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户牧民的牦牛背上,都有一座小型的太阳能电站。”
随着国家统筹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体系,近年来西藏紧抓发展机遇,大力开发光伏等新能源,构建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力争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民生红利。
一、西藏光伏发电市场发展现状
西藏发展光伏发电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太阳辐射总量仅次于撒哈拉沙漠,居世界第二位。从自然资源上来看,西藏算的上是中国未来的一个能源宝库,也是光伏企业发展的绝佳阵地。
西处青藏高原的西南部,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高的地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云量小,水汽含量少,尘埃少,空气稀薄清洁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强;同时,青藏高原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大,终年日照充足,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40-18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总时数在2500-3200小时。全年太阳直接辐射占总辐射的比例为56%~78%,夏季可达71%~88%。
图:西藏自治区年均总辐射
图:西藏自治区年均直接辐射
图:西藏自治区年均日照时数
西藏地区地广人稀,生产要素分散,自然条件恶劣,导致人民的生产、生活成本相对较高。2009年,国家启动“金太阳”工程,西藏同步进行向农牧民发放光伏户用系统,解决了由于城镇分布远、人口居住不集中等情况导致的能源严重短缺问题,落实了牧民游牧生活中照明、手机充电、打酥油茶、听广播等简单的用电问题。2010年,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西藏光伏发电产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西藏偏远地区农牧民近年来用上了稳定电,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得到快速释放。
西藏自治区发改委数据显示,近年来西藏发电能力大幅增长,“十三五”时期末,全区电力总装机容量达401.85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板块增长迅速,同期包括水电、风电、地热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358万千瓦,清洁能源在发电装机容量中的占比达89.09%。据了解,目前西藏已建、在建电力装机1757万千瓦,2022年并网电站发电量同比增长30.4%。
目前,光伏发电已然成为西藏清洁能源发展的大趋势。为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2023年国家对于西藏地区的光伏产业发展做出了诸多重要政策规划:
西藏地区光伏产业发展相关政策 世纪新能源网整理 | |||
文件 | 内容 |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关于促进西藏自治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意见》指出,电网企业要实行保障性并网,做到配套电力送出工程与光伏电站项目同步建设、同步投运,确保项目在满足相应并网条件后“能并尽并、能发尽发”,不得附加额外不合理条件。保障性并网项目配置储能规模不低于项目装机容量的20%,储能时长不低于4小时 |
2023年1月12日 |
西藏自治区发改委 |
2023 年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 | 通知表示,2023年新增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规模573. 5万千瓦。保障性并网项目建设规模373万千瓦。包含风电60万千瓦、光伏278万千瓦、 光热35万千瓦,纯光伏配置最低储能规模144. 4万千瓦时。其中,保供光伏项目135万千瓦( 配套储能不低于108万千瓦时)。由各地 ( 市 ) 能源主管部门按照年度建设规模组织开展竞争性配置 。 |
2023年5月18日 |
西藏自治区发改委 |
《西藏自治区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 文件提出,引导企业、园区加快分布式光伏、地热能、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增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能力,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促进就近大规模高比例消纳可再生能源,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鼓励企业、园区就近利用清洁能源,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光伏+储能”等自备电厂、自备电源建设,以及新建工业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开展建材行业碳达峰行动,利用工业厂房大力开发分布式光伏,稳步推进煤炭减量替代,有序开展煤改电,稳妥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加快绿色低碳能源替代。 |
2023年6月8日 |
西藏自治区经信厅、区发改委、区生态环境厅 |
二、西藏光伏发电市场发展趋势
“十四五”期间,西藏积极努力争取国家对西藏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补贴支持政策的同时,高度重视建设清洁能源接续基地和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力争2025年西藏已建和在建电力装机总量突破2500万千瓦,同步配套规划建设电力外送通道。
据悉,全球规模最大光伏电站开工已于2023年5月27日在西藏昌都开工建设。芒康昂多18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位于芒康县昂多乡、洛尼乡境内,距县城直线距离约45千米,海拔4200米至4800米,是目前全球在建规模最大、海拔最高、生态环保措施最完善的清洁能源发电项目,是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开发的首个工程,计划于2024年11月30日实现全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54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省标煤约16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4万吨, 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加快建设国家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促进涉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西藏还加快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探索促进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目前全区光伏发电站共14座,分别分布在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四个地区。其中拉萨已经建设完成光伏发电站3座,分别位于当雄县和林周县;日喀则已经建设完成光伏发电站3座;山南已经建设完成光伏发电站7座;阿里已经建设完成光伏发电站1座。
三、西藏光伏发电市场存在问题
尽管西藏的光伏发电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西藏地区由于电网基础薄弱,本地电力需求有限,电力市场消纳空间较小,光伏发电的前路相对“坎坷”。
1、 电站建设成本较高,投资大
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因此对于光伏项目施工、设备选型要求较高,在项目开发建设时成本较内陆地区最多可高出30%。例如,110千伏的输电线路每公里的建设成本约为75万至80万元,但在西藏地区这一成本大多上涨为115万至120万元。此外,较低的大气压也对光伏电站的设备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适用于内陆地区的设备在高原上必须降容才能保证安全运行,进一步增加了电站投资成本。
2、 电站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用有限
众所周知,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长达20年至25年,日常运维人员有限大多在5人一下。因此,光伏电站除建设初期需要在项目地大量雇佣劳动力外,对当地就业环境改善作用不大。此外,由于西藏地区地广人稀,当地政府对了吸引企业到当地投资建设,通常会辅以优惠及补贴政策,“以地换电”的情况也是有的。然而,光伏项目选址并不完全都是“沙戈荒”地区,电站占地面积大租用时间长,如此一来这笔“经济账”似乎并不划算,使得当地政府在光伏电站建设方面热情不高。
3、电力外送机制不健全,集中开发导致弃光率高
随着区域内集中开发建设光伏电站的情况不断发生,项目规划布局不能及时完善,电网建设不能及时跟进,消纳问题无从解决,因此弃光限电问题始终是西藏地区光伏建设的“心病”。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藏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弃光限电问题虽然得到缓解但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7月3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2023年5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数据显示西藏2023年弃光限电严重,其中,5月份的光伏利用率仅为75.5%,1~5月份为75.1%,均远低于全国光伏利用率。大规模“弃光”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论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还是光热发电,西藏地区位置偏远,电网覆盖少,当地电力需求较弱,导致发出的电难以送出。
有行业人士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最为合适的藏电送出方式仍是特高压输电线路。据了解,2023年西藏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计划通过特高压等电力通道远距离输送至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5个区域,涉及北京、上海、浙江、山东、河南等12个省市。截至2022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已累计完成西藏清洁电力外送超过114亿千瓦时,并于今年6月启动2023年度藏电外送工作,2023年度计划外送电量18.2亿千瓦时。
西藏地处“世界屋脊”,是欧亚大陆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之一,光伏作为绿色清洁能源在西藏地区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不仅能减轻西藏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能保护欧亚大陆的生态和气候。随着光伏技术的进步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未来西藏光伏发电产业前景广阔。预计到2030年,西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1000万千瓦以上,成为西藏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发电产业有望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