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原因,就是过去十年间地方政府盲目招商,任由新能源汽车企业无序扩张导致。2009年底,新能源汽车就被逐步确定为国家7大新兴产业之一,在2012年发布的《“十二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进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研究试验基地建设,建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框架体系,强化财税、技术、管理、金融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在国家层面有了规划之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目标也就主要围绕这些新兴产业开展。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出政策、资金、土地、人才,企业带着项目来做就行,在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巅峰时期,2015年前后仅仅是新造车企业创立的新汽车品牌就高达上百个,而到如今真正存活下来且步入正轨的寥寥无几,最终留下的烂摊子只能由政府买单。
新华社此次点名的几种乱象就是当初盲目招商埋下的种子。
“虚火过旺”方面,新华社直接点名恒大汽车。据新华社报道称,恒大汽车公司市值已高达5000亿港元,成为港股中仅次于比亚迪的第二大车企,但恒大尚未有一款量产车型在售。根据日前公布的2020年全年业绩报,从营收占比来看,恒大汽车98.79%营收来自医疗美容及健康管理收入,却只有1.21%营收来自新能源汽车。
据新华社调查发现,部分地方政府盲目“竞赛”引进新能源汽车项目。“有的地方为拉项目啥都条件都给,有的直接为车企把土地都平整好了。”一位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见新能源车项目就抢,审核、甄别都‘绿灯’,生怕自己落在后面。”
“一些地方政府拼命上项目,变相助推行业‘虚火’上升。没有真正的市场需求,产品可靠性无法达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说。
“虚假宣传”方面,新华社指出,产品性能指标“浮夸”“注水”情况时有出现。据新华社调查,近期一位购买大众新迈腾GTE车型的深圳车主对记者表示,厂家宣称的“56公里纯电续航里程”,“即便车辆充满电后自动断电,仪表盘显示的纯电续航里程也只有44公里左右。”4S店方面对此解释是“算法实现的精准续航”。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杨胜兵表示,当前车企通过夸大宣传对整车实际使用状况下续航里程“注水”,在行业中并不鲜见,因此引发的诉讼争议明显增加。
此前某知名车企对其取得电池技术突破的宣传被指不实,引来不少专家批评与业界非议。还有一些车企玩“文字游戏”,将一些行业中常见的技术包装成“黑科技”忽悠消费者。
部分车企产品故障频发却习惯性“甩锅”消费者。据市场监管总局数据,2020年新能源汽车因三电系统缺陷召回占召回总数量的31.3%。另据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收到消费者提供的汽车产品缺陷线索数据,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中关于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问题线索占总量近半。
记者发现,部分车企往往是责任能甩就甩,如:理想ONE新能源车断轴事件中,车企先以“硬件优化升级”搪塞,后在公众压力下才承认存在设计缺陷;前述同品牌产品严重碰撞后安全气囊仍未弹出,车企则回应称“撞的地方不是要点”;在多起特斯拉电动车无故加速造成事故中,特斯拉均试图将事故原因归结为车主误操作;今年1月特斯拉新车断电事件中,企业竟“甩锅”国家电网。
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各大车企现有、在建、规划中的新能源乘用车产能累计已超过2000万辆,而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全年的产量为113.5万辆,同比增长26.8%;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累计为110.9万辆,同比增长9.8%。虽然中国贵为全球新能源重要市场,但在113.5万辆之上,将近20倍的产能正在等待被消化。
新能源车股遭“痛击”,被资本市场泼冷水
或许是新华社这篇文章的原因,今早股市开盘,新能源车股惨遭“痛击”,多家车企持续走弱。
其中,恒大汽车一度大跌15.%,最终收跌近7%;北汽蓝谷一度跌4%,长城汽车曾跌5.8%,比亚迪亦跌约2%……
资本市场的集体式下跌,似乎再度给这个“虚火旺”的新能源车市场泼了场冷水。
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在舆论场上用各种“新技术”出尽风头,在资本市场也是要风得风,更在消费市场饱食政策红利。
但是,一边是飙升的股价、拿到手软的投资和流量明星般的待遇,另一边却是微不足道的销量(相较传统车企)和望不到头的亏损。
在声势和成绩的巨大落差下,这场“冷水”可谓是来得及时,更能让新能源车行业“缓下脚步”再前行。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