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制氢方式主要有四种:化石燃料制氢、工业副产物制氢、电解水制氢、生物质制氢。我国是世界上制氢量最大的国家,制氢方式以工业副产氢,也就是煤制氢为主。
然而,随着化石燃料产量下降,碳排放逐年提高,工业副产氢注定会成为过去式,可再生能源制氢将逐步占据市场主流。
近日,国家氢能顶层设计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有10处提及“可再生能源制氢”:
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氢。
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
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
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产业布局合理有序,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制氢转化效率和单台装置制氢规模,突破氢能基础设施环节关键核心技术。
在风光水电资源丰富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逐步扩大示范规模,探索季节性储能和电网调峰。
开展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工程,探索氢储能与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协同运行的商业化运营模式。
探索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在合成氨、甲醇、炼化、煤制油气等行业替代化石能源的示范。
研究探索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支持性电价政策,完善可再生能源制氢市场化机制,健全覆盖氢储能的储能价格机制,探索氢储能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由此可见,可再生能源制氢的重要地位已经凸显。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制氢转化效率,创新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降低能源环境污染,缓解能源危机,加快能源结构转型。
此前,河南公布一批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其中包括中原油田增量配电网风电制氢示范项目,制氢一期408万Nm3/年,二期5300万Nm3/年;河南平煤神马东大化学有限公司16MW光伏制氢示范项目,制氢240万Nm3/年;华久氢能屋顶光伏发电制氢项目,制氢17万Nm3/年。
此外,我国西北地区风光资源丰富,内蒙古、河北、新疆等地正开发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十四五”时期,我国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开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供应体系”这一目标将很有信心实现。
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国内的制氢技术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对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的研究较少,需要破解的难题还很多,对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经济性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
目前各地发布的氢能专项规划及政策中也已经提及创新突破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问题,通过示范项目的逐步开展,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的更多可能。国际上也在尝试更多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可能,氢能与绿氨的结合也成为一大热点话题。
总而言之,作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产业发展任重道远,而可再生能源制氢才是氢能长久发展之计。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