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光伏产业如何摆脱“薄利多销”标签

   2023-04-23 新华财经16800
核心提示:光伏产业是我国先进制造业的标志之一,但也存在着大而不强,在国际竞争中缺乏话语权、定价权等问题,光伏产业要摆脱过度依赖外部市场,需要内需基本盘才能摆脱“薄利多销”“行业内卷”的标签。一、光伏产业成为外贸新亮点光伏产业是我国先进制造业的标志之一

光伏产业是我国先进制造业的标志之一,但也存在着大而不强,在国际竞争中缺乏话语权、定价权等问题,光伏产业要摆脱过度依赖外部市场,需要内需基本盘才能摆脱“薄利多销”“行业内卷”的标签。

一、光伏产业成为外贸新亮点

光伏产业是我国先进制造业的标志之一,短短十几年间从无到有,发展成全球的巨无霸,成为我国外贸的新亮点。据商务部数据,2022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超过512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80%。其中,光伏组件出口约153.6GW,硅片出口约36.3GW,电池片出口约23.8GW,分别同比增长55.8%、60.8%、130.7%。另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2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各大洲市场均实现增长,其中出口欧洲市场增幅最大,同比增长114.9%。

从全球市场占有率来看,我国光伏各个产品市场占有率都很高。其中,光伏组件占全球的75%以上,电池片占80%左右的市场份额,硅片的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95%以上。

在光伏技术方面,我国覆盖了光伏产业链的所有环节,从上游的硅料到下游的组件,再到光伏玻璃和EVA膜等辅材。TOPCon、钙钛矿等新型电池技术都是我国最先布局,我国掌握了当前世界主流的光伏电池技术,包括晶硅取代非晶硅、单晶取代多晶、PERC技术取代BSF技术、金刚线切割取代砂浆线切割,N型电池取代P型电池等。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带来成本的下降和效率的提升。硅片、电池的制造成本快速下降,电池效率也在逐步提升。工信部信息显示,2022年,国内主流企业P型PERC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3.2%;N型TOPCon电池初具量产规模,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5%;HJT电池量产速度加快,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26.81%。技术进步大幅降低了光伏发电成本,吸引了更多企业进入光伏领域,行业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竞争,技术迭代步伐也越来越快,整体光伏行业发展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循环。

二、光伏企业出海仍困难重重

尽管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但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定价权尚显不足。2022年,由于俄乌冲突爆发,欧洲能源价格暴涨,尤其是天然气价格一度上涨8倍多,电价也随之上涨10倍左右。同年,美国也发生了通货膨胀,CPI一度达到9%以上。在此背景下,欧盟、美国都制定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计划,花重金用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其中,美国为本土太阳能板生产企业提供税收减免,为美国家庭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提供税收抵扣,推动美国各州电力公司朝着清洁能源转型等。而欧盟方面,仅在2022年第一季度就进口了16.7GW的中国光伏组件,同比增长了160%,占到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总量的7%左右。

从理论上讲,海外电价暴涨,市场需求旺盛,中国光伏企业应该大幅盈利,实际情况却是光伏企业利润并没有增加,反而由于产量上升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更加收窄。例如,美国控制的高纯度石英砂借机对我国断供,捂盘惜售大幅抬高价格,美国方面借口是“增产愿望不强”。高纯石英砂出现了10%左右的供需缺口,价格也随之飙升。同时,国内组件厂商也互相压价争夺订单,对下游销售并没有赚到超额利润。2022年主流的PERC光伏组件价格下降到每瓦0.285美元,折合人民币不到2元钱,与国内价格基本相当。

除了打压中国光伏企业利润,欧美长期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各种制裁。早在2011年,中国光伏产业刚起步,欧美各国就开始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制裁,加征巨额反倾销关税,导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两年内下降了七成。2018年,美国出台了201和301条款,对包括中国太阳能光伏板在内的3000多亿美元产品,加征了25-30%不等的关税,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再次下降了90%。2022年,美国以各种理由禁止中国多晶硅和任何用到了多晶硅材料的产品出口到美国。为规避制裁,中国光伏厂商们被迫将一部分光伏组件产能搬迁到了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

