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大海耸立钢铁建筑,上面咔咔发电,底下全是海鲜,这种“海上风电+海洋养殖”的融合项目,目前中国已有两个。
01
广东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
“明渔一号”
由明阳智能研发制造的
“导管架风机+养殖网箱”的风渔融合一体化装备
项目导管架高约70m,底部养殖网箱的网衣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质,由于网箱直接搭载在导管架上,因此无需额外的海上施工,不会增加施工成本。
“明渔一号”的养殖水体达5000立方米,主要养殖金鯧鱼、石斑鱼等鱼种,投产后年渔获量预计可达75吨,年产值可达500万元。
风电导管架作为养殖优劣点
优势是:技术成熟,导管架支撑结构的刚度强,可装载大容量风电机组,受海流作用小。
不足是:基础造价随着水深的增加呈指数增长,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02
福建莆田南日岛海上风电场的
“国能共享号”
这是由龙源电力负责的
“漂浮式风机+养殖网箱”的风光渔融合项目
其中的“漂浮式平台”由龙源振华制造安装,漂浮式平台为三立柱半潜式结构,形状为等边三角形,立柱中心间距70米,立柱高28米,设计吃水深度14米,平台中间取正六边形为养殖区域,平台系泊锚固系统为9条长431米的无档锚链,每个立柱连接3条系泊缆,保障平台平稳运行。
“国能共享号”的养殖水体约10000立方米,是“明渔一号”的2倍,网箱主要养殖三文鱼、鲑鱼、大黄鱼、石斑鱼等鱼种。
漂浮式平台作为养殖优劣点
优势是:便于移动和拆卸,对水深不敏感,适用海域范围广,能减少基础建设成本。
不足是:该技术目前尚不成熟,只适合风浪小的海域,未来有待开展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
以上两个项目同属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整体设计最高可抵御17级超强台风,均实现绿色发电及智能化养殖。
除中国外,国外也有“海上风电+海洋养殖”的尝试。
国外案例
例如,荷兰-德国输电系统运营商TenneT准备在荷兰北海Hollandse Kust West Alpha项目已建成的海上升压站导管架基础上增设人工鱼礁。
通过人为在海中放置的构造物,为幼鱼、螃蟹、龙虾以及其他动植物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以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
但与中国“围海牧鱼”不同,人工鱼礁的设置更侧重于改善海域生态环境。
总结
总的来说,“海上风电+海洋养殖”融合发展解决了传统海洋牧场“供电”难题,同时深远海风电技术发展能够协同“海洋牧场”走得更远,有效解决近岸养殖空间受限、海域污染、资源荒漠化等瓶颈难题。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