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对话杨东、董承非:新能源行业将深刻影响世界形势

   2021-05-07 锂电百人会320271
核心提示:当时是比亚迪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有一次在世纪公园散步,杨总给我们用狂野两个字展望了比亚迪未来的市值,我们当时都觉得匪夷所思
 “当时是比亚迪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有一次在世纪公园散步,杨总给我们用狂野两个字展望了比亚迪未来的市值,我们当时都觉得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但是那个市值目标在去年差点实现。”

“现在新能源行业的趋势已经非常清晰了。新能源行业发展可能是后面世界发展的主基调,甚至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它可能会深刻地影响整个世界形势,国家实力对比,甚至地缘政治……

所以我这里还想特别提一下,隆基在引领新能源革命方面,确实是起到一个领头的、主导的作用。

我一直说隆基这个公司是个改变世界的公司,所以这里我特别想对隆基这么优秀的公司,还有李总等管理层表达致敬。”

“大家都看到了,汽车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它的蛋糕要重新开始划分了,要建立一个新的秩序了。

但是未来蛋糕重新划分以后,怎么分?谁能分到?谁能占到一个什么位置?分到怎么样一个份额?很多都还是未知数。”

“不是说技术最领先的,最后就一定是赢家,也不是说谁最努力、谁投入最大,甚至说也不是说谁有了先发优势,就一定是赢家。一切都是充满变化的。”

“到现在你要我说(新能源)这个行业是什么样子的,我的感觉就是一锅粥,格局、技术、路线现在是处在很混乱的一个阶段,是一锅大杂烩的粥。

因为这个行业的前景,10年、20年以后,这个行业的运行模式都有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自动驾驶真的普及以后,是不是每个家庭拥有一个车?还是会有一个社会的公众机构提供一个大的车辆来用?20年以后,全球还经销8000万辆车吗?也可能3000万辆车就能满足需要了。”

“不用很静态地去看一个商业模式好或者坏,或者说它的资产很重,所以它看上去并没有那么好;某些公司看上去比较轻,在某一阶段的ROE看上去非常的高,就叫非常好的商业模式。

区分好坏的背后,叫做它能够保持超过社会平均回报的优势,或者说能够更好地保持相对优势能力的商业模式,(这才是)是比较好的商业模式。”

“我经常听到有些投资人说这个企业未来5年、10年高增长没有任何问题等等,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

因为在人类的历史上,预测成功率并不是那么高,有很多预测,尤其是预测较为远一些的未来时,都错得离谱,甚至可笑。

投资中千万不要太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还是要稍微保守一些预测。”

以上,是宁泉资产执行董事杨东,兴证全球基金副总经理、研究部总监董承非、兴证全球基金经理乔迁,日前在“2021年度巴菲特股东大会中国投资人峰会”上,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

杨东和董承非就对于未来预测这一话题,分享了自己看法,重点谈到了对于当下新能源车、光伏行业的判断。

从长远角度,他们都非常看好新能源这一行业,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改变世界的行业,但他们也强调,当下这个行业格局在不断变化,市场非常混乱,蛋糕在重新分配,未来究竟谁是赢家,现在还很难看清楚。

乔迁主要分享了自己的投资方法、如何对公司定价,以及对好的商业模式的判断。

聪明投资者整理了圆桌对话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



投资肯定要预测未来

但要在了解行业规律、商业模式的基础上预测

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

问:投资是关于未来的,就需要对于未来做出预判。在你的投资方法里面,如何对未来做出一个比较好的预判?

杨东:投资肯定是要预测未来的,尤其是成长股投资;

理论上说,你给的估值越高,你对未来增长的平均幅度、持续时间就要有更高的要求。

如果独具慧眼地预测到了某些大的趋势,你可能会有非常丰厚的回报。

但是如何预测这个事情,说起来可能内容就很多了。

总的来讲,

首先,很多东西是从历史中学习的,了解历史,你才能对未来有所预测。

第二,很多时候我们要把一些行业的规律、商业模式、还有企业的一些基本竞争规律(了解清楚),在这基础上才有预测。

还有一些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很多时候,在大趋势基础上我们也强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当然,我这里反而想说一下,市场是充满不确定的,我们还是要经常对市场保持敬畏,不要随便做出一个预测,市场是很难预测的。

在投资中,我们还是要保守一些,因为我经常听到有些投资人说这个企业未来5年、10年高增长没有任何问题等等,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

因为在人类的历史上,预测成功率并不是那么高,有很多预测,尤其是预测较为远一些的未来时,都错得离谱,甚至可笑。

投资中千万不要太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还是要稍微保守一些预测。

因为有时候,就算是企业的一线经营者,明年也未必看得清楚,还不要说5年、10年。

因为世界变化太大了,所以这里再引用一下巴菲特关于投资的(话),我们在投资中一定要留好安全边际,这点很重要。

好的投资人应该不断反思

早年更关注企业现在的状态

现在看企业未来更多一些

问:我发现你特别爱反思,这种反思是因为你自己性格的原因,还是一种工作方法?

