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日本震后“满月”第二天,坏消息依旧不断: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NISA)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危机的严重程度从此前的第五级提升至第七级,与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同级。
然而与震后首个交易日3月14日,中国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股价集体逆势大涨相比,这次资本市场反应平淡,多数光伏企业跟随大盘出现下挫。
日本强震后的核电站泄漏事件给全球刚刚复苏的核电行业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德国、法国、中国均宣布将更加审慎地对待本国的核电发展。反应最为激烈的德国更是一度传闻未来可能彻底弃核。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全球能源需求持续走高。如果核电未来发展放缓,则其留下的巨大空白将由其他能源填补。在全球减排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有不少观点认为,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在震后将迎来发展的契机。然而日本强震一个月后,早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光伏企业表态谨慎,认为日本核电事故短期直接影响有限,整体影响偏向长期。
国内一家主流多晶硅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向早报记者称,“日本核电事故对整个光伏行业的影响不是太大。核电虽然遭受了打击,但是并不是说大部分国家未来就会放弃核电。”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吴达成也表示,光伏发电在安全、环保方面有着不小的优势,但是只有解决了在用户侧甚至是高压侧实现平价上网之后,国内光伏市场才会迎来真正的爆发式发展。
吴达成预测,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可能在2015年与2020年左右的时间,分别实现用户侧和高压侧的平价上网。
这种理性的看法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同。全球光伏组件生产排名前十的阿特斯首席执行官瞿晓铧向早报记者表示,“做实业的人最关键的就是要丢掉幻想,认认真真做事,老是想着天上掉馅饼是不行的。我想就是按照常规的,或者相对保守一点的想法来做。长线来讲,我觉得在五年到十年中光伏发电会越来越普及,会一步步走向千家万户。”
日本光伏市场“自我循环”
由于日本地震以及其后核电事故的影响,阿特斯的日本拓展战略可能面临一定的变数。
“地震对日本光伏应用市场的现期影响是很大的,基本上所有的商务行为都停下来了,我们也不要求我们的日本员工继续商务行为,保护自己是第一的,交通也不方便,一天到晚余震,然后核辐射物质又要出来,也不应该让大家去做事,就是保护好自己,多想想未来。多想想二、三、四季度可能要做些什么吧。”瞿晓铧说。
据瞿晓铧介绍,阿特斯日本分公司在东京,有20多名员工,去年在日本的光伏组件总销售量大概占到阿特斯的2%至3%。
“地震前我预期日本市场会有比较大的增长,将占到我们总量的6%至7%,是一个高增长的市场。”瞿晓铧称,“地震后要重新评估一下。谈今年的话,太近期。但日本肯定会进入重建,在重建当中可以看出来,太阳能,包括可再生能源的成分会不会增加。”
事实上,在德国大力鼓励光伏发展之前,日本是全球第一大光伏安装应用市场。截至2006年底日本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760MW(兆瓦),其中户用光伏系统的安装量达到36万户,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254MW,位居当时世界各国之首,成为光伏产业的领头羊。
日本太阳能制造商夏普的太阳能电池产能从2000年到2006年也一直位居全球首位。但自2006年开始,政府取消补贴政策,日本光伏产业的发展势头被遏制,全球第一的位置也逐渐被德国取代。
此后,为了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二氧化碳减排,2010年日本经产省拟对其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实行全部收购制度。全部收购制度不仅拟逐步扩大收购对象,由太阳能发电扩大到其他可再生能源所发电力,而且也将惠及企业。针对太阳能发电的全部收购制度拟从2011年开始实施。受此影响,去年日本光伏应用市场再次井喷。
不过,就如瞿晓铧所说的占比“2%至3%”,日本地震造成的光伏安装受阻,对大部分中国厂商来说影响不大,因为日本市场基本被日本光伏企业控制。
“近年来,很多日本的厂商把本土市场变成了关键市场,同时对于绝大多数日本外的厂商来说,又很少进入日本市场。”瞿晓铧说,“进入日本市场只有我们,还有另外一两家非日本厂商。因此,日本市场某种程度上有一点自我循环的味道,好像自己把握,就可以把握平衡。”
而在上游的制造业,大部分日本光伏企业所受影响有限。日本主要光伏生产商包括夏普、三洋、京瓷等,他们的大部分生产基地都在日本西部。目前只有部分工厂因为电力、供水以及余震问题无法正常生产。