今年3月份,欧盟委员会起草了一系列新能源法案,关于光伏方面有三条主要内容。第一,加强光伏和风电的生产制造本土化,推动本土制造能力未来占到欧盟所有需求量的40%以上。第二,任何单一国家新能源产品占比不能超过60%。第三,如果光伏企业招标价格低于市场价的10%,那么不能超过60%的限制自动取消。欧盟法案虽然没有直接制裁中国,但目前全球能给欧盟光伏产业链供应量达到60%以上,而且能够接受低于市场价的10%的定价水平,也只有中国的光伏企业。中国光伏企业海外生存发展举步维艰,发展成现在的规模十分不容易。

三、光伏产业发展离不开内需基本盘

可以预见,未来欧美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对中国光伏产业制裁力度会越来越加大。中国光伏企业产品不但技术先进且物美价廉,是欧美各国无法替代的产品。如果中国光伏企业从欧盟和美国的市场撤出,他们的企业不仅短时间内无法填补市场空白,还会导致下游产业链的崩溃。例如,2019年时,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实施了制裁,导致美国本土下游产业如太阳能安装、光伏发电等领域的八成企业面临订单难以交付,带来失业人口数以万计,美国不得不放宽了对中国的限制。

中国光伏产业几乎垄断了全球光伏组件的主要供应,本应具备优势地位,可事实是中国光伏组件连最基本的涨价都做不到,在国际上缺乏话语权。客观原因是中国的光伏产业难以往欧美高利润的下游产业延伸。根据经济学微笑曲线理论,一个产品设计研发和市场营销环节利润最高,而生产制造、特别是零配件组装环节利润最少。中国厂家负责生产制造,而欧美通过溢价从消费者那里赚取丰厚利润,拿走产业链中绝大部分收益。而光伏行业下游产业的电站建设和运维是各国重要国计民生工程,本土化特征明显,别的国家厂商很难进入。

另一原因是国内企业之间相互压价抢订单,也会让国外厂商渔翁得利。国内企业“不团结”是由于企业长期处于生产制造环节而形成的思维惯性,“降本增效”“靠价格去抢占市场”不但很难涨价,而且导致整体行业利润减少。为避免国内企业严重内卷,亟需建立统一大市场,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力。而国内企业相互内耗的深层原因是长期外向型经济,导致企业对国外市场的高度依赖。2022年,光伏行业组件产能中54%供应国外市场。这种对海外市场的依赖意味着很多光伏企业只能依靠外部订单生存,没有订单就活不下去,不得不打价格战。

改变企业过度依赖海外市场的困境,只有提升本土光伏生产需求。我国正在实施“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到2030年中国的光伏和风电装机总量都要成倍增加。根据规划,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在2025年达到20%,2030年达到25%,2060年达到80%以上。光伏行业整体发展向好,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目前,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明确了“十四五”期间风光装机规划,其中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超392.16GW,叠加2023年硅料产能释放全产业链价格下行带动的终端需求释放,预计2023年新增装机将增长48%以上,新增装机规模达到130GW以上,2024年到2025年国内新增装机量将达到170/220GW。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近10年间光伏发电总成本下降了80%,为多种可再生能源中降幅最高的。光伏发电成本接近全球最廉价的燃煤发电成本,在成本端已极具竞争力。随着各种新技术不断出现和量产,发电效率必将进一步提高,成本也会继续下降。现在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绿电交易市场化水平不足、电价非市场化,以及电网消纳能力不足、弃光现象比较严重等,但只要这个行业行业有利可图,一定会吸引来大量的资本投资,配合政策的调整和引导,这些问题都会逐渐解决。光伏产业乃至中国制造业领域需要依赖内需基本盘,才能摆脱“薄利多销”“行业内卷”的标签,在海外市场拥有更高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这也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标签: 电网 消纳 市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