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四五”以来,光伏行业技术迭代与下游市场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光伏制造业的密集落地,而浙江作为中国光伏的代表省份之一,既汇集了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知名企业,同时还是我国分布式光伏、储能等新能源发展的主阵地之一。面对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浙江省利用既有产业优势,正成为吸引项目投资、产业落地的优质区域。12月7日中国·浙江(宁海)光伏、储能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浙江宁海成功举行。
中共宁海县委副书记、宁海县人民政府县长楼鼎鼎表示,近年来,宁海县竞逐新能源赛道,智能光伏产业产值全市占比超过50%,随着东方日升、旗滨、捷造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先进产能的落地,已基本形成集上游光伏装备研发、中游电池组件制造、下游储能系统应用的全链式集群。宁海将群策群力提供集成式服务,加快合作协议转化为具体投入、实际效益,努力营造“宁满意”优质营商环境。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校长杨德仁在论坛上表示:“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在政策与国内光伏技术地驱动下,光伏硅材料作为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发展迅速。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光伏硅片厂商在成本控制与产品性能表现等方面较海外企业更具优势,光伏硅材料产业各环节产能重心已转向中国。但是近两年,国内高纯多晶硅产业产能持续扩张,呈现头部企业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导致产能过剩。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监事长潘跃龙指出,光伏作为增速最快的新能源已成为我国第二大电源,浙江省更是以30GW的累计规模提前2年完成“十四五”规划。新能源快速增长的同时,储能被视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但当下仍面临光储协同技术和利用水平不高的压力和挑战。中电联将立足行业、服务企业、联系政府、沟通社会的功能定位,共商光伏储能产业发展大计,推动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顶层政策的谋定和支持,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钟财富表示,就光伏而言,政策体系框架已经比较完善,未来更多的是对前几年政策的一些修正和完善。新能源电价是近期比较关注的问题,包括市场化交易、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对新能源收益的影响。产能方面,现阶段可能过剩,但从远期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例如COP28会议以及中美阳光之乡声明等,粗略估算未来十年仍有近50亿千瓦的新增空间。储能方面,近年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其定位、调度等方面的政策,总体仍是以服务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为主,目前还存在模式和收益方面的问题,未来将进一步完善。
政策支持与广阔市场在推动行业发展进入新高度的同时,光伏技术也在不断迭代中持续前进。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指出,从现有的电池技术来看,PERC已经成为过去式,进入n型时代是大势所趋。当下TOPCon是主流选择,发展较快的原因是与PERC技术一脉相承,人才、技术、设备相通,故经过一年时间发展已实现n、p同价。BC技术可分为好几种,但门槛较高,主流企业也比较少,产业化才刚刚开始。异质结技术是更高效晶硅电池的必由之路,但降本问题仍未能明显突破,还有很多发展空间。钙钛矿技术则仍面临技术不统一、材料、尺寸限制、成本等一系列问题。
在宁海投资环境宣讲环节,宁海县投资促进中心主任李文斌介绍到,目前已经形成了“光伏+储能”、“模具+新能源汽配”、“文体+办公”三个主赛道,以及新材料、高端设备制造、生物制药等细分赛道。特别是“光伏+储能”赛道,是宁海正在首位培育壮大的产业,入选了首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名单,今后几年的目标是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全国先进的光伏储能产业创新高地、长三角特色明显的绿色智造高地。
此外,宁海还拥有两大省级经济开发区、两大专业园区作为产业和人才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其中宁波南部滨海经济开发区和宁海经济开发区是光储项目落地的主要空间,组建了宁海光伏储能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并成功获批浙江省级高新园区。
李文斌强调,宁海将以一流的营商环境、有力的支持政策和周到的综合服务欢迎企业落地宁海。
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固然喜人,但装机规模不断增长之下电网渗透率带来的安全问题也需要行业高度关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咨询师孙培军在报告中指出,今年7月国家层面提出要科学合理设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要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推动加强电力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孙培军认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要不断提升新能源的可靠替代能力,通过系统友好型电站、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长时储能等创新发展方式,提升新能源可靠替代能力。新能源电量不仅要充分满足刚性增长的全国用电需求并加速替代存量化石电源电量消费,同时,新能源参与电力平衡的比例逐步提升并具备稳定出力带基荷运行能力替代化石电源装机,能够主动提供频率调节、惯量支撑、电压调节等支撑能力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从电量、电力、支撑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逐步替代化石电源。
在新型储能市场发展方面,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高级研究经理宁娜介绍,前三季度,中国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13.2GW,同比+87%,其中新型储能项目新增投运装机规模12.3GW/25.5GWh,新增规划、在建新型储能项目规模102.8GW/240.8GWh,如果四季度能够完成10%,国内年内装机可能达到49.6GWh,三倍于去年装机水平。同时,今年以来储能企业招投标竞争激烈,9月储能系统中标均价跌破1元/Wh,储能电芯出现低于0.5元/Wh报价,0.5C储能系统出现低于0.7元/Wh报价。
关于未来储能的发展态势,宁娜提到,无论储能电站安装在输电侧还是配电侧,无论是与可再生能源场站共享站还是独立接入电网的储能电站,均主要从电力市场获益,并获得多重效益叠加。过去的一年,中国储能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正在经历从商业化发展初期到规模化发展的转变,新的一年大规模储能将成为常态。
随着N型时代来临,电池技术路线之争愈演愈烈,未来光伏技术路径的发展备受关注。会议上,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宋毅锋对此进行了探讨。异质结有着高转化效率、低温度系数等优点,因此,在电池技术迭代之际,东方日升一直专注于异质结技术的研究。所研发的异质结伏曦产品更是有着完全自主的专利技术,包括无主栅电池技术、超薄电池技术、纯银用量<9mg/W、昇连接无应力电池互联技术。东方日升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企业,凭借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电站等引领全球能源革新,未来也会不断通过产品帮助客户实现“低碳”或“零碳“目标,助推全社会步入碳中和时代!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