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蜂巢能源:将动力电池领域的厚积优势应用到储能产业

   2023-05-05 中国能源报卢奇秀7590
核心提示:在推进能源转型成全球共识的当下,电池企业在优化动力电池业务的同时,纷纷开辟储能赛道并将其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尤以策略灵敏、市场感知力更强的头部企业更为迅速,蜂巢能源即是其中之一。4月7日,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在参加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

在推进能源转型成全球共识的当下,电池企业在优化动力电池业务的同时,纷纷开辟储能赛道并将其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尤以策略灵敏、市场感知力更强的头部企业更为迅速,蜂巢能源即是其中之一。

4月7日,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在参加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间隙,接受了《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就“动力+储能”双轮驱动战略的动机、储能市场发展策略等话题,分享了蜂巢能源的思考。

■■动力和储能业务互为蓄水池

2018年,蜂巢能源从长城汽车剥离独立,专注于动力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凭借无钴电池、龙鳞甲电池、叠片工艺等产品和技术,快速跻身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成为名副其实的“黑马”。2022年7月,蜂巢能源成立蜂巢智储,开启“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轮驱动战略。

“储能是高速增长的赛道,我们不会也不能缺席。”杨红新坦言,当前动力电池增速已降至30%左右,竞争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而海外储能市场还有巨大空间,未来两三年,行业将有70%—80%的增速。“我们对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进行了平台化产线开发,互为蓄水池,实施动态调整。当某个市场不稳定时,就用另一个市场进行平衡,确保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保持在高水平。”

电池储能产业基础由动力电池产业化所奠定,深耕动力电池业务的企业开辟储能业务独具优势。杨红新表示,蜂巢能源在动力电池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掌握更高的系统能量密度、更好的温度控制、更好的安全性设计、更好的能量管理,这些在汽车领域已经应用成熟。但储能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产品成熟度、能量管理智能化水平、安全性以及产业集中度都有待提升。“用动力电池思维去做储能,进行平台化移植,可以更好地提高储能系统效率,提升散热性能,降低综合成本,让储能技术进一步升级。”

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目前蜂巢智储已累计收获数个百兆瓦时储能项目订单,为多个省市及企业提供了储能解决方案,在广东、江苏、河北、甘肃、浙江、新疆等地完成大规模储能项目交付并网。同时,通过家用储能和便携式储能产品扩展海外市场。

■■“叠片+短刀”是核心优势

在展览会现场,蜂巢智储首次公开展出下一代储能电芯——叠片短刀L500型325Ah储能专用大电芯。

“从电芯层面看,传统的VDA(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标准)储能电芯同质化严重,而且电芯厚、散热性差,形成系统后热量难以管理,还存在零部件多、体积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蜂巢智储技术人员介绍,L500储能专用电芯生产中应用飞叠技术,实现极片与隔膜完全复合,保证了正负极反应界面的一致性,显著提升了电芯安全性,此前经过严苛的针刺实验,不起火、不冒烟,可实现电芯本征安全;从系统层面看,与传统VDA储能系统相比,L500储能专用电芯基于短刀电芯结构,采用LCTP技术,Pack零部件减少15%,Rack动力连接件减少50%,成本降低3.1%。据了解,该款电芯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在蜂巢能源成都基地规模化量产。

“‘叠片+短刀’是蜂巢智储电芯的核心优势。”蜂巢智储总经理黄征表示,相比当前72毫米主流280Ah储能电芯,325Ah储能专用电芯厚度仅有其1/3。在工商业侧,储能电芯要进入工厂、展厅,乃至成为居民家庭能源中枢,长薄化大容量电芯将成为市场发展趋势。

黄征进一步指出,储能是季节性需求行业,企业多在上半年拿单,下半年集中交付,如果纯粹做一家储能企业,可能面临产能和产线利用率不饱和问题。“因此,蜂巢325Ah电芯产品不光用于储能领域,未来也将在商务车和其他领域推广应用。”

■■在差异化竞争中获得优势

黄征表示,蜂巢智储将以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家用储能三大业务领域为切入点,为国内外市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在他看来,今年是工商业侧储能发展元年,当前市场产品多集中在兆瓦级和小型储能上,20度电到1兆瓦区间的储能电池产品还处于空白状态,这将是未来的增量市场。海外方面,除了欧美等高电价的传统市场外,东南亚、中东、印度等电力设施有待完善的地区,也将是蜂巢智储发力的方向。

相比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对降本的需求更为迫切。杨红新认为,企业都在寻求供应链优化,但差异化的关键是通过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首先,要以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叠片短刀电芯数量更少,能实现芯到簇、簇到系统层级的零部件精简,从电芯层面降本;其次,要降低电池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行业储能电池循环寿命从8000次、10000次到120000次不断走高。但同样是实现12000次循环寿命,其技术路线并不一样,有的采用负极补锂技术,有的采用铝箔补锂技术,蜂巢智储采用预锂、柔性包覆等技术,在不对生产线进行大改造的基础上实现高循环寿命;第三,是降低单位制造降本,蜂巢能源第一代叠片技术效率是0.6秒/片,第二代0.45秒/片,第三代飞叠技术效率已达0.125秒/片。相较于第二代,“飞叠”每吉瓦时投资成本减少50%,叠片机占地面积减少45%。“蜂巢能源还在开发第四代更快、更高效率的飞叠高速叠片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