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朱共山、曹仁贤、李振国、刘汉元、高纪凡等大佬:“零碳”目标的光伏挑战和机会

   2021-06-22 世纪新能源网孙凌伟76700
核心提示:自从国家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后,绿色、生态成为十四五规划的关键词。要解决碳排放问题,做好减法,通过转变能源发
 自从国家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后,绿色、生态成为“十四五”规划的关键词。要解决碳排放问题,做好“减法”,通过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快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和电能广泛使用是关键路径。这是中央部委首次将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定义为主体能源,其意义十分重大。光伏、风电被确立为主体能源,意味着其将享有与煤电相同的市场地位,未来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遇,前行的路上还有哪些障碍?实现的路径是什么?光伏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协鑫朱共山:“碳中和光伏产业迎来黄金30年 

“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透支和破坏,地球上的储量煤炭、石油、天然气、碳能源逐步走向枯竭,人们必须选择一条从高碳到低碳,低碳到脱碳再到零碳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碳足迹的路径。在驱动能源转型的黄金赛道上,硅基材料带动光伏上网是关键中的关键。现在中国80%的区域,抛开非技术成本,在供给侧的设计上、成本上已经低于煤电,平均平价上网已不是问题,稳定可持续的平价、以低电价上网才最重要。去年5月份,青海的光伏上网电价已经到了2毛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光伏电价已低于火电。阿联酋、卡特尔、印度等国家,光伏中标价格不断打破最低纪录。这意味着,我国在能源供给侧和用户侧,同时实现新型替代的拐点很有可能在“十四五”期间就全面实现。在光伏低价上网的时代,中国凭借着85%以上的多晶硅、93%的硅片、75%的电池片、73%的组件供应,在全球扮演硅能源的产业领军者的角色。”

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亚洲光伏产业协会主席、协鑫股份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认为,未来30年间,电力将是最主要的终端能源消费形式,而九成以上的电力,将由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来供应。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将占据“半壁江山”或者六到七成,甚至更多。全球光伏装机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10%以上,总装机容量将达到现在的20倍以上。在综合实力连续多年领跑全球的基础上,中国光伏产业将在“碳中和”时代继续引领世界。当中国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之时,中国光伏装机容量有望达到现在的70多倍或者更多。

阳光电源曹仁贤:“碳中和”是机遇更是挑战

中国光伏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表示,“3060”目标让光伏企业扬眉吐气、逆势上扬,不但战胜了疫情的影响,也让每个光伏企业都在2020年都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目前的产业链的供需矛盾还存在博弈,光伏行业还存在很多不正常的现象。

“个别企业在价格管制上面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在上游的原材料供应等方面,也引起了我们相关部门的高度的重视。”曹仁贤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上,地方保护盛行、非技术成本过高等问题,都在阻碍光伏产业的发展。

此外,行业市场化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太阳能、风能的发电成本,取决于自然底部的资源,取决于初投资,取决于银行的利息以及非技术的成本,与标杆煤电电价毫无关系。这说明光伏价格穿透机制还没有形成。当能源真正走向市场化改革的时候,这些都是挑战,需要在未来5年内解决。

隆基李振国、钟宝申:实现“碳中和需要四个阶段

“在新的能源时代背景下,光伏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样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隆基股份创始人兼总裁李振国认为,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大致需要四个阶段:第一,通过体制机制的灵活性调节以及需求侧响应,形成对新能源的大幅度消纳;第二,大力发展抽水蓄能,为化学储能让度出一定时间和发展空间;第三,通过大规模的应用化学储能,真正形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最后,通过引入氢能进行深度脱碳,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以上各个阶段有效衔接又互有交叉,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在政策上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天就完成减碳、去碳的任务。”在如何实现“碳中和”的问题上,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同样赞同减排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说法。

“所谓的双碳,最根本的目标还是要先减碳,然后去碳,最终在生活、工作过程中对自然界完全不再排碳。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首先要有清洁、低碳的认识,在工作生活中自身注意减少自身的碳排,提高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绿色消费的水平。文化、理念上的认同才是最大的驱动力。”钟宝申建议,既然已经把二氧化碳定义为污染排放物,就应该对这种排放定价。对于减碳压力大的区域,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和减碳的平衡,可以通过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去购买绿色能源生产机构和单位的服务,进而推动生产绿色能源的投资者,使他们能够更多的开发清洁能源,获得更多收益。

此外,钟宝申还建议,为了更好是实现减排目标,政府的考核,可以将“单位GDP的能耗”,改为“单位GDP的化石能源能耗”,鼓励清洁能源消费,限制化石能源的占比,并将其作为各地政府力推的责任。

