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海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文件对氢能应用场景点出船舶、汽车、航天、化工、能源等领域,其中船舶和航天是根据海南独特的地理和产业特点提出。
文件指出: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200辆,部署建设加氢站6座。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吨/年,主要用于船用绿色甲醇生产制造,满足2-3艘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舶使用。
到2030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1000辆,加氢站增至15座左右。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40万吨/年。
重点在船舶、汽车、航天、化工、能源等领域推广相关应用。
船舶方面,由儋州开展“氢能+船舶”示范应用,先行在洋浦港重点打造全球绿色甲醇(绿氢)加注示范基地,进而在远洋航船、渔船等领域分阶段绿色燃料替代。
汽车领域,将探索围绕冷链物流“一中心四节点”(以洋浦为中心,海口、三亚、东方、琼海为节点)布局氢能在冷链物流车应用;围绕环岛旅游公路,海口、三亚、儋州等重点景区布局氢能在旅游巴士、多功能乘用车等方面应用;洋浦港、海口港等港口布局港口叉车、短倒重卡等氢燃料动力替代,为海南加入广东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提供支撑。
航天领域,由文昌布局探索液氢(绿氢)在商业航天发射的应用试点推广,打造航天领域绿氢示范基地。
化工领域,儋州、东方布局应推进开展绿氢制甲醇、绿氢合成氨等先进技术替代化石能源制氢,提高绿氢使用比例,减少碳排放,创新绿氢与化工产业耦合发展新模式。
在能源领域,儋州、东方等地率先打造“海上风电+海水制氢+数据中心”融合示范项目;昌江布局探索推进核能制氢试点项目,打造“核能制氢+氢电耦合”融合示范项目;海南与广东研究推进(跨海)输氢管道规划、建设和运营等,加强氢能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
原文如下: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