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体的声音都是正常的,电器指示灯处于正常状态,接通、合闸位置都是正确的,隔离器室密度接电器是0.035Mpa。”近日,在海东市乐都区峰堆乡的40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基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风电机组日常巡检工作,对35千伏配电室、SVG控制室、连接变等装置进行细致检查,确保输出电压稳定。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的现代化新青海,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迈出扎实步伐,产业“四地”成为经济发展主引擎,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能源转型上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海东市以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为契机,立足自身优势不断加强以水电、太阳能、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建设,系统谋划能源项目,聚力构建了绿色低碳、节能高效、多元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走出了一条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市能源产业和供应体系正向“新”而动。
参加巡检工作的乐都区融智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员工李鹏程告诉记者,每天要对项目基地的场站巡视4次,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场站的各设备都能正常运行,不会产生故障或者隐患,影响整体的运作。
沿着该风电项目基地往上行走,一座座巨型白色风力发电机耸立在山顶,错落有致排列着,迎风起舞的风轮叶片正“吞风吐电”。该项目建设有风机11台,发电量可达9400万千瓦时,折合年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万吨,在满足乐都城区居民生活用电的同时为我市“双碳目标”的推进和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乐都区融智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增亮介绍,峰堆乡40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总投资3.08亿元,于2021年12月20日全容量并网发电,这也是海东市第一家风力发电项目。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向电网输送清洁能源3022万千瓦时,预测年度可利用小时数为2300多小时。电站自投运以来,不断为当地注入清洁电能,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等方面贡献了力量。
近年来,海东市乐都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优化能源产业结构,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截至目前,乐都区以光伏、风电为主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224兆瓦,新能源产业投资产比已达20%。
乐都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苟廷鹏告诉记者,今年乐都区正在建设的新能源项目有2个,总装机容量达74兆瓦,预计今年年底并网发电,同时,总投资15亿元的乐都区350兆瓦平价光伏发电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乐都区将统筹规划新能源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优化。
与此同时,投资3.26亿元的互助中新能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正在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乡“收光发电”。这里年日照利用小时数可达1200至1400小时,优越的山地资源和坡度也为当地山地光伏发电提供了极佳条件。截至今年4月底,累计发电量约30862.78万千瓦时。通过无人摄像机,从三百米的高空俯瞰,160万块深蓝色光伏板密密麻麻铺就在高低起伏的黄土地上,一道道阳光正被转化为一度度清洁电能,“输进”千家万户,点亮万家灯火。
互助中新能光伏发电有限公司负责人何长杰告诉记者,根据我省2016年光伏增补评比电价0.85元兆瓦的标准,目前已累计收入约为2.6亿元。“这些年因东西部扶贫促进了光伏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随着山地光伏园区的建成也改变了当地的环境,光伏板遮挡阳光,减少水分蒸发,提高了土壤的湿润度,促进了地表的生长,山地水土流失也得到了减缓。”何长杰说。据介绍,目前这里每年发电量约7000万千瓦时,通过施压并网后送往浙江、上海等地。
光伏产业的发展不仅保护了当地生态,更以土地流转的方式为当地农户、村集体带来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村将闲余的1866亩地转租给中新能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每年的收入将近80多万元,将收入平均分配给我们村的276户1030人,平均下来每个人手里能拿到将近800元。”红崖子沟乡站家村党支部书记李占森说。
“绿电既是风景,更是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市立足优势资源、发掘丰富的水光风热等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探索出了向“风”要能源,向“水”要资源,向“日”要产业的绿色发展新模式,绘出了绿色发展新底色,绘就了产业升级好“风光”。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