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光伏淘汰赛:一台今夜无人入眠的流水席

   2023-11-21 太阳能发电网23630
核心提示:在老周看来,光伏行业可谓成也资本市场败也资本市场。

光伏行业当下的形势,似乎越来越与行业历史上的某个时段相似。一边是不计代价清库存和既有产能大量停产,另一边却是龙头仍在快速扩张以及诸多新增产能签约落地。

当组件价格跌破成本线却仍杀价不止时,有人认为,行业已经来到又一次周期的分水岭。

此时,有人开始观望,有人在做减法,有人选择退出,有人手握数百亿现金准备猫冬,也有人说行业发展才刚刚开始……

悲观情绪与乐观激情交织,碰撞出了光伏行业当下的背景乐。

星爷说,人生大起大落的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

光伏行业不缺大起大落,也从不缺少刺激。这个行业数次周期性波动,不仅绘就出了一幅堪称波澜壮阔的产业发展史,更是引得无数英豪折了腰。

这是一场资本的盛宴,也是一台今夜无人入眠的流水席,你方唱罢,我始登台。

01  “返”倾销在持续?

“目前还只是清库存阶段,可能明年才谈得上开始去产能。”

一位江苏光伏组件企业老总对笔者说,从行业过去的经验来看,去产能不会那么容易,可能需要一到两年的焦灼与混战,行业才会再次恢复平衡发展。

他认为,在当前情况下,企业更明智的选择,可能是做减法。

“我现在全球市场都在收缩,欧洲基本已经放弃,我把欧洲的货全部清仓了,最后剩下一个货柜实在清不掉,10月份就拉回来低价卖掉了。”

“6月份之后我们就没有再往欧洲补过货,当地库存已远超其短期消纳能力,那我还花钱租着仓库干什么?拉回来就算亏一半卖,实际算下来还是赚不是?”

据他透露,返回的货源不仅来自于欧洲,也有一部分因各种原因被美国市场拒收退回的组件。

“组件出货量最大的两家头部企业,从七八月份就已经开始清仓欧洲,各计划要拉回来5吉瓦左右。现在返运还在持续,至于究竟拉回国内有多少,具体不好说,你看看他们对外卖的组件版型就知道了。”

据他介绍,因为欧洲当地法律对组件尺寸和重量有限制,所以销往欧洲的基本都是400多瓦的小版型组件。

“欧洲的需求空间并没有此前大家想象的那么大。七月份的时候欧洲差不多就已有七八十个吉瓦的库存,不是说降价就能把需求激发出来,加上欧洲没有那么多安装工人,这个量他们拼命消耗也消耗不了,只能拉回国内或者其他地方去低价销售。”

02 清库存、停产、裁员?

“欧版”组件的“返”倾销,或许只是推动近期组件价格快速杀跌的原因之一,也显然并非根本原因。

行业当下的根本困局在于,供应和需求之间的错配,或已超越了理性的边界。

据业内朋友老周的了解,仅今年新增的组件设备出货,就已经超过1000GW。

“这是我从设备厂商拿到的数据,那么,此前的存量产线刨除淘汰的落后部分,加上今年新上的产线,保守估计也有1400~1600GW的产能,就算1500GW吧。”

曾在某著名光伏企业任职多年几乎经历了行业所有周期的老周反问笔者:“你想想,1500GW是个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产线开足马力生产,一个月就能制造出100多吉瓦的组件,两三个月的产量,就够目前全球市场全年所用了。

他据此判断,近期组件企业的开工率肯定很差。而如果没有根本变化,许多组件企业明年的日子恐怕会非常难过。

一位做电池加工贸易的朋友则告诉笔者,目前组件环节的停产情况或在三、四成左右,但由于组件库存仍处于高水位——有机构称全球组件现有库存仍超过100GW——因此后续组件产能还有加大停产力度的可能。

据他介绍,硅片环节的供需矛盾更为突出。“硅片库存一直保持在高位,9月份时一度突破了30亿片,到10月底才降至15-20亿片左右。近期硅片厂普遍开工率也就六、七成,甚至有头部大厂已低至四成左右。”

