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苍茫的大海上,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谈及海上风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高尔基的《海燕》。位于越南最南端的金瓯省近海区域,蔚蓝的天空下,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和船舶的马达声,一艘艘基础施工船舶和忙碌的操作人员正处于热火朝天的施工中。
御风而行,一路向绿。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建核电公司”)越南金瓯海上风电项目350兆瓦风电工程,迎着海风吹动着绿色能源的新希望。
一张名片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忙碌,中电建核电越南分公司总经理马骥“钻”出了隆安港正在进行预组装的风机底塔。谈到眼前这座越南乃至整个东南亚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亲眼见证了这里从无到有的他,话语里洋溢着满满的自信。“打造带有中国电建印记的名片,这种心情不能仅用‘自豪’二字来形容。”
这份信心既来源于其对施工品质的放心,也来源于其对团队拼搏精神的肯定。继朔庄薄寮171兆瓦海上风电、平大31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之后,金瓯1号350兆瓦海上EPC风电项目成为了中国电建在越南市场又一大型境外海上风电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将新增发电量约11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8万吨,显著改善当地电力短缺的现状。
2021年10月,越南金瓯省登瑞县近海区,项目正式启动。中电建核电公司作为A、C风场的EPC总包方,负责A、C风场全部设计工作、风机采购及桩基、基础施工、风机吊装、海缆采购及施工等工作。开工之初,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难点,项目部统筹规划,明确任务和时间节点,将一幅规划图变成一张张施工图,采取多个土建工作面同步推进的方法。正是凭借这种分秒必争的精神,全体一线员工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勇争一流的高标准,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前期建设。
一种坚守
在摸索中成长,在困境中前进。长期以来,由于地理条件、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当地巨大的风能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项目部碰到第一个难题就是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受制于复杂多变的暴雨和狂风,海上风电施工往往面临极大挑战。项目的桩基工程、承台施工、风机吊装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与传统的电站施工建设不同,海上风电需要登船作业,我们每天都是在海上漂泊。”青年员工万伟杰擦拭着额头的汗水说道。根据天气预报捕捉窗口期是项目团队提质增效的“秘籍”。在基础施工船的轰鸣声中,15台基础同时进行作业。桩基施工,承台基础施工,塔筒预组装……所有环节规范流畅,一气呵成。
对于项目建设者而言,海风不是惬意和浪漫,却充满了责任与希望。辽阔的西南高地上架起的一座座风车,以风之能见证着“一带一路”共建的勃勃生机。与天气赛跑,与时间竞速,成了工程建设者日常工作的主旋律。
疫情打乱了金瓯海上风电项目施工计划,让本就紧张的工期更加举步维艰。尽管时间紧、任务重,但是项目团队从未对安全生产有任何的放松和懈怠:对每一辆外来车辆进行安全检查,每一个施工工序都由项目部专业人员对各作业面工人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生产经验,切实做到“两不误、双促进”。
精品工程的落地,不仅要比拼速度,更要实现高标准建设。在项目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目前A区所有桩基全部施工完成,5台风机基础承台施工完成,另有14个基础正在同步施工。在总结中归纳异地复制,在复制中寻求持续创新,他们充分利用每一个宝贵的风速“窗口期”,让技术管理、施工标准再上新台阶,努力打造海外新能源施工行业新的标杆。
一份承诺
中电建核电越南分公司在寻求项目履约不断突破的同时,更担负着央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领航使命。为了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金瓯海上风电项目部在施工时最大限度地对防止周围海域造成污染。他们屡次创造最快项目发电记录,将绿色、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于项目的开发、建设、运维全过程。
队伍壮大了,信心随之倍增;品牌响亮了,市场自然广阔。自2018年承建越南第一个火电项目至今,越南分公司先后承建了沿海二期燃煤电厂项目、嘉莱风电项目部、金瓯海上风电项目部,项目团队已逐渐具备海上、山地、丘陵等复杂环境电厂项目施工成熟技术,在不断规范强大自身的同时,为推进电力建设行业各类型工程标准化建设留下了生动注脚。
咬定绿色不放松,是中电建核电公司越南分公司建设者们的初心使命。在该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该公司在新能源工程建设领域一手抓生态保护,一手抓转型升级,砥砺前行,奋力破茧,实现了缔造清洁能源的华丽转身,为企业全面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伴随着风机叶轮旋转,来自广阔大海的阵阵海风,被瞬间转化为强劲的绿色电能,输送到“一带一路”沿线的千家万户,汇入“双碳”时代发展的洪流。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