董承非:从业这么多年,错误肯定是犯了不少,这个是不容回避的。

一方面,自己性格可能有这方面的特质,

另一方面,(反思)也是在这个行业能够生存下来的一个必要。

刚才杨总也说,我们这个行业是面向未来的,无论怎么样,你都要对未来进行预测。

但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我们确实需要从历史上犯的错误里面,汲取经验教训,用来指导、修正我们对未来的预测,在应对未来的变化过程中,把胜率提高。

一个好的投资人应该不停反思,通过反思才能进步,才能更加适应未来的市场。

问:从你的角度,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可以值得投资,一般来说会重点关注哪些角度?

董承非:早些年,我更关注企业现在的状态,静态财务指标会多一些。

但这几年,看企业未来会更多一些。牵涉到未来的时候,企业管理层比重确确实实越来越高。

当然,看人是一个很强壁垒的东西,所以我还在学习的过程中。

其他的几块大家也都谈的比较多,商业模式、竞争格局……这些都是决定投资企业的时候,重点考虑的一些方面。

先守住长期的底线

再去想要获取更多的超额

在我的投资方法论中,非常强调定价

问:你这么年轻,但是投资风格非常老辣,这背后,有什么独特的方法论吗?

乔迁:首先,投资方法更关乎的不是对错问题,而是选择问题。

选择这个问题背后包含了很多,你成长过程中的文化的背景是什么样的?你所工作的公司的氛围是怎么样的?你坚持的价值观和你的性格本质是怎么样的?

综合了这么多的因素在一起,最后选择了一个长期可信赖和执行的一个方法论,这更关乎于一种选择的问题。

你提到投资方法论是怎么形成的?

我自己感受是,我一毕业很幸运,加入了兴全基金,在一个长期主义的指导思想下,慢慢形成了初步想要尝试的风格。

在这个基础之上,可能我自己个人的性格,或者我对某些事物价值观的理解,在这中间有一定的匹配度。

或者说在很多前辈的指导下,让我对一些事物有了更强烈的信念,最后选择了一个投资方法论。

从现在来看,我自己的投资方法论是,我相信做基金是一件非常长期的事情,我相信我的基金投资目标是要在一个比较长期的维度里面,获取一个比较合理的超额收益。

这是我的投资方法论所服务的最大目标和我相信的未来。

在这个基础之上,包括前面杨东总正好也提到安全边际这个事情,这件事情在我们公司的文化里,受到的影响是特别深的;

在长期主义的思想下面,很大的一部分叫做控制风险,这个意识是非常强烈的。

所以我自己的方法论也比较强调先守后攻,先守住长期的底线,再去想要获取更多的超额,

这也是兴全的文化里面对我影响非常深的一部分,构成了我的方法论中很重要的底线思维方式。

这是一个大的投资方法。

具体到日常的方法论上来讲,我是自下而上选股,我希望选择到一些优秀的个股,去分享这些企业的成长。

从一个股东的角度说,通过企业的成长分享到它背后的一些回报,拉到长期维度里面,这肯定是投资最后想要获得的底线回报。

这也是守住底线的方式,我跟好的企业一起成长,最差的结果是我用时间去换空间。

看得越长的问题,大的方向反而更容易判断清楚,如果大的方向,这个事情是可以信赖的,可以跟踪反馈它的路径,去动态调整。

另外,长期问题上面,比较相信逻辑推演和人性在底层、长期维度中间所发挥的作用。

在长期维度里面,逻辑的推演是有一定可信赖度的,我们自下而上的选股,选择这批公司跟它长期成长。

第二个维度,在我的投资方法论里面,也非常强调定价这件事情。

好的公司在合理的价格上去参与和持有。

在一个相对波动比较大的市场里面,以一个不是特别合理的价格去持有一个好的资产,通过拉长足够长的时间周期,最后也能获得一定的回报。

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可能希望在中间做一定的平衡。

在定价方面,我希望在一批的好公司中间,去选取一些定价更为合理的公司去持有。

第三,在风控和投资收益这方面,我们非常强调先往下看风险,长期的风险先守住,再去往上看空间。

这个优先级在我的投资方法论中间是比较明确的,

叫做风险和收益大多数时候是互相匹配的,但是收益和风险之间,我更加强调确定性的因素,再去强调一些超额的部分。

定价有科学和艺术两部分

问:刚才你谈到了定价,我记得你曾经说过,要想获得长期超越市场的超额收益,就必须要有比市场更加牛的定价能力,这种定价能力怎么才能修炼出来?

