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小心储能“骗术” 产业协同冷静甄别真假

   2023-08-01 绿电来22530
核心提示:不被“骗术”击中的根本方法,在于识破“骗术”的目的与全局

储能玩家激增,赛道拥挤,存量市场抢份额,各家招数不断。

  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储能行业,上演着怎样的故事?推动故事进展的因素又有哪些?故事背后又暗藏哪些玄机?

  这是绿电来原创栏目「储能观察社」想做的事情,于宏观里看微观,在现象里找本质,试图做混沌市场的一名清醒观察者,为行业爱好者讲一讲储能的另一面。

  “那些过于让利的储能方案往往都隐藏着巨大成本”

01.计划装储能的工商业主:小心“骗术”

  古代有一种常见的骗术,“神医卖良药”,神医与良药,都无中生有。

  现代也有一种常见的骗术,“厂家直销,亏本甩卖”,过分让利,假货横行。

  这些骗术,要么过分夸大,要么过分让利,却都因为切中人性的弱点,屡试不爽,而令人诧异的是,这些骗术竟然正在储能行业上演。

  近期,不少储能业内人士反馈生意越来越难做,究其原因是业内太多人用低价或夸张的手段,参与同一项目的竞争,而喊出的价格,给出的方案,逐步下探静态投资的最低成本,完全忽视动态市场的多边条件影响,项目回本周期大大延长甚至根本无法回本。

  这些靠低价赢得的项目,后来怎么样了?

  据业内人士分享,今年,储能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出,为了抢项目,让利的竞争者大有人在,而打价格战,损人不利己,往往也损害客户的利益。客户一旦被低价吸引签约,项目的落地就面临漫长的等待,要么工期规划变成纸上谈兵,要么项目质量完全不达电网标准,最终,客户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始终等不来自己的储能电站。

  更有一部分企业,冒充央国企的头衔拿项目,宣称自己的产品、资质、供应链多么可靠,然后依赖低价手段抢夺项目,客户也将面临同样的窘境。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国资委和各家央国企公布的假冒央企、国企,合计超过1000家,其中,能源、环保领域成为“重灾区”,至少672家假冒央国企涉及上述行业,其中四川、山东、广东为身份造假地区的TOP3。

  低价竞标、虚假竞标的现象在储能行业丛生,劣币正在驱逐良币,为何正在起飞的储能行业迎来了如此混沌的局面?

02.万分紧张的储能企业:别用“骗术”谋生

  这些“骗术”明明里外不讨好,为何还能频频发生?

  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储能企业的数量正在疯狂激增,全国总数已经高达9万家,更有各行各业的头部企业纷纷跨界储能,而储能本质上是高科技行业,多学科技术深度融合,现存专业人才非常紧缺。面对爆发增长的企业数量,人才供给从哪里来?储能新晋玩家中,真正了解储能、摸透储能商业模式的企业又有多少?这些都是未知数。

  一边是高技术门槛,一边是趋之若鹜的玩家登场,一边是尚未成熟的市场模式,越来越拥挤的储能赛道,也越来越浑浊,走进异常激烈的竞争阶段。

  与此同时,储能业内貌似已经统一口径,畅谈今年是工商业储能的市场元年,业界貌似也统一思想,笃定储能的竞争关键期就在未来三年,这三年,谁占的份额多、谁能依然挺立甚至走向市场头部,谁就是行业赢家。

  于是,竞争的紧迫感越卷越强烈,部分储能企业开始在非常时期采用非常手段,顶着莫须有的身份,夸下海口,大大让利,骗取工商企业的信任,然后要么用“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方式,为客户交付低质量储能电站,要么用“甩手掌柜”的手段,无限拖延项目工期,最终让翘首期待“储能系统改善电力供应”的客户,为竞争买单,承担利益受损。

  这是深藏在火热储能背后的隐秘角落。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储能的市场已经爆发,大量工商企业已经认识到储能的价值与必要性,纷纷选择为企业配置储能,但是储能的落地涉及储能自身的安全性与质量标准、电网系统的准入标准、电力交易的操作规范等,比一般项目要复杂得多,此时选择一个足够靠谱的储能合作伙伴就非常重要。

  我们也必须承认,储能是当下少有的朝阳且确定性较强的赛道,大量玩家跑步入场是必然,行业内卷导致“过度包装以及打价格战”也是一个行业崛起的必经路段。但是,单方面为了抢占市场,在不太了解储能的企业客户面前,打着行业认知的信息差,用过度的手段赢得信任然后辜负信任的做法,是为企业的发展埋雷,也是为行业的发展泼冷水。

  当被伤害的企业开始广而告之“储能无用论”,当愿意尝试的企业开始不信任储能,储能的发展又会进入怎样的态势?

03.如何让“骗术”失效?产业协同

  天下苦价格战久矣。如何让“骗术”失效?如何捍卫储能的安全与价值?如何维护行业的良性发展?需要燥热市场回归冷静,商业竞争回归本质,产业关键节点共同努力。

  储能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标准制定,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上游原材料及电芯的质量尚不稳定、中游储能集成的技术水平存在参差、下游储能应用的市场空间尚不确定,作为新技术、新业态,并与电力系统各环节紧密结合的储能,急需加快推进与关联领域的标准优化。建立更高的标准,也将进一步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把浑水摸鱼的企业挡在门外,将不具备技术本领的企业淘汰出局。

  电力系统需要进一步明确储能的市场身份与并网规范。目前,伴随着大量宏观政策的引导,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趋势已经基本确定,但相关的市场化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电网系统已逐步提升储能的并网标准,在电网的统一检测下,各家企业储能产品的效率性能、安全质量、盈利能力也都显露出来,大批不合格的储能电站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储能服务商需要冷静,回归商业的本质,以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重心,从“卷价格”转向“卷技术”。任何一家具备长期价值的企业,都至少需要一项绝活,形成市场的不可替代性。价格是没有底线的,打价格战,不是决胜当下的关键战术。储能关键期的未来三年,对于任何一家储能企业来说,重要的是用科技创新的手段,降低储能电站的造价成本,维护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安全,优化储能的运营策略以提升其经济性……这些才是直面市场痛点的关键战术,也是跑出商战重围的核心要义。

  最重要的是下游应用端,工商企业应该擦亮眼睛,选择靠谱的合作伙伴,慎防“储能骗术”。储能电站是一个具备十余年长生命周期的应用级产品,企业在选择储能服务商时,单从价格维度去衡量,会为储能的应用、企业的生产种下极大隐患。

  企业在选择储能合作伙伴时:

  首先要看资质,辨实力。辨别对方的储能技术水平、项目经验积累、企业技术图谱是否足以支撑储能电站的安全高质量落地;

  其次要明算账,保收益。商业一定是共赢才能持续,过度的让利方案,往往暗藏着更大的风险,企业需要明算账,厘清双方的利益点,采用保障双方利益的方案;

  最后是深背调,多强调。对于任何一家工商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第一要义,储能电站的落地一定是在不影响企业稳定运营的基础上进行,所以,企业一定要将“以抢占市场份额”为根本目的的储能服务商拒之门外,与“维护企业生产稳定,助力企业绿色转型”的储能伙伴携手共赢。

  不被“骗术”击中的根本方法,在于识破“骗术”的目的与全局。

  让储能行业的“骗术”失效,在于宏观标准、中观机制、微观应用的共同作用。


 
标签: 储能 技术 骗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