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光伏电站的“爱恨情仇”

   2021-12-16 世纪新能源网孙凌伟68380
核心提示:12月9日,晶澳公告称,拟以2.89亿元将旗下三所公司的100%股权出售给中核汇能。三所公司合计拥有110MW并网光伏电站。纵观中国光伏
 12月9日,晶澳公告称,拟以2.89亿元将旗下三所公司的100%股权出售给中核汇能。三所公司合计拥有110MW并网光伏电站。纵观中国光伏行业发展历程,光伏电站的交易并不鲜见。《北京人在纽约》曾有“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经典叙述。光伏电站对部分光伏人来说,就如纽约,或记录荣光,或记录遗憾,爱恨与荣辱,错综交织。

   政策利好  他们都“爱”光伏电站

我国大规模启动大型光伏电站建设,大约是在2013年。那一年,为了扶持光伏产业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 号)》、《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特别是建光伏电站给补贴政策,更是让嗅觉敏感的资本看到了赚取丰厚利润的机会。于是乎,振发集团、珈伟新能、顺风光电、招商新能源、中民投、江山控股、协鑫新能源、爱康科技、昌盛日电、中利科技、东旭光电等众多民营企业,围绕着光伏电站,展开了一场激烈争夺。

振发集团

振发集团成立于2004年,起初是一家建筑公司,曾经成功承建过北京市护城河水系光伏亮化工程、北京绿色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住建部办公大楼等众多工程。转战光伏领域后,凭借一系列的并购,在2013年时,将其电站份额做到了国内市场的40%。

2014年12月,振发集团在官网发布消息称,旗下振发新能源(美国)有限公司与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STR Holdings,Inc签署战略并购协议,完成股权交割。成为中国民企收购并绝对控股纽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第一案。凭借这笔并购,2015年1月12日,振发集团在纽交所上市。

顺风光电

顺风光电2007年成立,全名是“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硅棒、硅片、电池片和组件,总部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并于2011年在香港上市。

2012年11月,光伏圈“局外人”郑建明以2亿港元获得顺风光电29.65%股份,一跃成为最大股东。此后,郑建明又入股昔日巨头江西赛维、买下无锡尚德,让他和顺风光电在光伏圈名声大噪。

在入手无锡尚德的同时,顺风光电开始组建下游电站团队,并频繁在西部并购电站,仅2013年就有890MW光伏电站并网。而根据国家能源局当时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国新增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仅有1.212GW。

2014年,顺风光电更近一步,在中国大陆共计并网光伏电站644兆瓦,成为仅次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的国内光伏装机的第二大投资商。

招商新能源

招商新能源成立于2012年,隶属于招商局集团。

从2014年底至2015年5月19日,招商新能源通过旗下子公司联合光伏先完成可转债融资60亿港元,紧接着又和华夏人寿签署1GW电站的合作开发协议,总合同标的90亿元。此外,联合光伏还分别向招商基金、中国华融、平安保险、东方资产等金融机构发行了数十亿元的可转债,并携手众筹网、国电光伏等,尝试众筹融资。

2016年,5月,联合光伏宣布将在大同建设全球首个“熊猫光伏电站”;11月,大同“熊猫光伏电站”正式开工;2017年5月,联合光伏更名为“熊猫绿能”,“熊猫电站”因其憨态可掬的形象甚至引起了行业外热议,并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计划》项目清单;2017年8月,首个熊猫光伏电站宣布并网发电;2017年10月9日,位于广西贵港的全球第二熊猫光伏电站宣布并网发电;2017年10月10日,熊猫绿能发起的规模百亿的丝路新能源基金宣布成立。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018年,熊猫绿能电站装机容量从140MW扩大至2.3GW,6年时间成长16倍。

江山控股

江山控股成立于1955年,1970年在香港上市,2013年以前主要从事仿真植物制造及销售、物业投资、证券投资等业务,2014年开始转战光伏电站领域。

此后三年,在保利集团、华融和嘉泰基金、财通证券和自然人向军等众多股东的支持下,并购和建设的光伏发电厂达到36座,遍布国内十多个省区,涉及集中式地面电站、荒山荒坡、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多种形式,累计容量1150.3兆瓦。江山控股官网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已持有1789.3兆瓦并网太阳能电站。

中利科技

中利科技成立于1988年,原名常熟市唐市电缆厂;2009年11月27日,历经20余年发展,在深交所上市,改名为“中利科技”;2011年8月,中利科技以4.82亿元的现金从江苏中鼎房地产公司手里收购了江苏腾晖电力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权,正式进军光伏行业,主营业务为电池片及组件。

2012年,中利科技开始大规模开发光伏电站,当年开发规模就达到700多兆瓦;2014年开发超过2吉瓦。

协鑫新能源

协鑫新能源成立于2009年,是当时“民营电王”朱共山保利协鑫旗下专门从事光伏电站业务的公司;2014年,协鑫新能源在港交所上市;2014年到2016年,协鑫新能源完成了光伏电站装机616兆瓦、1.6吉瓦和3.5吉瓦的三级跳;2017年,协鑫系能源的装机容量约6GW,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光伏电站运营商。

补贴退坡 早期电站巨头集体退场 

电站巨头的你争我夺中,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达到53GW,全国光伏发电装机量累计达到130GW。盛极之际,危机正在到来。

危机与光伏电站的重资产属性有关。业内人士介绍,一个100MW的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大约在7亿左右,其中4亿左右需要贷款。如此大的建设成本,对于动辄上吉瓦的电站投资者来说,资金压力是相当大的。

