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的爆发性增长引爆了各方对多晶硅、硅片及光伏电池组件制造设备的需求。业内人士表示,仍有不少设备的制造被控制在海外企业手里,中国公司则正在奋力赶超。
上海普罗新能源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薛春良2月21日表示,去年9月,他们的1800吨多晶硅铸锭炉正式亮相,将在22日开幕的“2011年国际太阳能大会”上展出。
他表示,多晶硅铸锭炉一直被美德等个别企业所垄断。仅美国GTSolar公司一家就占据中国地区市场份额的50%以上,因而普罗新能源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能力。
航天机电董事长姜文正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多晶硅在中国市场依然属于短缺产品,今年需从国外进口2万吨以上。而中国政府近期出台的一项政策——3000吨/年的产能限制,也意味着政府期待多晶硅生产商发挥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行业的集中度。
薛春良也表示,多晶硅炉越大,其生产效率也越高,耗能也将更少,未来企业还可以从1800吨的容量提高到2400吨的规模。
另一家光伏设备生产商张先生则认为,目前国内企业还需要突破技术瓶颈,比如同样是逆变器,国外的产品售价要高出中国产品30%以上,原因就在于其逆变器的稳定性以及对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一个好的逆变器,可能会使得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依然保持较高水平,而差的逆变器则会导致转换效率的迅速下降,这将影响到光伏电站的成本回收。
不过多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人士也表示,相信中国企业仍然可以在3到5年内赶超国外技术,2004年中国的组件产量就非常低,如今国内的组件产量则占全球的50%以上,达到了8G瓦左右。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