6000吨项目、大陆产业投资集团1 8000吨项目,如此等等。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中国有近50家公司正在建设、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已有19家企业多晶硅项目投产,产能规模达到每年3万吨,另有10多家企业在建、扩建多晶硅项目,还有10几家在筹建。全国的总规划产能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10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而在2005年,中国多晶硅总产量仅60吨,2006年也只有287吨。
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2009 年“国发 38 号文”的发布,给无序发展的多晶硅行业刹了车。文件将多晶硅行业定为产能过剩行业。直到2013年,《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并发文将多晶硅从产能过剩行业中摘除。而后随着其他政策的出台,我国多晶硅迎来的黄金发展期。
在“38号文”的压制和双反的冲击下,数据显示:至2013年上半年,全国在产的多晶硅企业仅为7 家,多数产能在1000到3000吨之间的多晶硅工厂倒闭。
亚洲硅业争议中发展
对于2006年,在诸多光伏事件中,国内光伏行业也许较为熟悉的就是施正荣的尚德与MEMC签署了十年价值50-60亿美元的合同。此次签约让尚德在后续的几年中拥有足够的硅料。然而随着硅料价格迅猛下跌,该次合作在2011年以尚德赔付2.12亿美元而终止。
该事件也被坊间认为是压倒施正荣的又一根稻草。
2006年12月30日,亚洲硅业成立了。亚洲硅业在后续的发展中,一直较为低调。2007年1月,尚德与其签订了长达16年期限的15亿美元无条件支付合约,用来购买高纯度多晶硅材料。亚洲硅业的第一炉多晶硅正式出炉是在2008年12月31日。
纵观十年,亚洲硅业只有在2011、2014、2015三年没有进入前十榜单。2019、2020位于第八位。2020年11月25日,亚洲硅业正式向上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8854.17万股,计划募资15亿元。募集资金计划用于60000t/a 电子级多晶硅一期项目。
施正荣夫妇通过信托基金PowerSurge Trust间接控制亚洲硅业。
根据世纪新能源网不完全统计,至2021年,亚洲硅业的产能将达到1.9万吨,在国内虽然居于第六位,但是足以进入前十。而随着2020年系列硅料长单的锁定,2021年,亚洲硅业硅料已经提前“售罄”。
2006年,也许可以看做中国多晶硅产业的一个特殊的节点。我国实力的几个多晶硅公司都是在此年成立的。
运气不错的中能
2006年3月,中能硅业正式成立。时隔三个月,中能第一条产能为1500吨多晶硅生产线开工建设。2007年9月,中能生产出第一批多晶硅。中能硅业的该产线时为国内投产的最大规模的产线。数据显示,在多晶硅价格高点的2008年,当年税后利润25亿元。而且手中还拥有者数额不菲的订金。
在经济危机中,中能凭借经济实力,逆势扩产。到2009年6月,建成五条共计18000吨产能的多晶硅生产线。已经建成的产能产量彼时位列全国第一、亚洲首位,是全球第三大专业多晶硅生产商。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相关排名显示,2013年,中能取代了德国瓦克,荣登世界榜首位置。
中能也以2013年为起点,开始霸占着榜首的位置,直至2019年。七年的时间,中能在世界多晶硅的历史创下了诸多的成绩。
近年,虽然协鑫系的发展并不如意,但中能依旧依靠相对较为殷实的家底占据重要的位置。
在2018年,保利协鑫与上海电气就中能硅业的股权达成协议——2018年6月6日,上海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正筹划收购中能51%股权,交易方式初步确定为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当日晚间,保利协鑫在公告中进一步表示,上海电气将50%以现金结付、50%通过发行A股结算。
此次的合作,坊间将其解读为协鑫“缺钱”。
然而,在该公告仅仅发布两个月后,2018年8月3日,上海电气宣布,决定终止筹划发行股份购买中能51%股权事宜。至于叫停该收购交易的原因,上海电气解释称,鉴于标的公司规模体量巨大、标的公司涉及本次交易的资产边界尚未最终确定、本次交易的交易方案较为复杂,交易双方至今对相关合作条款和交易方案未达成完全一致意见。
上海电气董事长兼CEO郑建华对此表示:由于光伏行业恰逢5.31新政,相关政策的后续影响目前尚无法确定,在此背景下,交易双方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相关合作条款和交易方案达成完全一致意见,交易双方认为继续推进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时机和条件不够成熟,交易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终止。
经过此次的折腾,中能只能安稳地待在保利协鑫的手中了。
而从2020年,中能开始发力颗粒硅,前景被市场看好。
