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正月初九,自贡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凯盛(自贡)新能源太阳能新材料一期项目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上午,四川日报全媒体新春走基层采访小分队来到凯盛(自贡)新能源有限公司,跟随公司副总经理廖红彬走进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现场。
春节期间,该企业和平时一样,三个班正常轮流作业。工人们干劲十足,全力保障生产有序稳定运行,每天生产2毫米原片10万至11万平方米。
记者刚走进生产车间,一股热浪袭来,和车间外的温度相比,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大火炉。“这是窑炉,生产玻璃的配合料通过投料机送到窑炉里进行高温熔化,充分熔化后进行压延成型,成型后的玻璃再进入退火窑冷却。”廖红彬介绍。
在车间中央控制室,熔化班长钟国强正密切注视着大屏幕,监控各种生产参数和工艺设备运行情况。“我们是24小时不间断生产,春节期间也和平时一样,轮流坚守在岗位。”钟国强说。
在冷端工序,5个机器人手臂快速翻转,从流水线上将一块块检验合格的玻璃原片抓取、放下,码放得整整齐齐。
在深加工车间,一张张原片玻璃经过磨边、镀膜、打孔、丝印、钢化等工序,被加工成太阳能电池面板和背板,销往全国各地。
凯盛(自贡)新能源太阳能新材料一期项目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首条光伏玻璃生产线,总投资8.7亿元,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超薄宽板成型技术,以及美学双层镀膜、丝印背板深加工制造工艺,可年产36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盖板玻璃以及135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背板玻璃,实现年销售收入6.5亿元。
去年7月,项目投入生产运营。“今年,项目生产呈加速增长态势,1月份生产玻璃原片315万平方米,成品率维持在84%以上,深加工成品率达97%以上,顺利实现‘开门红’。”廖红彬指着一块块玻璃说。
项目落地建成,吸引了一批熟练技工“回巢”。负责原料的工段长谭朝元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土生土长的自贡人,从事玻璃生产30多年,可谓玻璃行业的资深技工。
“这个春节虽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但更有意义的是多年来第一次在家过春节。”他告诉记者,自己曾在自贡的一家大型玻璃生产企业工作,后来又转战泸州从事玻璃生产工作,和家人聚少离多。去年听说凯盛(自贡)新能源太阳能新材料一期项目要在自贡投产,他赶紧来应聘。
虽然继续干老本行,但谭朝元现在的心境却大不一样,“既能照顾家庭,也感受到家乡这几年的产业发展变化,为家乡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更带劲。”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