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学界业界共益能源 风光电储各领风骚

   2022-07-04 新华网19820
核心提示:碳达峰、碳中和呼唤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是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肩负“共益未来”使命,深耕能源领域的企业家们面对全面绿色转型的时代命题,在政策、技术、产业等诸多层面,应该做好哪些准备?6月25日,清华经管学院高管教育中

碳达峰、碳中和呼唤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是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肩负“共益未来”使命,深耕能源领域的企业家们面对全面绿色转型的时代命题,在政策、技术、产业等诸多层面,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6月25日,清华经管学院高管教育中心“EE产业周”第二场论坛“共益·能源篇”线上拉开帷幕,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能源互联网产业领军计划责任教授李纪珍,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鲁宗相,三峡集团副总经理、中国专利保护协会会长吕庭彦,协鑫综合能源服务公司董事长牛曙斌,明阳智慧能源集团副总裁叶凡,围绕能源产业转型,双碳目标技术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实践和思考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索“双碳”背景下能源产业的技术、市场新机遇。

李纪珍教授对能源互联网产业领军计划进行了介绍并主持了论坛互动环节,清华经管学院高管教育中心主任李静主持论坛。

01

现阶段电力系统发展驱动力

更多源于外部压力

鲁宗相以“碳中和背景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图与灵活性关键技术”为主题,围绕碳中和目标下的电力系统发展驱动力、国际电力系统蓝图概览、新型电力系统的双高特性解析、新型电力系统演化路径等内容进行分享,指出现阶段电力系统的发展驱动力更多的来源于外部压力而非内驱力,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是国际共识,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主体地位要从电力电量不同角度来差异化评价,灵活性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核心特征。让整个电力系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能够应对更多的风光不确定性,变成了电力系统的核心要求。

新型电力系统是中国“十四五”乃至未来一段时间落实“双碳”战略非常重要的载体,“十四五”期间水电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吕庭彦表示,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未来或将从补充能源变为主体能源。随着风电和光伏进入倍增阶段,我国需要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显著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实现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建设和高水平消纳利用。

整个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比预想要快、变化更加广泛、系统更加复杂。牛曙斌结合协鑫公司的实践分享并介绍了碳交易市场未来发展的机会。

关于中国电网的变革是外趋力并不是内趋力,叶凡表示,新政策和新技术不断变化,促使新能源系统变得非常复杂,众多变量的影响需要通过应用不断迭代进化,使系统更加灵活,使新能源比例变高,最终目标是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

02

能源互联网:能源革命+数字革命

能源互联网跳出原有电力系统的边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也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形态。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李纪珍教授以能源互联网为关键词开启论坛对话环节。

能源互联网是把互联网思维应用于能源电力行业的新框架,其技术内涵是物理层、信息层和价值层三位一体的构架,物理层强调多能互补互通互联,信息层核心是数字化技术,如何实现物理信息系统深度融合,价值层则强调市场机制问题,也就是说要造一个生态圈,能够有新的运营模式。在碳中和目标之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会成为能源互联网的新核心。鲁宗相教授用三句话对能源互联网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

“能源也是一个市场,就像一个城市有沃尔玛,也需要华润这样的社区型超市,更需要全家、711这样的便利店,这样能源系统才能实现真正的市场化。”牛曙斌说,整个新型能源系统是一个211结构,即两个能源中心,数十个区域能源中心,数百个分布式能源,千万辆电动汽车。各种形态的能源系统在跨界上要做到基础的融通。牛曙斌提出要做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双轮驱动,国企和民企要响应国家提出的深度融合机制,打破原有界限,发挥各自的优势。他说,国企具有品牌、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综合优势,民企则更具创新性和机制灵活性。

叶凡结合国际形势对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影响和明阳智能的国际化策略发表了观点。他说,中国制造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是越来越大,不光技术在进步,制造成本上优势也非常明显。过去电网更加关注的是电力的平衡,未来如果真正地由电力平衡走向电量平衡,通过源网荷一体化的项目去实现,削弱了尖峰,实现了削峰填谷,用电成本还是会下来,新能源在电网中的占比也会大幅地提升。

吕庭彦说,“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呼唤互联网思维。针对新能源点多面广的特点,建立跨专业、跨电厂、跨区域、分级的技术专家团队的柔性组织,通过远程平台,结合知识库和现场收集的数据对性能监测和运维进行分析,向维护团队提供指导。创新管理模式。”

03

迈出储能第一步

储能是革命性的力量,但现在前景很好,只是第一步要怎么迈出去。鲁宗相教授认为从国家形势和技术形势来看,具备一定的前期导入前提,并表示国家政策层面已经为储能介入市场做了前期准备。业内对储能电站的诉求或者需求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做大规模,二是如何解决安全问题。

三峡集团积极打造清洁能源全流程创新链条,稳健参与氢能、新型储能等产业投资。作为中国专利保护协会会长,吕庭彦从知识产权角度分享了国际能源转型趋势。从国际上看,氢能技术近期热度激增,距大规模产业化仍有一定距离。

储能最终还是要走一个综合收益的模式。牛曙斌建议,储能要关注具有经济性的场景和区域,关注大型的储能场景与售电市场现货交易。关于储能行业的海外市场商机,叶凡认为,国内这种大电网的储能,将来更多是像抽水蓄能、燃气、火电技术改造进行调峰,在国际上化学储能空间会更大一些。

随着锂电池价格持续攀升,中国和世界电动车和储能需求的提高,未来锂电池的供需矛盾如何解决?牛曙斌表示,现在已经全部进入了换电领域,电池在电动汽车生命周期中只有放电次数的50%以下,之后还有很多梯级利用和电力储能的应用,这也是他们全力研究的方向。他认为长期来看,从锂资源的储量、加工产量、需求量角度,未来整个锂电具有经济性价值,一些新型的固态储能等也会显现,技术路线百花齐放。

“我们更关注的不光是锂电池,未来储能的形式可能会多样化!”叶凡说,电力系统或将更多关注钠、硫等其他的储能形式。锂电对电动汽车行业影响大一些,对新能源行业有一些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是有限的。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