2020年9月28日,中能颗粒硅项目正式开工扩建。该项目规划产能10万吨、首期5.4万吨。全球单体最大规模颗粒硅项目。10月18日,保利协鑫四川乐山10万吨颗粒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享受过多晶硅红利之后的中能,也许真的会在颗粒硅上享受一波红利。在十年中,中能一直位居十强之中,并不容易。
多晶硅市场理论上供大于求,所以截至2019年底,多晶硅市场价格连续走低。
厚积薄发的永祥
业内人士看衰多晶硅的价格走势。分析认为,2020年的多晶硅市场,将是中能、永祥、东方希望、大全、新特的角逐。而永祥、东方希望将凭借更低的成本占据优势。实际上中国多晶硅企业的角逐,也几乎代表了世界多晶硅竞争的局面。
然而2020年突如其来的涨价潮,将竞争带入了新的局面。中能、永祥等相继扩产,但是长时间跨度的工程并不能迅速转化为有效产能。业内人士预计2021年的多晶硅市场仍将延续不低于80000元/吨的价格。
也恰在2020年,永祥超过中能,取得国内首位的位置,当然也是全球首位。
永祥,是通威的子公司。通威也是在2006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中进入多晶硅行业。
2007年,永祥股份成立,同年,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成立,其隶属于永祥股份,计划建设年产1000吨多晶硅项目。2008年9月,首期多晶硅项目正式投产。
从时间上看,永祥也算是赶上了多晶硅高点的“尾巴”。
永祥从2016年进入十强榜单,当年位于第十位。2017、2018年上升到第八位,2019年直接上升到榜单次席,2020年从中能手中抢下了头把交椅。
当然,通威同样经历着行业的低谷期。在行业低谷期,最多有2亿元的亏损。
在2014年,中国多晶硅行业开始进入复苏期时候。2015年3月,永祥多晶硅产能突破15000吨,跃居全国前三。2017年6月,产能达到2万吨。2018年10月31日,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项目投产。2018年12月28日,永祥新能源高纯晶硅项目投产,永祥晶硅年产能达8万吨。进入2020年后,随着永祥新能源二期、云南通威项目陆续启动建设,到2021年底,永祥高纯晶硅产能将超过16万吨。
近年,通威发展快速,在多晶硅领域是否继续发力,值得期待。
输给时间和运气的赛维LDK
如果说中能、通威多少都赶上了多晶硅的好时候,彭小峰麾下的赛维LDK运气则显得稍微差了一些。
2007年6月,赛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企业历史上在美国单一发行最大的一次IPO,彭小峰以超过400亿的身家成为新一任中国新能源首富。此时的彭小峰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进行扩张。
当然,他也看到了多晶硅市场的丰厚利润。于是,在2007年,彭小峰开始准备涉足多晶硅领域。
彭小峰筹集120亿资金,2007年底开始建设马洪硅料厂,目的是成为地球上最大的多晶硅工厂。然而高要求、高难度,羁绊住了赛维多晶硅的发展,也打乱了彭小峰的计划。马洪硅料厂在2009年9月才生产出来第一炉多晶硅。
而此时的多晶硅价格已经开始迅速下滑,原因是经济危机的到来,进而导致光伏行业的低迷。此时,全球多晶硅的价格在一公斤50美元左右。
直至2011年10月,赛维马洪和下村的多晶硅基地正式建成,总产能达1.8万吨。但更高的成本,让赛维失去了足够的竞争力。而马洪基地在2012年年中彻底停产。
时至2012年,多晶硅价格达到一公斤30美元左右,而据相关报道显示,赛维此时的生产成本在一公斤40美元左右。中能的成本价却低于20美元。
多晶硅价格迅速滑坡,彭小峰拆分多晶硅业务港股上市的计划也只是成为了计划。高点进,低点出,多晶硅价格下滑94%。所以,业内人士认为彭小峰的运气不好。
近十年,也只有2011年的榜单上有着赛维LDK的名字。
2012年,彭小峰辞去赛维首席执行官;2014年,彭小峰辞去赛维董事长一职。当然,后续彭小峰又在SPI掀起“波浪”。2014年7月28日上午,江西赛维LDK马洪硅料厂举行了复产启动仪式。但榜单上再不见赛维LDK。
兜兜转转的大全
在近十年的10强榜中,有五企一直居于其中。分别为瓦克、OCI、Hemlock、中能、大全。
徐广福的大全能够一直居于其中着实不易。
2007年,徐广福的大全在经过辗辗转转的两年有余的时间后,6月27日,多晶硅项目在重庆万州开工。该项目总投资额为40亿,为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首期1500吨多晶硅项目于2008年7月成功投产,同年8月,大全开工建设一期扩建2500吨多晶硅项目,2009年7月成功投产。
业内评价大全也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当然,此种说法大都是相较于彭小峰的赛维LDK而言。毕竟在此期间,中国多晶硅产线投入了很多,也在寒冬中“死”了很多。难以用运气来说。
在2011年大全多晶硅产能为4000吨,此时已经进入到全球十强榜单之中。随后大全扩大脚步。
2013年,大全新能源宣布公司董事会正式批准新疆多晶硅生产基地的扩产计划,其年产能将扩展到12000吨。
到2017年,大全多晶硅的产量为20200吨;2018年,产量达到23351吨。
