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发改委:预计多晶硅3年后将全部实现自给

   2011-03-25 9660
核心提示:国家发展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在上海举办的一次光伏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多晶硅仍然有50%左右需要进口,但这种局面会不断改善,
国家发展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在上海举办的一次光伏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多晶硅仍然有50%左右需要进口,但这种局面会不断改善,预计2-3年内我们多晶硅就能实现自给。王斯成认为,从产业的实际需求以及进口数据来看,中国的多晶硅产业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目前的实际产能只有近7万吨。
  
多晶硅2-3年内实现自给
  
2010年,中国多晶硅产能为8.5万吨,实际产量为4.5万吨。进口量为4.75万吨,进口占总需求略超5成。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多晶硅需求2006年97%需进口,以后每年自给率逐年提高,2009年和2010年维持稳定自给率在50%,多晶硅维持50%进口量。
  
王斯成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尽管目前自给率不高,但是按照目前国内多晶硅厂商的扩产计划落实和光伏电池投产速度的对比,预计2-3年内,我国的多晶硅就能够实现完全自给。
  
随着今年春节前工信部正式发布业内盼望已久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市场被压抑已久的多晶硅扩产计划纷纷分布。
  
在2月下旬,国内最大的多晶硅和硅片供应商保利协鑫宣布,计划投资177亿港币,今明两年内在现有2.1万吨多晶硅产能的基础上扩充至6.5万吨。这几乎达到中国现有多晶硅的有效产能。包括国内第二大多晶硅厂商江西赛维也在酝酿新的扩产计划。同时,国内多晶硅产能排前10位的厂商经过近2年的的技术积累和改造,达产率也将会逐渐提高,增加市场供应。
  
光伏产业链质量差距明显
  
去年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对全国多晶硅进行了数次摸底调研,感到多晶硅材料在技术水平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调研了解到的信息,国内在生产的多晶硅厂商20-30家,但实际具有规模成本国际竞争力企业很少,从能耗、循环利用指标来看仅有那么3、4家。
  
王斯成介绍说,比如大多数多晶硅生产厂电耗在180千瓦时/公斤以上,四氯化硅不能完全循环利用,那么公斤单位成本肯定要超过50美元,这实际并不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多晶硅行业国际七大厂的成本大都维持在20-30美元/公斤,国内规模最大的江苏中能成本已经达到23美元/公斤。
  
当天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和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协会发布了2011年中国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中国大陆晶体硅电池的制造产能已经达到 21GW,并在2011年进一步扩大至30GW。在电池和组件利润水平相对产业链最低的环节,中国占据了全球一半的产能及产量。
  
另外,在光伏产业链中,光伏装备成为近两年资本市场颇为关注的热门行业,比如去年最为市场最为耀眼精功科技,正是依靠硅片生产环节使用的核心设备多晶硅铸锭炉而发生业绩转折。
  
王斯成表示,目前光伏设备国产化率达到了70%,产能上去了,但是一些核心的高端装备仍然与国外先进水平有差距,主要仍然依靠进口。比如多晶硅生产环节的氢化炉,电池板的自动焊接机,高纯石英坩埚等,还包括一些辅助产品等仍然需要更大突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