通威刘汉元:加快实现“碳中和” 需要产业支撑和市场驱动 

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亚洲光伏产业协会执行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认为,“碳中和”不会一天完成,但用市场机制驱动产业发展,会大大加快这一进程。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无论增量、总量都是首位。‘3060’目标的提出,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将会产生重要影响,是过去一年光伏行业和全人类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甚至是唯一。目标明确后,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几大电力系统加快研究落实举措。我国政府的行政组织能力、动员能力以及观念的改变,有效、有力地推动了全社会共识的达成,也在政策措施上起到了明显的牵引和拉动作用。”

刘汉元表示,上世纪90年代签订《京都议定书》,西方很多国家未能达成目标,主要原因是缺乏产业支撑。当时,可再生能源成本比传统化石能源成本高很多,虽然各国都积极表态,可真正在强调发展时,又都选择“埋头苦干”:多挖石油、多烧煤炭、多用天然气。企业的支撑能力跟不上,直接导致《京都议定书》的实现难度增大。但目前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中国光伏、风力发电的成本已经降到和煤炭发电成本大致相当。未来,光伏发电的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而化石能源的环境成本、排放成本还会上升。我们已经到了经济瓶颈突破的时期,而企业的有效支撑,经济规律的有效表达,将会大大加快这一进程。今天我们看全球各国碳中和目标会认为有压力、有难度,但再过五年、十年,会明显看到这个进程被加速、能加速,很有可能会提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天合高纪凡:推动光伏成为主力能源需要建立协同创新体系

在光伏成为未来新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在背景下,光伏行业如何在过去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更好的实施更高水平的发展,形成一个更好的开放发展体系?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认为,关键是要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协同性创新体系。

“今年原材料价格的一路上扬,让终端客户产生了很大的困扰,要尽快地破局,需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协同产业链各环节,通过标准化推动,让有效创新能够被行业充分推进,被用户更快地使用,避免发展过程中过度的重复投资,减少产业过程中间发生的风险,最终推动整个光伏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形成上下游共赢发展的大环境。”高纪凡以天合光能为例进行了说明:“天合光能的产业结构,简单来讲就是1+3+X。‘1’就是我们20年来发展的以光伏电池组件为核心的高效能组件产品;‘3’包括智慧跟踪支架,以电站为主体的整体解决方案和面向千家万户百万屋顶的家庭整体解决方案;‘X ’包括智慧能源,像储能、能源云平台、氢能以及相关的让光伏发电在低成本的情况下构建时空稳定对称的能源体系,简单来讲,光伏现在已经达到平价、更低价。怎么能够让光伏变成一个像传统能源可调的、用户友好型、电网友好型、用户感受型的新能源体系,才能让光伏发电变成未来新能源电力的主体。”

华为侯金龙:推动光伏成为主力能源需进行三方面创新

“碳中和是中国,包括全球所有经济体的共识和使命,它既意味着能源生产、消费领域的变革,也是各个行业全面升级换代的机会。在这场时代变革中,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将成为主力能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碳中和的关键。”对于“碳中和”给光伏行业带来的机遇,华为不但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侯金龙认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高度数字化、高度智能化四个主要特征: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在发电侧,以光伏、风电、储能为主的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成为发电的主力能源。在用电侧,电气化是关键,“源、网、荷、储”进入城市、园区、建筑、家庭,从传统的单一能源消费转变成能源生产和消费相结合。

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未来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新能源为主体,“源、网、荷、储”协同的系统,发、输、配、用都将全面构建在电力电子技术基础之上。

高度数字化、高度智能化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由成千上亿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构成,分布在大型的电站、园区、建筑、家庭、电动车等。这些海量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只有通过数字技术,才能实现智能化,最终走向整个电力系统的自动驾驶。

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光伏产业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要将光伏系统将光伏系统打造成智能的光伏发电机,而不是简单的系统集成,加速推动光伏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力能源。光伏发电向“光伏+储能”转变,光伏和储能系统的能量流和信息流将完全融合,形成一体的发电系统,可以达到传统发电机支撑电网电压、频率稳定的能力,独立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二、要将储能系统从原来的备用系统变成主用系统,起到电网的蓄水池”、“调节器稳定器的作用,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从技术成熟性、性价比、部署灵活性等方面来看,电化学储能是目前具备普适性的储能技术,但是电池不等于储能系统。储能系统是融合了电化学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数字技术、散热技术、甚至AI技术构成的整体系统,用电力电子和数字技术的可控性来解决电池的不一致和不确定性,保障储能系统的效率和安全。

三、安全是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目前,光伏和储能电站大都建设在偏远的特定区域内,安全只影响系统本身。未来,光伏和储能将越来越多的进入园区、建筑、家庭,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紧密结合在一起,必须保证人身、财产的安全。光伏产业要与住建、消防等相关组织尽快把安全标准建立起来,包括屋顶光伏、储能系统的安全标准。

(注:文章根据SNEC展会上开幕式至此和高端论坛资料整理,未经嘉宾审核。)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