2020年,大全新能源首席执行官张龙根表示,大全新能源在2021年至少有7.98万吨高纯硅料已经被长单预定。大全招股说明书披露其多晶硅产能为7万吨,而在招股募资中,仍包含着年产35000吨多晶硅项目。大全多晶硅产能扩大成为必然。
赢在时间上的新特
在2008年,新特能源成立,其在后续世界多晶硅的发展史中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新特能源从2013年进入十强榜单,时至今日一直名列其中,而且按照现有规模来看,其还将继续在榜单中拥有一个靠前的席位。
新特能源率先在新疆甘泉堡工业园投资17.5亿元建设完成了一期1500吨/年多晶硅及配套产业项目,该项目于2009年7月底建成。随后,投资7.98亿元一期技改1500吨/年多晶硅及配套产业建设项目,2011年10月建成。
在我国光伏产业的寒冬期,新特能源为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投资72.8亿元进行二期12000吨/年光伏产业循环经济及配套产业建设项目, 2013年6月顺利实现投产运行。就这样,新特能源凭借着快速的扩产步伐,闯入了十强榜单。
现今的新特能源具备8万吨/年高纯晶体硅研制能力,位列全球前五。
后起之秀东方希望
在我国现今实力的多晶硅企业中,东方希望应该算是最年轻的一个。其没有经历过多晶硅最寒冷的时刻。
2013,刘永行的东方希望进入光伏。截至2016年底,多晶硅一期产能3万吨/年,规划产能20万吨/年。
2019年12月12日,世界单套产能最大的多晶硅项目――新疆东方希望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多晶硅项目(一期3万吨)冷氢化、精馏装置经过全面调试、联运,于2019年12月1日顺利产出合格的三氯氢硅产品。东方希望年产12万吨多晶硅项目(一期3万吨)实现全流程贯通,进入全面投产运营阶段。
2020年4月26日,在北海市举办的投资超百亿元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中,包括东方希望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名列其中,总投资额约1535亿元。
2020年6月10日,三门峡市委副书记、市长安伟带队赴上海拜访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双方就在三门峡市渑池县投资10GW光伏组件项目达成合作协议,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为100亿元。
东方希望在光伏领域的志向绝对不是单单的多晶硅板块。但是业内却较为看好东方希望在多晶硅领域的发展。
东方希望无论是在能源成本,还是原料上都有着一定的优势,其所经营的多个产业之间可以起到相互支持和配合作用,金属硅更是为光伏多晶提供坚实的基础。“饲料如此薄利的行业都可以赚钱,那么其在多晶硅方面无疑拥有着更大利润空间。”
“不好过”的国外诸强
当然,伴随着中国多晶硅产业的发展,原本实力强劲的国外企业开始淡出榜单。德国瓦克依旧在榜单中稳居一席。
不过其日子也并不好过。2020年2月20日,德国瓦克公布名为“共塑未来”的方案,预计每年借此减少2.5亿欧元的开支。根据这项方案,瓦克化学计划2022年底前裁减1000个工作岗位。瓦克化学的多晶硅年产能约为8万吨。
2020年初,据报道:OCI宣布计划关闭其在韩国运营的两家太阳能级多晶硅工厂,保留部分电子级多晶硅的生产,最大限度的降低其韩国太阳能级多晶硅料的生产。另外,公司在马来西亚的太阳能级和电子级多晶硅工厂将继续运营。OCI拥有分别位于韩国群山和马来西亚沙玛拉如的2处工厂,产能总计7.9万吨。
Hemlock 日子同样不好过。2017年相关报道显示:为了“精简其组织架构以适应新的市场现实”,将在密歇根裁员100名。报道显示:Hemlock严重依赖于执行在多晶硅价格较高时签下的合同,并估计其在密歇根的4.3万吨产能设施的投产量不足60%。同时由于SolarWorld的破产,Hemlock应收账款成难题。
2018年,Hemlock公司给特朗普发出了一封由数百名工人签署的信函,希望他能在即将处理的201案补救措施中将多晶硅问题纳入其中。信中内容恳求特朗普找到一个全面解决贸易纠纷的方案,包括重新进入中国的多晶硅市场。
美国MEMC于2012年跌出了榜单。2011年12月,MEMC宣布将裁员20%,并削减产量。2012年出现严重亏损。2013年,MEMC电子材料公司将公司名称改为其子公司SunEdison。
REC在2015年淡出前十榜单。2018年7月,REC 被迫裁员约100人;同年9月,美国国会中的REC成员致函特朗普,警告并敦促白宫“尽快找到与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和多晶硅方面的贸易争端解决方案”,否则摩西湖工厂将倒闭。2019年,REC Silicon裁员美国华盛顿州Moses Lake工厂最后的100名员工。低产能利用率运行一年后,Moses Lake工厂将进入长期关闭状态。
……
十年,有的企业崛起,有的企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一代新人换旧人,一批新企替旧企。没有永恒的常青,也难以出现长久不衰的企业。现今,当光伏成为我国的名片时,我们还是期待中国的光伏企业拥有更好的未来,拥有更长久的繁荣。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