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海上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陆上风电的吊装市场出现了冷清的局面,吊装抢装的最后期限已经结束(330),不管行业统计数据如何,大部分的陆上吊装起重机逐步在寻求合作的信息满天飞就说明了 这一点。大部分去年下半年新购起重机的这些吊装新人面临巨大的压力!
风电起重机吊装市场怎么办?
吊装市场未来还有多大机会?
风电吊装行业该怎么办?
一边是海风吊装抢装热火朝天,一边是陆上风电吊装冷火秋烟,行业发展本身不是这样发展的,但政策性的风电经济给吊装行业提出了巨大挑战,而就在这个时候,前几天,3月15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会议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3060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给风电发展吃了定心丸
315会议强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全国统筹,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压实各方责任,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
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从2020年9月党中央首次提出了3060的目标以来,到2020年12月提出的12亿万千瓦的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初步目标,再到今年3月15日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能源战略,把风电的未来逐步推到了历史舞台的前列,如果说2020年的3060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还是一个概念,2021年的315会议就直接把把风光新能源的发展目标进行了确定,给风电未来十年的发展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
市场有了,但是作为主体电源,如何定位未来电力体系的电价,这个需要新能源电力系统重新思考。未来是不是继续以火电的标杆电价体系,还是更低的电价,一旦更低的电价价格体系,新能源的度电成本如何实现,需要风电电源系统慎重考虑。
显然,现阶段平价风电的挑战就给风电吊装市场的行业企业提出了挑战,一方面要面对单位千瓦风电造价降本的压力,一方面还要去面对风电发展红海的竞争,否则如何在未来十亿千瓦风电市场中生存!
风电吊装市场如何走?
未来巨大的市场给风电吊装提供了技术进步和市场创新的空间,但从当前的吊装成本分析,同比风机造价要同比下降是毋庸置疑,今天三一重能中标华润的风机价格已经正式标定在2700元/kw,同比去年同期下降1000元/kw(最少),按正常过去150-200元/kw的吊装成本核算,现阶段的吊装成本至少下降50元/kw,问题在于,这50元/kw如何实现?
风机因为土地问题,机位紧张被迫单机容量大型化,前几天已经突破6.25MW/175m,也就是说塔筒高度将达到最低110m(87m半径加上30m 的最低塔筒离地距离),也就是说吊装高度越来越高成为不争事实,在广西山地风电场塔高140m,在平原170m的塔高2021年马上就会实现。
越来越高,越来越重,从吊装难度上说,难度越来越大,只有降低吊装重量才能降低单位吊装成本,实际上这一点国内外的风机主机企业已经开始实现,包括VESTAS,运达,中策,海装都是模块化吊装,尽管风机机舱重量重,但是将传动链和机舱剩余部分分开吊装,对起重机的吊装要求就大幅降低,这时候如果提供一个专用的风机吊装风机(非通用化的起重机,只需满足风机吊装的工况要求),将会大幅度降低吊装成本。
吊装产业链协同设计:未来吊装降本的必然趋势
为此,对吊装提出未来实际的要求:吊装更高,吊装重量更轻,这样才能大幅降低吊装成本。无论是全底面汽车起重机,还是履带起重机,还是移动式塔式动臂起重机,都必须满足这个要求,但是需要风机企业实现模块化组装和吊装,这样也方便后续的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没有谁能保证大部件全生命周期无故障运行。
此外,还需要降低单台风机的进场边际成本(进场费分摊),尤其是未来分散式风电,一个风电场的机位数很少,进场费分摊很大,这样就要求降低起重机的进场费必须大幅度降低,对起重机的快速组装提出了要求。同时,起重机的吊装工法进行创新,减少施工占地作业面积,尤其是山地风电场,将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从风电整机主机,到起重机的专用化设计,再到模块化的施工,降低施工作业面积,无疑都是未来风电吊装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设计院,到风机整机企业,到起重机生产企业,吊装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未来风电场的需求,系统研发适合风资源的风机和起重机,创新吊装工法,才有可能提供满足客户收益率的吊装成本。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