老周也透露,头部企业之一的阿特斯,从7月份开始就已经没有再对外采购过一片电池,而正常情况下阿特斯每个月的电池采购量约在2GW上下。

据悉,阿特斯目前组件产能约45GW,自有电池产能约十几个吉瓦。

10月30日,硅料巨头大全能源发布推迟扩产计划公告称,决定将“二期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4年第二季度。

而该二期项目原计划的投产日期,是2023年底。

众多信息均显示出,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各环节,如今都加快了清库存的节奏。

新增项目的投资,也开始放缓节奏。

某光伏设备企业的高管告诉笔者,近期设备行业新增订单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甚至有设备企业已开始出现库存积压。

“我们已有客户宣布停产和减产的情况,或者下了订单不接收设备,或者收了设备之后又不要了。”

减产之后,自然就是裁员。

老周告诉笔者,他最近已经接到了几个朋友的电话都说公司在裁员。

“既然都已经预料到冬天要来了,不能什么都不做吧?至少尽量做好面对严峻形势的准备。”

在老周看来,即将到来的这一轮行业波动,或许不至于像2012那么惨烈,但估计冲击也不会小,特别是对那些新进投资者而言。

“他们没有经历过2012那一幕,不知道这个行业的周期波动会有多么残酷。”

03 行业发展才刚刚开始?

据报道,在近日于成都举办的光伏大会期间,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公开表示,光伏行业的发展才刚刚开始,“不用过多担心(产能过剩),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发现需求和平衡需求,以及投资、减少投资、扩大投资的反反复复的过程,市场条件下的投资与需求,是不断平衡到过剩再到平衡的周而复始的螺旋式运动。”刘汉元认为,未来光伏行业的潜力和增长空间还很巨大,产业过剩问题会在短时间内重新取得平衡。

但他同时也建议,行业同仁应当多增加“我对你的环节的支持,你对我的环节的支持”,要相互有所差异、有所侧重,然后相互成全、彼此兼顾。“不要搞简单的重复、简单的内卷,否则会让行业生态很难维持。”

然而与此同时,通威却正开足马力,全面向硅料、硅片、电池及组件等产业链全环节进军。

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以来,通威股份就已宣布将再新增投资约265亿元,拟新建12万吨硅料、41GW电池、16GW拉棒+16GW切片以及20GW组件等产能。

目前,通威股份已建成超42万吨硅料、90GW电池及55GW组件产能。其中,组件产能预计在2023年底将扩大到80GW规模。

在相对短板的硅片环节,自2020年与天合光能共同投资硅料和硅片项目切入以来,有数据称,目前通威硅片规划产能或也已超过45GW。

而在此次光伏大会期间,四川的成都、乐山、眉山等地密集签约了一批光伏制造项目,涉及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全环节制造产能,总投资额超500亿元。

资料显示,目前乐山已具备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其中,硅料36万吨、拉棒67GW、硅片38GW,电池片预计2024年形成50GW产能。

而眉山也预计,到2027年,将实现硅片50GW、电池100GW、组件30GW的产能规模,并已先后引进通威太阳能、琏升光伏、凯盛光伏、美科新能源等企业进驻。

04宏观收紧?

种种迹象显示,资本市场正在收紧,而宏观层面对于光伏行业的过剩问题也已开始予以关注。

据统计,今年申请IPO并获得受理的光伏企业超过二十家,但目前已有原轼新材、华耀光电、聚成科技、拓邦新能和高景太阳能等五家企业撤回了IPO申请。

今年8月以来,由于多例IPO连续破发,管理层密集出手,连续出台多项措施,同时明显放缓了新股放行节奏,并开始拧紧资本市场的再融资阀门。

宏观金管政策的变化,或许会给过热的光伏行业带来一次明显的降温。

9月26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决定终止今年4月21日提出160亿元定增事项。

而来自业内的消息也显示,已有多家公司放缓了IPO筹备节奏,一些已上市公司也暂时搁置了提交定增计划的议程。

与此同时,1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光伏产业链座谈会,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当前中国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风险。

或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一些光伏企业认为,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不太理想,不如暂时选择撤回IPO申请。

不过,也许只有在穿越周期之后才有可能会发现,资本市场对于光伏企业的意义,甚至事关生死。在光伏行业的历史上,其实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一幕。