建设上的高成本原本可以用电量销售来抵消,可惜受限于电网的消纳能力,光伏电站很难做到完全满发。而这些不能满发的电量,往往又是很多光伏电站的纯利来源。

这些困难,电站巨头在投资之初,应该都有所预料,令他们没想到的是,2018年5月31日,国家会突然出台政策,给过热的光伏行业降温。而没有了光伏补贴的指望,资本的无情一面也显露了出来,此前风光无限的电站巨头,也迎来了各自不同的结局。

2018年6月11日,振发集团总部董事长办公室内,数名员工对董事长查振发怒目而视,集体声讨此前已经拖欠了14个月的工资。

从电站巨头到欠薪14个月,振发集团的资金链断裂,与大规模的垫资有关。据振发官网介绍,截至2018年,该公司已在国内30几个省市自治区和海外地区开展业务,已并网、在建及储备项目累计装机量接近3000MW。按照每1GW需要垫付资金约60亿元人民币计算,3GW电站至少需要180亿以上资金。如此大的资金压力,再加上国家拖欠的补贴电费,让振发集团的财务状况非常不稳定,形成了国家欠业主、业主欠EPC、EPC欠设备厂和工人的恶性循环三角债。

员工讨薪事件之后,振发新能源的股权也被频频冻结,并因欠款纠纷,被多家法院列为被执行人。2020年1月,企信宝显示,振发新能源的“风险信息”纪录高达182条,判决文书有67件,失信信息有14条,开庭公告有35条,法院公告有16条,被执行人信息有9条。

2019年11月,改名为“顺风清洁能源”的顺风光电公告称,旗下江西顺风与上海顺能作为卖方与买方中核东能源有限公司订立11份买卖协议,交易标的为哈密恒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公司旗下的多个光伏发电项目,总代价为人民币6.41亿元。而这,只是序幕。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末,顺风清洁能源已经累计出售光伏电站1120MW。出售这么多电站的原因,是2019年上半年以来的持续亏损。

顺风光电的日子不好过,改名后的“熊猫绿能”也陷入了困境。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熊猫绿能应收账款40.93亿元,总负债249.05亿元,一年内银行及其他借款和相应利息67.6亿元。 面对巨额还款压力,招商局方面希望把新能源板块从熊猫绿能手里收回去,收购无果后,业内人士透露,招商集团下属的招商银行及多个租赁公司都不愿再提供贷款。无奈之下,2018年下半年以来,熊猫绿能只能通过配股引资和出售电站等方式缓解现金流压力。

       连续亏损两年后,2020年2月,熊猫绿能迎来新股东京能集团;2020年8月3日,熊猫绿能公告披露,其更名议案获投票通过,公司名称变更为“北京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熊猫绿能找到了新东家,江山控股则还在寻找方向。

转战光伏领域后,财报数据显示,2014年—2019年,江山控股业绩起伏不定,有4年盈利,两年亏损。其中,2019年因各项商誉减值及应收款居高不下的原因,更是产生了6.99亿元的大幅亏损。

为了缓解债务危机,江山控股尝试了多种方法自救,比如收购掌钱公司、入股锦州银行、进军天然气等等,可惜效果都不甚理想。

无奈之下,江山控股不得不断臂自救,加速出售电站资产。仅2020年一年,就出售了489MW光伏项目资产,累计交易金额约17.1亿元。

2021年11月2日,在又一次出售总装机容量为140MW的7个太阳能发电项目后,江山控股宣布,公司将继续拥有17座已建成的太阳能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529.8兆瓦。

逆势收购光伏电站的中利科技,“5.31”后也遭遇了困境。2019年4月15日,中利集团发布修正后的业绩快报称,2018年净利润由盈利3088.75万元变为亏损2.83亿元。

2019年,中利科技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中利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120.15亿元,同比下降28.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42.38万元,同比增长118.21%。业绩由盈转亏的原因,是转让了中利科技持有的江苏中利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

接收股权的公司,是苏州沙家浜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隶属于沙家浜政府。2021年1 月 14日,中利科技发布公告称,苏州沙家浜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收购了其子公司4890万股权,正式成为公司股东之一。

中利科技引入国资,协鑫新能源则在甩卖了一系列电站后回归主业。

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协鑫新能源的负债总额已经达到515亿元,资产负债率84.18%。为了改善经营状况,偿还债务,2018年以来,协鑫新能源已累计出售了超过4.7GW光伏电站,交易金额高达132亿元。

在断臂减债的同时,协鑫集团开始专注做硅料,并寄望通过颗粒硅再次实现弯道超车。2021年半年报显示,协鑫集团上半年营收87.79亿元,同比增长22.3%;净利润24.07亿元,同比暴增220%。而凭借多晶硅的强势,11月1日,停牌长达7个月之久的保利协鑫能源也正式复牌。

“双碳”之下 正泰成新民营电站巨头

后补贴时代,多数电站巨头选择的方式是卖掉电站还债或换取现金流,而正泰新能源却选择了逆势收购。

2021年4月29日,正泰新能源母公司正泰电器发布2020年年报。年报显示,虽然2020年正泰新能源出售了14座共计240.15MW光伏电站资产,但截至2020年底,正泰仍持有光伏电站550座,总规模5705.31MW,其中国内电站持有总规模达到5485.23MW,正式成为民企电站开发商TOP 1。

而在今年5月19日晶科科技上市一周年的媒体交流会上,晶科科技副总裁沙江海曾提到,当前光伏电站资产交易市场火爆,国有企业对于存量电站的需求巨大,供不应求导致电站交易已经成为一个卖方市场。

三年的时间,光伏电站从“烫手山芋”又变回了“香饽饽”,不知道那些曾经的光伏电站巨头,如今会作何感想?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