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的特点是需要信心、需要确定性,融资是信用的派生品,是确定性的派生品,如果新能源的确定性确立了,全社会的信心有了,金融的水一定会伴随着产业的发展流过来。”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超在10月26日举行的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大会上表示。
本届大会以“绿色发展,零碳未来”为主题。“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论坛,由亚洲银行家高级研究员曾庆赟主持,来自银行、碳交易机构及咨询机构的专家们针对金融如何赋能绿色产业、国内外绿色金融发展实践展开热烈讨论。
绿色信贷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在中国双碳目标提出之后,绿色金融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大部分银行每年的绿色贷款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
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大行,是绿色金融领域的排头兵。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工商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已经超过5万亿元,在国内所有银行中排名第一。
据悉,在内蒙古,绿色信贷的投入占工行整个公司贷款的3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个百分点。刘超认为,内蒙古绿色金融发展领先的原因在于,鄂尔多斯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5,天然气占全国的1/3,新能源又是它未来的翅膀,正好在能源转换的节点上。“能源生产、能源利用、能源运输长在鄂尔多斯,长在内蒙古的基因。这个基因是工商银行做金融、做信贷的优势。”
工商银行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最大的信贷融资行。“我们见证了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从一片荒地到现在人气爆棚,仅仅一两年的时间,工商银行是有幸参与其中,这是我们的幸运。” 刘超表示。
浦发银行浦发银行长三角战略客户部总经理王静也观察到,在后疫情时代,很多行业进入缓慢发展、存量调整时代后,绿色经济仍然非常活跃,保持着高增长速度。
“2021年浦发的十四五规划就把绿色转型作为三大转型之一。总行层面设立绿色金融推进委员会,同时设立绿色金融部,从机制上保障创新开展绿色金融。”王静说。
王静表示,近年来浦发绿色金融产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发行国内首笔碳金融挂钩债,建立个人碳账户,推出低碳信用卡,推出与低碳挂钩的结构存款等,整个体系非常完整。
2021年浦发发布了“浦发绿创”绿色金融品牌体系,并结合区域特色围绕绿色制造推出服务方案。
“在内蒙古、陕北、西北等新能源丰富的地区,浦发当地分行就会结合当地的区域去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金融,并推出零碳产业园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王静表示。
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
为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已掀起“绿色金融热”。以日本为例,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积极推进环境和新能源方面的政策,绿色金融服务也随着开展。
瑞穗银行中国区副行长大田原广分享道,2020年日本宣布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后,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绿色增长战略,指出了日本实现碳中和的14个重点产业,包括海上风电、太阳能、地热、氢能、氨燃料、核能、汽车与蓄电池等。随后,日本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从资金支持、方向引导、税收减免等多方面支持能源系统的整体转型。
“瑞穗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骄人成绩。2022年度实现了两个日本的全国第一,即绿色金融累计投入约21万亿日元;ESG债权公募约4万亿日元,占到日本全国的1/4。在助力日本国内企业低碳转型方面,我们的客户也有不少在发电、钢铁、水泥等高排放行业,为了帮助这些产业完成低碳转型,我行始终努力践行自身责任,提供金融服务。” 大田原广表示。
随着中国企业,特别是新能源企业出海快速增长,跨境金融需要解决全球化标准各异的问题。
“绿色可持续是为数不多的、大部分国家没有争议的发展方向。这对中国新能源领军企业出海是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汇丰银行中国工商金融业务部华东区董事总经理田晓冬注意到,在过去5年,中国企业出海“势如破竹,一日千里,遥遥领先”,而汇丰也致力于帮助中国出海企业在境外融资时拿到符合国际绿色金融标准的融资。
田晓东谈到,“中国的绿色信贷标准跟全球的绿色信贷标准不同,全球标准的绿色信贷的标准又跟产业全球化的标准有很多重叠。”面对这一挑战,国际化的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全球各地的分支机构熟悉本地市场和标准的优势,帮助企业进行海外绿色融资。
田晓冬认为,汇丰银行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他总结中资企业走出去的三个挑战:开户难、授信难、与当地银行沟通难。为此,汇丰银行建立了全球性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汇丰银行在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分支机构,在中资企业走到海外去的时候,不管走到任何一个地方,跟任何一家汇丰当地机构合作,都能由中国客户经理牵头,并享受到跟在汇丰中国一样的服务、价格、结构、效率。” 田晓冬表示。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越来越多的一些金融机构也推出了与碳排放权相关的绿色金融的创新产品。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业务创新部副部长兼内蒙古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聂利彬分享了碳金融领域创新的三类工具,分别为融资类工具、指数类工具、交易类工具。
“无论是从排放还是减排量的角度来讲,内蒙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底层资产,这样的资产也为将来做碳金融产品创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聂利彬表示。
聂利彬介绍了鄂尔多斯做过的一单草原碳汇融资质押项目,其底层资产就是碳配额和减排量,这种产品目前在国内已经比较成熟,属于融资类的工具。
在指数类工具方面,近年来出现了碳交易、碳价格指数,但都出于报价阶段,还没进入交易的过程。
在交易类工具方面,国内整个碳交易还是以现货交易为主,这是与欧洲非常大的区别。“欧洲去年大概7600亿欧元交易量里, 90%以上都是衍生品的交易。国内目前的衍生品只有上海在2017年推出过一个碳配额远期。” 聂利彬表示,上海环交所正在尝试把碳的价格和能源、大宗商品的价格进行挂钩,来做一些其他的衍生品的交易,目的都是为了将来帮助实体企业来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
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合伙人宋汀观察到,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今年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也是金融机构关注的重点,只有将投资决策和绿色资产体系中,对应企业绿色、ESG、风险、管理、指标衡量等内容系统化和数据化,才能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去做绿色金融的服务和决策。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