那是在2012那个行业寒冬,当时国内资本市场也曾短期收紧,时间大约持续了两年左右,而有两家光伏公司赶上了那一波资本市场收紧前的末班车。这两家公司是隆基和阳光电源

随后的故事,已众所周知,两者如今皆已成长为行业龙头。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阳光电源的上市以及随后逆变器行业的演变。

在阳光电源于当年10月底上市时,不仅募集资金远低于预期,资本市场的活跃度也已近乎降至冰点。一位做投资的业外朋友曾惋惜地对笔者表示,阳光电源选择的上市时机,实在不好。

然而,历史却证明了曹老师眼光的老辣。

在随后到来的行业寒冬里,与阳光电源同列国内一线品牌的近十家逆变器企业,几乎全军覆没,唯有兆伏也即现在的爱士惟,经过几次重组活了下来。

而彼时的隆基,在其创始人李振国先生嘴里,不过还是个专门拉单晶的“小”企业,后来却成为了行业市值第一的“光伏茅”。

当然,无论是当年逆变器市场的洗牌和不断壮大的阳光电源,还是先行占据A股市场高地坐看众多龙头紧赶慢赶“回A”旅途的隆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或许很多,但仍不得不说,资本市场的“钞”能力差异,无疑为其在后来的竞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市对于光伏企业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05 螺旋式周期

而在老周看来,光伏行业可谓成也资本市场败也资本市场。

“行业的激烈竞争,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由于资本市场的业绩压力造成的。”他认为,尽管资本对于光伏产业发展的催化作用非常巨大,但资本与实业的逻辑不同,有时候甚至完全相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除了业绩,你还得要不断提出新的方向和新的增长计划。而在大家都同质化的情况下,你怎么才能找到新方向和增长点?”

“所以,有些企业就开始玩概念、讲故事。如此还能一箭双雕,既迎合了资本市场的浮躁,还有可能把一些跟进玩家往沟里带。”

尽管老周仍然笃信,错位竞争和差异化发展才是光伏行业的出路,但是,“无论是原有行业头部企业,还是蜂拥而来的新进跨界玩家,几乎都在全产业链扩张,都在成几何级数地扩产,大家都越来越一摸一样了,如何形成差异化?”

“其实,不少企业对于形势的判断是比较粗放甚至是盲目的,他们并不知道风向为什么会这么来,或者也不关心,他们就看别人怎么做,然后就跟着做。比如你上全产业链,那我也上。”

老周告诉笔者,很滑稽或者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光伏行业的历史却一再佐证了这种方法论的“正确性”。而那些犹豫不决的企业,很可能在事后却发现自己左右都踏空了节奏。

在老周看来,如今不少光伏企业其实都在盲打,包括一些头部企业也是如此,看对手怎么做,不管对错,先跟上再说。

“所以,这个行业几乎过几年就会演绎一次周期。”

而在金阳新能源CEO何双权看来,光伏行业的高景气发展态势毋庸置疑,但短期的波动已在所难免。

“当下产能过剩带来的阶段性调整,放到企业30年到50年的生命周期里,只是小挑战。在当前形势下,企业更应该思考的是,在全球光伏装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如何成为真正的高科技企业?”

在何双权看来,光伏制造业从专业化分工到一体化的布局,在2023年已经完成,行业未来的竞争格局会相应发生一些变化。

首先,将从质量、技术、成本的竞争,转变到技术创新、品牌价值和市场渠道的竞争。其次,从资本和资金实力的竞争,转变为财务健康以及稳定的、可持续性的利润回报的竞争。第三,从同质化、规模化、低效率的竞争,转变到差异化、客户体验和高品质的竞争。

如果说光伏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那么,在影响其周期变化的因素中,必然有一些是可观察、可分析、可预测,乃至是可控的。

在一定程度上说,近两年全球装机需求的爆发,对于行业既是好事也是坏事,也许有人可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点,这种特定时期的需求爆发,很可能也存在着对未来发展空间的透支。

也许,健康的产业周期,应该表现为一种螺旋式的上升,或者说产业升级。

而历史的价值,在于提供经验,对穿越周期提供借鉴意义。可吊诡的是,历史却总是简单地重演,因为人们总是更易从中滋生出我感觉我好像又行了的认知,或是我上我也行的旁观式觉悟。

当然,尚未发生的故事,存在一切可能。

恰如星爷的另一句话: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到这结局。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