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韬氢能在“十四五”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报告发表原创文章:勇当潜心技术升级“孺子牛”,创新商业模式发展“拓荒牛”,为国内氢能产业发展献言献策。
杂志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经贸导刊
文章部分内容摘录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应用产业化是氢能应用的突破口。为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保障氢燃料电池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凝聚产业链企业的积极性与同心创造力,提升氢能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和降本增效,云韬氢能立足全产业链,协同产业上下游供应链优质企业,牵头成立氢燃料电池创新联合体,打造完整可控的氢能产业生态。联合体各企业单位同步技术耦合升级,同步降本增效,共同提升产业链核心技术竞争力。基于对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的支持与信任,共同承担开发风险、人员设备投入等费用及共享产品国产化替代市场应用带来的经济效益。
云韬氢能在商业模式的生态闭环方面开展了专门布局,与新能源特种专用车用户单位、新能源物流车运营单位等各种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共同策划场景示范,并引入融资租赁和梯次利用,打通从燃料电池零部件、产品、系统集成、整车运营、融资租赁、梯次利用的循环自驱。为提高终端用户购买及置换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积极性,云韬氢能首创能源管理服务模式,多途径多渠道保障氢源及加氢站配套设施建设,保障终端用户氢能车辆生命周期使用成本与传统车辆使用成本持平甚至更具性价比。
01 完善法规及标准体系,多渠道降低用氢成本
制氢方面,因地制宜推动大规模制氢技术,科学布局制氢加氢一体化站等满足本地需求,在氢气紧缺的城市鼓励探索隔墙售电电解水制氢、电解水制氢优惠电价,创新制氢项目审批建设流程,加快制氢项目建设落地。氢气储运方面,建议推动30兆帕及以上储运技术在氢能产业园示范应用,加快建立相关标准,提高氢气储运效率;建议针对目前氢气价格与示范目标差距,配套出台氢气专项补贴政策。
02 加快核心关键零部件国产化验证与规模化应用
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零部件工程化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对降低燃料电池汽车汽车生产成本,保障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针对质子交换膜、碳纸、催化剂等技术“卡脖子”问题,建议我国持续加大技术和人才引进力度以及氢能研发机构培育力度,推动实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协同发展;同时,市场与质量是双螺旋式关系,为破除国产化关键零部件暂无市场的僵局,建议政府在土地、资金、场景或税收等方面支持国产化研究成果进入企业“先行先试”,本地龙头企业牵动与各关键零部件企业组建联合体形成“1+N”的合作模式,在不同运营场景验证产品性耐久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培养一批批高精尖国产化首台(套)产品。
03 积极探索扩大车辆示范区域,提前开展氢能城际输运。
一是城市群内城市间开展跨城市输送,提前接受市场考验,针对纯电动用氢焦虑问题,氢燃料电池汽车提前在有条件的示范城市间,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示范应用,全方位开展示范运营打下基础
二是城市群间可充分发挥辐射能力,联合周边城市,探索围绕城际客运、物流的跨省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逐步实现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全覆盖局面。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