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企业中报不断出炉,可以看出抢先布局N型的企业已享受到N型TOPCon技术路线红利。而作为N型另一核心技术路线,异质结的进展也在不断加快,项目投产频频,抢先布局的企业产能加速释放。
东方日升7月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公司位于金坛的首条异质结量产线已于4月27日下线首片电池片,首线接近满产,其他产线也在陆续进入调试爬产中。根据目前新增产能投产及后续产能爬坡情况,预计公司2023年量产异质结电池生产能力将近3GW。
据SMM调研显示,截至7月,异质结名义产能已达38.75GW,包括已进场调试中、试验线等。当前,今年设备待进场的产线产能有27.90GW。截止到2023年底,国内HJT名义产能可达到66.65GW。
其中,如华晟新能源扩产脚步最为来势汹汹。6月,华晟新能源5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项目主体工程开工仪式在肥西举行。据悉,该项目作为华晟异质结3.0工厂标杆,计划打造异质结行业单体产能最大、工艺最优化、技术最先进、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最高、成本最集约的现代化工厂,成为全球异质结行业的灯塔工厂。该项目将力争做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满产。
有业内人士表示,异质结电池产业链正逐渐成熟,设备投资额逐步下降,生产工艺优化定型,异质结电池的竞争优势逐渐显现。一些新玩家高度看好异质结,如光势能董事长赵学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异质结产业发展已接近“显著的量产性价比优势”状态。光势能大手笔投入75亿元,将建设10.8GW异质结电池及组件智能制造项目,该项目于6月9日正式开工,一期年产3.6GW。
支撑以上扩产项目的是,企业对异质结降本及功率提升能力的不断验证。如东方日升表示金坛异质结首条量产线同步导入中试线上已经验证成熟的相关技术,包括双面微晶技术、薄硅片技术、低银含浆料技术等,其近期产出的210尺寸半片超薄异质结电池片平均效率达到25.4%,产线良率已达98.5%,产出能力已接近设计上限。
三五互联表示眉山琏升项目以银包铜/纯银方案为主,根据公司内部的成本测算,预计2023年底,50%银包铜方案+0BB方案的银浆成本与TOPCon持平,硅片薄片化具有0.02-0.03元/W优势。
除了在产能方面提升,异质结相关企业在订单方面也在持续突破。继4月与保加利亚知名EPC公司INERCOM签约1.5GW以上高效异质结组件供应协议后,华晟新能源6月再签大单,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签署采购协议,将为其在云南省大理州片区的光伏发电EPC总承包项目提供共2.02GW的喜马拉雅G12-132版型高效异质结组件,创下了全球异质结单次采购的新纪录。
东方日升也在6月与OSW签订供货1GW异质结伏曦组件订单后,于7月和新加坡注册成立的独立发电厂ATHEIN HOLDING PTE LTD签订1GW高效异质结组件供应协议。
金刚光伏也在7月公告,公司下属孙公司欧昊新能源与广东中梁建筑签订组件购销合同,合同总价3.48亿元。公告显示,该批HJT组件将用于甘肃酒泉瓜州电站,该电站由华润电力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和欧昊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其中华润电力持股30%,欧昊集团间接持股70%。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