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曾乐)讯,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逐渐旺盛,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受到市场持续关注。
7月7日,在2021第七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电产业大会(业内简称:金砖充电论坛)上,原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余健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良好,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截至2021年5月,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超1160万辆,中国占比达50%,目前,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最多的国家。”
与此同时,上海市交通委科技信息处副处长王大军指出,“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持续提升交通能耗的电力占比,是推进交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路径。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是充换电行业的重要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充电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充换电运营存盈利难题
早在2015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和住建部在系统内部联合印发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根据规划,2020年我国将建成集中充换电站1.2万座,分散充电桩480万根,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东莞证券研报指出,截至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429万辆,充电桩保有量168万根,车桩比2.9:1,其中公共充电桩保有量81万根。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增加至2000万辆以上,充电桩存在较大缺口。
对此,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代立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相比于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其实充电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是落后的。目前来看,充电设施滞后已经成为影响新能源车继续持续发展的最核心因素。”
吴代立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在一项调查中,关于影响车主购买新能源车核心的因素,“充电不方便”排在首位,占比超80%。他进一步解释道:“‘盈利太难’成为整个充电基础设施滞后于新能源车发展的核心原因所在。”
此外,新电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灵国认为:“目前充电行业参与者众多,但赚钱者寥寥无几,主要原因还是供需问题。”
换电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表示,在碳排放目标以及新基建的激励下,充电基础设施有望开始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充电桩的数量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趋势。
不过,仝宗旗称:“相对于电动汽车充电,换电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此,珠海泰坦集团副总裁刘军认为,“不管是充电合理还是换电合理,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都合理;无论是换电系统还是充电系统,里面的核心都是整个充电设备。一个好的充电设备,能稳定运行、满足充电需求,为运营商赚钱。”
刘军进一步说道:“我们分析了一些数据发现,现在建换电站很难赚钱,因为投资成本很高。而未来的换电站,应该是高效、稳定、可灵活配置、有大数据分析,能从资产的全生命周期来考虑。”
充电桩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市场需求与政策利好下,推动资本热情高涨。近两个月以来,不少充电桩运营商相继宣布获得融资。
其中,特来电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普洛斯、国家电投、三峡集团等战略投资者,投后估值约为136亿元;星星充电宣布获得高瓴领投、IDG、新希望投资集团、泰康资本等跟投的B轮融资,投后估值更是达155亿元。
国海证券曾表示,预计到2025年,全国充电桩数量将达1510万根;到2030年,将达到4970万根;2018-2030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1%。
对此,万城万充科技公司副总经理梁翔飞表示,“目前我国充电桩行业正处于关键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的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充电桩需求亦水涨船高。”
与此同时,梁翔飞认为:“目前,整个行业与‘2030年全国车桩比基本实现1:1’的目标相差甚远,充电桩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而在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看来,“充电桩市场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有着巨大挑战。”他表示,居民区充电难题必须加快突破、源网荷互动机制必须加快建立、充换电技术标准必须加快创新。
“电动汽车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变量。相对供给侧而言,充电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于用户更换电动汽车需求的抑制效应将更加明显,成为下一阶段制约我国交通电气化转型进程的关键瓶颈。”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大中如是说。
在邹大中看来,“如果能够有效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充分调动产业链各方力量、在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和模式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充换电基础设施完全可以从‘关键瓶颈制约’转变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竞争新优势’。”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