上述多晶硅企业相关负责人称,“其实日本制造在全球光伏领域也不是特别大。而且这次地震也是区域性,不是影响整个日本的。”
不过,此次日本地震却对中国台湾光伏企业友达光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友达光电是全球第三大的薄膜液晶面板(TFT-LCD)制造企业,2010年营业额为163亿美元,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0.9%。
近年来友达光电大举进军光伏领域,其中包括自2009年开始,收购日本多晶硅厂M.Setek的逾50%股权。M.Setek的工厂位于仙台与相马,正好处于此次重灾区。由于断水断电,M.Setek何时能够复工至今仍然未知。
M.Setek工厂生产的多晶硅虽然不具备成本优势,但品质达到了电子级别。友达光电太阳能事业群总经理陈建斌2月份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日本工厂扮演着技术创新的角色。友达光电生产的SunFortePM318B00光伏组件据称转换效率高达19.5%,为全球最高。
欧洲市场“利好有限”
相比直接影响,更值得关注的是,间接的“替代效应”。
在日本核电危机发生两天后的3月1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对德国核电工厂安全和更广泛能源战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评估。其间,该国于1980年之前建造的7个核反应堆将被关闭。
在法国,几十年来对核能的严重依赖首次遭到质疑。法国第一大党社会党也放弃了几十年来支持核能的立场。
作为世界第一大光伏应用市场,欧洲对核电的反应固然迅速,但是这种反应要传导至电力市场,进而带来对光伏企业的利好,恐怕是非常漫长的一个过程。
“我预期欧洲核电的份额不会产生骤变,因为想用其他能源替代核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欧洲委员会能源总司国际关系与拓展部部长Paula Abreu Marques上周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表示。
另一个问题是,核电替代能源的选择项并不仅限于光伏。事实上,默克尔4月15日将与德国的16个州州长讨论未来能源结构的问题。德国的计划包括扩展海上风电场和建造更多的天然气发电厂来填补核电未来可能出现的空白,目前的资料显示这一计划并未提及光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意大利宣布了暂缓核电建设一年。但是就在4月1日,意大利政府出台了新的光伏补贴政策,从当日起至2012年底,将光伏补贴削减15%~20%;2013年-2015年将光伏补贴再削减30%~35%。这一幅度相当巨大。据悉,意大利政府削减光伏补贴的理由是遏制该国光伏市场过热。
上述多晶硅企业相关负责人向早报记者称,“你看德国和意大利,他们的光伏削减政策执行连贯性还是比较强的,没有因为这些国家核电政策的变化就出现剧变。风电以及光伏如果大规模运用,都存在一个如何储能以减少对电网影响的问题。”
瞿晓铧坦言,“欧洲光伏市场将会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因为经过几年的发展,简单的快速增长期应该快要结束。”
瞿晓铧认为,当太阳能发电量占整个电网量1%都不到的时候,增长速度再快,也不会对电网产生大的影响。“但当其变成了整个能源体系中非常重要贡献者的时候,就必须要跟整个电网以及其他一些电力方式互动了,这时候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之前这种野草狂长般的时期应该是结束了。”
中国十二五光伏目标翻番
与欧洲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光伏发电向来谨慎的中国可能将“十二五”期间的光伏装机容量提高一倍,至10GW(1GW=1000MW=1000000KW,KW=千瓦)。
在此前,中国一直将清洁能源转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其中核电起着战略支柱的作用。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到2015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在日本福岛核电危机发生至今,中国表示4000万千瓦的核电发展目标没变。
不过对于2015年之后的中长期规划,中国显示了其审慎态度,国务院已经暂停了新增核电机组的审批工作,英国《金融时报》4月13日的报道称,上述审批工作至少得在明年年初才能解禁。
据可查资料,中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将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由8.3%提高至11.4%。若核电发展出现缺口,则将由水电、天然气发电、风电和光伏来弥补。路透社评论认为,“此番大幅上调光伏发电目标,显示出中国加速发展这种电源形式的决心。”
华泰联合证券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王海生告诉早报记者,“核电非常高效,其发电小时是光伏的6-7倍,因此如果一个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停用,以光伏为例,如要替代,需要七百万千瓦的新增容量。核电放缓,肯定会带来新能源支持力度的加强。”