乔迁:定价确实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之所以难,是它有科学的一部分在、有理论的基础在那,同时中间融合了非常多艺术的部分在里面。

首先,我心中会有一个我认可的,它在长周期里面客观的价值区间。

这一部分需要判断企业的发展路径是怎么样的,对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公司持续长期积累,对它的产业演变有一定的认识,这是对基本面的一些看法。

第二部分的定价,需要有一定的财务的知识,用一个理论公式,去得出它远期价值区间。

这一部分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公式,但是背后融合了非常多的参数和假设,而且你要在不停的日常跟踪中,去动态调整这些参数和假设。

这些因素怎么去应对,也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以及一定的科学知识理论。

这两个融合起来,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我所相信的,它在长周期里面的大概价值区间,这是比较偏科学的部分。

定价更难的一部分,还是它中间的艺术部分,

它不简单是一个公式,我们在判断每个参数的背后假设下,融合了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看法,它的价值观是怎么样的。

你在每一个节点上对一个事情做了判断,背后有性格、价值观以及你对于事物的认知在里面。

另一方面,艺术性在于,我们有了客观的、认可的价值以后,还有一部分的主观因素;

叫做市场会怎么想这个问题,很多股价的波动来自于市场怎么想。

我们相信长期价值会向合理的价值、科学的中枢去收敛,在这个过程中间,经常是有偏离的,这时候我们也会适度考虑市场怎么想这个问题。

我们会结合不同的市场、一个公司发展的阶段,以及我们对市场的理解,或者一些更偏人性方面的东西,做一个综合的判断。

所以定价确实需要融合非常多的因素,有主观的,有客观的,你怎么在这个中间平衡好自己的尺度,

以及在一个变化的市场里面,什么东西是你要坚持不变的,形成你赖以依靠的一个定价,围绕着中枢去做一定的动作和摆动,这是对于定价理解比较困难的部分。

新能源行业还处于不断变化中

汽车市场要重新开始划分了

但是怎么划分还是一个未知数

问:在市场还没有关注光伏、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你就已经开始研究和布局了,现在这已经成为一个资本风口。站在当下,你在布局新兴产业的时候,重点会考虑哪些因素?

杨东:作为投资人,我们的好奇心还是挺不错的。

所有的新兴行业几乎都有关注,包括每个新兴行业的一些前沿公司,我们也都有交代研究员不断跟踪。

毕竟新兴行业,它可能带来高增长和很多机会。

但是这里面,我们关注最多的还是新能源行业,我们至少10年前都开始关注了,

像光伏,无锡尚德、赛维、晶澳太阳能,2004年、2005年断断续续在美国上市,我们当时就开始关注。

电动车,我们跟比亚迪的渊源也非常久了。

现在新能源行业的趋势已经非常清晰了。

新能源行业发展可能是后面世界发展的主基调,甚至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

它可能会深刻地影响整个世界形势,国家实力对比,甚至地缘政治。

所以我这里还想特别提一下,隆基股份在引领新能源革命方面,确实是起到一个领头的、主导的作用。

我一直说隆基这个公司是个改变世界的公司,所以这里我特别想对隆基这么优秀的公司,还有李总等管理层表达致敬。

新能源行业是我们长期一直关注的,但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还处于不断变化中。

像光伏,硅料环节现在有颗粒硅出来了;

硅片环节,210跟182两个阵营现在好像还竞争得很厉害;

电池片,明年TOPCon、异质结可能都有大量的量产出来,所以世界是一直在变的。

说到电动车这一块,电池吧,前两年比亚迪本来已经准备乘用车全部改用三元了,磷酸铁锂产能都有点过剩了。

但是去年它又搞出了刀片电池,现在乘用车又准备全部用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了。所以真的变化很快。

包括电动车,现在是德系三强,两年前他们就已经决定全力追赶,全力转型。

传统的这些豪车,现在我们绝对不能说他们是不堪一击的,应该还是有很强实力的。

除了造车新势力,还有暂时领先的,像特斯拉、比亚迪,小米也要来造车了,华为、苹果这种重量级的,他们都要到汽车市场。

为什么它们都要来了?

