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厂益通2007年国际联姻动作频频,除了达成垂直整合之效,也打破区域文化的藩篱,透过集团投资的太阳能模块厂生耀与各国太阳能业者进行各类策略联盟,为益通打通国际市场的任督二脉,此策略模式其实颇值得业界细探及思索,即使同业间存在着不同策略看法,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台系太阳能厂在国际舞台的布局可望愈演愈烈,因为外销是生存的主要途径。
益通6月才成功购并美国硅晶圆太阳能厂Adema,近日又传来旗下太阳能模块厂生耀成功与全球前3大模块设备厂Spire合资设立太阳能系统厂Gloria Spire,锁定具有潜力的美国市场。
益通透过生耀与美国厂商合资以利耕耘区域性市场,这步棋主要是打通疆界限制及不同文化区隔的藩篱,而生耀就是其中的一颗「活棋」,未来生耀极可能在其它的市场,以与区域厂商联盟的方式切入耕耘,而这颗「活棋」同样有可能创造出其它的「活棋」,如果套用益通总经理蔡进耀曾说过的「愿纳入有用的人才或组织,一起合作、共同分享成果」来看,这个推理符合逻辑。
值得有意于国际市场发展的台系模块及系统业者作参考的是,这个策略布局可以快速切入不同区域性市场,只要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不会因为文化及区域差异问题,而限制发展的空间,至于是否因而取得当地政府补助,则要看合资成立的公司型态而定。
但实行的难度在于如何找到1家值得信赖得以携手进行的合作厂,而且这个合作厂也愿意结盟,毕竟太阳光电市场火热,想要依循这个模式成长的业者自然不少,可选择的家数多,谈判联姻的变量就多。
当然,也有业者并不倾心于这个策略,主要是担心资源过度分散,未来也可能在环境演变不如预期时,暗藏诸多危险因子,因而宁可考虑在自己可掌控情况下,将资源投入几个较有把握领域去做整合,其它则以策略性的合作,或是单纯买卖关系来经营,最主要思考点在于可以专心做出最有竞争力的产品。
这些策略考虑没有对错之分,因为各个业者本身特性及利基点不同,理当选择对组织最有利的发展策略。
对台湾太阳光电产业来说,包括硅晶圆厂、太阳能电池厂的发展都已经十分具国际竞争力,这种跨国性垂直整合运作模式发生的机率极高,而多晶硅料源、模块及系统则有较大的成长空间,相对发展潜力也是十分可期,不过,多晶硅料源受限于技术及实战经验不足,而模块及系统则欠缺规模及国际舞台伸展空间,所以国际性策略联盟确实是个可以考虑的方案。
而不单只是由太阳能电池朝上游硅晶圆或下游模块、系统整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台系太阳能模块及系统厂也可以透过本身的利基点,在世界各国布局,设置生产线提供服务,这个向海外扩展的动机,主要来自台湾太阳光电发展特性,有90%以上必须仰赖外销才得以生存,因此,必须与国际市场环环相扣,这也算是迟迟未通过再生能源法案以有效创造台湾内需市场,使得投入的业者为生存而产生的策略。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