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织密织牢充电网 让新能源车“自由”驰骋

   2023-06-27 中国经济网7330
核心提示:充电焦虑

车好用,电难充。自打新能源汽车在国内上路起,“充电焦虑”“里程焦虑”就时常伴随着众多车主。每到冬天电池性能下降,或者每逢节假日高速公路堵车,新能源车主“焦虑”尤甚。不过,这样的状况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得到根本性改变。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今年以来,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特别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指导意见》的发布,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广大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好消息。在有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消费者的出行会更加便利、“后顾之忧”会逐渐被打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空间也将更加广阔。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而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521万台,车桩比为2.51:1。截至今年5月底,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已达到635.6万台。应当看到,除了数量上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外,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也存在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不够均衡、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例如,公共充电桩数量缺口较大,使用价格较高。又如,充电桩“闲忙不均”,一些区域高峰时段“一桩难求”,而另一些区域的充电桩却门可罗雀,甚至沦为“僵尸桩”。

  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就要针对现实中的难点堵点,按照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创新融合、安全便捷的基本原则统筹规划、精准施策,在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上激发制度活力、创造制度动力、形成制度合力,而这也正是《指导意见》发布的意义所在。

  从“在既有居住区加快推进固定车位充电基础设施应装尽装”,到“积极推动在县级城市城区建设公共直流快充站”;从“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应同步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到“推动车联网、车网互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光储充换一体站等试点示范”……《指导意见》就优化完善网络布局、加快重点区域建设、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大支持保障力度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明确任务,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各地各有关部门应严格压实主体责任,加快推动有关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下好全国“一盘棋”。

  值得注意的是,《指导意见》不仅明确了我国充电设施建设布局重点,还提出促进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运营。充电设施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的系统工程,投资额度较大,且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因此,强化资金保障也是重中之重,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要形成合力,共同织密织牢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充电网络。

  充电桩建到哪里,新能源汽车才能开到哪里。“自由”驰骋在神州大地上的新能源汽车,也会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