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汽车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它的蛋糕要重新开始划分了,要建立一个新的秩序了。

但是未来蛋糕重新划分以后,怎么分?谁能分到?谁能占到一个什么位置?分到怎么样一个份额?很多都还是未知数。

技术路线的这种竞争,包括企业这种竞争,它们就跟达尔文进化论说的物种之间的竞争是一样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不是说技术最领先的,最后就一定是赢家,也不是说谁最努力、谁投入最大,甚至说也不是说谁有了先发优势,就一定是赢家。

一切都是充满变化的,所以还是回到刚才那句话,有的时候看清一个行业的趋势跟投资之间,它还不是一回事,还要考虑很多别的因素。

巴菲特的安全边际思想,就是深刻地告诉我们,人都是会犯错误的,一定要考虑到你犯错误的可能和概率,所以一定要留好安全边际。

世界上绝对没有神仙,大家都是凡人,所以投资中一定要留好安全边际。

在比亚迪最困难的时候

看到了未来高企的市值

电动车现在格局是一锅粥

问:从产业的角度来具体谈一下,你对于新能源行业这个领域是怎么看的?未来的发展应该是什么样的情况?

董承非:杨东总当时确实是带着我们去接触新能源行业,了解电动车行业。

我记得还很清楚,当时是比亚迪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有一次在世纪公园散步,杨总给我们用狂野两个字展望了比亚迪未来的市值,我们当时都觉得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但是那个市值目标在去年差点实现。

确实因为受杨总的影响,我们新能源买得很早,当时新能源的车牌还是传统的车牌,还没有专用车牌,我们就买了。

这么多用下来,自己也一直作为用户在试、在感悟这个市场、这个行业。

到现在你要我说这个行业是什么样子的,我的感觉就是一锅粥,格局、技术、路线现在是处在很混乱的一个阶段,是一锅大杂烩的粥。

因为这个行业的前景,10年、20年以后,这个行业的运行模式都有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自动驾驶真的普及以后,是不是每个家庭拥有一个车?还是会有一个社会的公众机构提供一个大的车辆来用?20年以后,全球还经销8000万辆车吗?也可能3000万辆车就能满足需要了。

第二,这个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是非常明显的,是一个市场格局重新划分的年代。

做手机的也说,汽车就是手机装四个轮子,所有的IT大厂都已经下场了,所以格局上面也是一锅粥。

技术上面,按照现在,无论是铁锂还是三元的路线,电动化如果要真正大到一个普及,这条路线有可能还要再颠覆一次。

但是你说什么时候、什么路径来颠覆?我真不知道。

还是回到那句话,对投资来讲,现在展望未来是非常混乱的一个阶段,这是我对新能源汽车的感觉。

好的商业模式是能保持超过社会平均回报

不是静态看资产轻重、ROE高低

问:什么模式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

乔迁:我们过去看到过非常多的商业模式,可能就是昙花一现的,它没有一个持久的存在。

在我看来,要定义一个商业模式是好的,首先它一定是能够长久存在的,并且能够获得一定的超额社会平均回报。

这样的商业模式才能称之为长期的、动态的、好的商业模式。他一定是创造社会价值的,才有长期存在的意义。

这是商业模式成立的基础。

第二个部分,不用很静态地去看一个商业模式好或者坏,或者说它的资产很重,所以它看上去并没有那么好;

某些公司看上去比较轻,在某一阶段的ROE看上去非常的高,所以就叫非常好的商业模式。

区分好坏的背后,叫做它能够保持超过社会平均回报的优势,或者说能够更好地保持相对优势能力的商业模式,(这才是)是比较好的商业模式。

没有绝对的特别好,或者特别坏,因为它中间掺杂的因素是非常的多的。

一个公司要持续保持相对同行的优势、成立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背后一定需要一个非常好的管理团队去支撑。

企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间一定会应对很多的变化。

它在每一个时点上怎么应对变化,能够保持它相对于同行的竞争优势,让它的好的商业模式保持下去,背后很重要的支撑力量来自于团队和人。

这一部分可能也是过去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们自己的经验教训,不用在一开始定性一个商业模式是好或者坏的。

去观察它相对于社会保持相对优势的能力到底有多大,是不是一个值得持续观察的好公司。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1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