中电联的官员此前曾表示,未来中国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目标也将下调,缩减的装机容量可能高达10GW。因此,即使下调的装机容量将由多种其他新能源替代,光伏也可分得不少空间。
不过王海生表示,“现在光伏政策的效应还未显现,我估计大概在半年之内。新的政策将会以补贴运营商为主,通过提高运营商的盈利能力,使其加大投资,进而拉动组件、电池片、硅料的整个采购量,应该是一个从下游向上游传导的过程。不过从受益程度上来看,多晶硅生产企业肯定是获利最大的。因为整个产业链中下游的电池片、组件的产能扩产力度极大,我们估计现在的产能利用率有可能不足50%。一个行业如果产能利用率不够高的话,即使未来需求出现大幅增长,带来的利益也是有限的,因为今年的产能过剩是远远高于去年的。相反硅料目前的供需还是比较偏紧的。”
处于整个光伏产业链最下端的运营商将是受政策直接影响的。天华阳光中国总裁黄晓红向早报记者表示,“我对中国的光伏应用市场长期是非常看好的。现在日本的核危机对整个可再生能源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应该是比较深远的,不会出现立刻刺激光伏市场大幅增长的现象。而就国内来说,光伏应用市场需要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不会因为这个突发事件就超速成长。未来的规划确实会出现一定的调整,但中国的光伏市场开始出现大规模地启动更应该是在两年之后,大致就是2013年的时候。”
目前中国的光伏应用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特许电站招标、金太阳示范工程以及地方项目。黄晓红称,就短期而言,公司将着重准备金太阳示范工程。
“因为金太阳的补贴机制明确,其盈利前景更好,模式清晰。如果企业以赢利为目标的话,暂时还是会以金太阳工程为主。”黄晓红称,“至于特许光伏电站招标,就目前搜集到的信息来看,盈利情况是比较一般的。至于地方项目,各个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不一样,政策不一样,给出的优惠条件也不同。”
不过有知情人士称,目前光伏装机容量上调至10GW只是工信部的态度,国务院能否批准还不得而知,“上面的态度是还想再评估一下。”
王海生则预测,“今年中国的安装量应该能够达到2个GW。而且未来中国的市场最终应该是能够超过欧洲市场的,未来的年安装量将会达到5GW左右。”
“平价上网”是启动关键
虽然中国可能将“十二五”期间的光伏安装量上调一倍,但业内更关心的是何时能够出台光伏上网电价。
吴达成表示,“从《可再生能源法》来看,国家肯定是比较支持出台光伏上网电价的。风电通过5次招投标,出台了区域标杆电价,调动起了各方积极性,发展极为迅猛。光伏上网电价目前还是处于一事一议的状态,基本是行政许可。这也是控制节奏和方法,只有获批了,才能够与电网公司签订上网协议,实现‘保障性收购’。在确定了装机容量的目标之后,政府在作出行政许可的时候就得考虑怎么实现这个目标。”
王海生说,对中国光伏运用市场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没有出台一个具体的上网电价。“现在光伏电站招标,虽然低价者得未必合理。但是这也是摸清成本的手段。之后可以参照这些价格定出一个有一定利润的上网电价,以推动中国光伏市场的发展。”
不过上网电价定高定低,是非常有讲究的。吴达成认为,宗旨应该是:现在的补贴是为了将来的不补贴。
在2009年的第一轮特许招投标项目中,中标电价为1.06元/度。而到了2010年,13个项目的中标电价降到了0.7288至0.9907元/度,下降速度极快。不过有消息称,政府部门希望光伏发电成本降至0.8元/度甚至更低时,才出台上网标杆电价。
王海生称,“按照目前光伏产品成本下降的速度,在三到五年之内,即‘十二五’结束之前,便可以实现用户端的平价上网。这个用户端的平价上网是指与目前工商业户用电价格持平。至于民用的,还需要过更长的时间。”
对于国内光伏何时能够实现平价上网,吴达成称,“根据我们目前的研究,在2015年的时候,光伏将能够实现用户端的平价上网,那么届时国家只需要再做一点小的政策支持,比如扫除分布式能源上网的障碍,就自然会有一个快速的甚至是爆发性的发展,这样的话也不用政府的补贴,就能够有装机容量的大幅上升了。另外,在2020年前后,有可能实现发电侧,就是高压侧的平价上网。这个时候,光伏作为大规模应用的替代能源,就将成熟。”
上述多晶硅企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现在的重点其实应该从光伏产业自身来找问题——怎么把成本降下来,质量提上去,使我们的发电成本尽快与煤电靠拢。”
不过当光伏实现用户端平价上网,继而国家出台标杆电价后,是否会出现类似风电这样的并网难以及电网扰动问题?吴达成认为需要加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而且加强储能的建设,以减小间歇性能源对电网的扰动。
瞿晓铧指出,电网怎么操作将会是一个“大课题”。
瞿晓铧说,之前电网是以交流为主,是全国性的大电网、大规模的电力方式。这种模式不是赢在供电的效率上,而是赢在经济规模上。其供电效率并不高,以现在为例,电力成本当中只有一半左右是所谓的发电成本,还有一半是电网、供电消耗的成本。但是它有所谓的经济规模在那里。
“而直流模式,则是哪里发电哪里用电,当地化经营。在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之后,我觉得过几年随着直流智能局域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成本的下降,我们会看到下一轮的电流之战,在这一轮当中说不定直流会赢呢?”瞿晓铧说。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