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全国人大代表、中车株洲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我的2024两会建议

   2024-03-05 中车株洲所7430
核心提示:全国人大代表、中车株洲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认真履职,建言献策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即将开幕,全国人大代表、中车株洲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认真履职,建言献策。计划带来《关于加大对核心出口产品供应链碳减排政策支持的建议》《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建设低碳化、绿色化示范引领的建议》《关于加快完善新型储能行业标准体系与监管机制的建议》和《关于深化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大对核心出口产品供应链碳减排政策支持的建议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各国纷纷制定能源转型战略和低碳政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碳中和”正从全球共识向全球行动推进。全球主要国家围绕碳治权中的规则制定、碳金融、贸易标准和低碳技术等展开激烈的竞争与博弈,对世界产业经济格局带来深远影响。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电池法案为代表的绿色贸易壁垒逐步落地,要求出口到欧盟的钢铁、电池和光伏等产品提供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未来,随着各国“碳中和”进程的持续深化,碳足迹管理也将成为影响“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重要因素。

供应链的碳管理是对产品碳足迹的有效支撑,是企业碳盘查范围3(企业上下游价值链排放)信息披露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ESG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土化LCA碳足迹数据库,企业可以迅速获取产品的碳排放数据,量化环境影响,支撑环境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制定,指导绿色产品与技术创新,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企业可以与上下游企业共享碳排放数据和减排措施,协同开展减排行动,有助于推动整个供应链的绿色发展。

相关建议:

◆ 建立核心出口产品清单。

◆ 建立供应链碳足迹数据披露规则。

◆ 建立高质量本土化LCA数据库。

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建设低碳化、绿色化示范引领的建议

2024年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要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近年来,国内外日益重视工程建设领域的节能减排,通过采用装备电动化、电气化施工、施工工艺改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废弃物分类管理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能减排效果,推进了工程建设领域的清洁低碳转型。

在国家“双碳”战略实施背景下,围绕国家级重大工程深入推进低碳化、绿色化举措,加强对重大工程的碳排放管控监控力度,发挥国家级重大工程示范引领作用,对于推动工程建设领域清洁低碳转型、促进我国生态系统质量提升、助力双碳目标落地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意义。

相关建议:

◆ 针对无人区或生态薄弱地区,鼓励、支持和引导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因地制宜构建新能源电力能源供给体系,探索新能源技术及装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应用落地,实现重大工程建设能源电力的低碳绿色、安全稳定供应。

◆ 以重大工程为试点,加强对重大工程建设作业装备的电动化、绿色化要求,加大绿电装备补贴力度,引导和推动工程机械装备电动化实施及应用,打造示范工程并形成示范效应。

◆ 依托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形成建设类工程碳排放、碳管控的考核机制,以更加完善的机制、政策引导工程建设项目的低碳化发展。

关于加快完善新型储能行业标准体系与监管机制的建议

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座谈会上指出,要注重优势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多能互补、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近年来,在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下,可再生能源呈现大规模发展态势,储能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支持储能产业加快发展,这些政策具有出台频率高、更新快、覆盖面广等特点,涵盖了储能产业规划、新能源配储、电力市场、商业模式、科研示范、规范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

在一系列储能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储能行业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态势。截至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项目数量(含规划、建设中和运行项目)超过2500个,较2022年增长46%;新增投运规模22.6GW/48.7GWh,较2022年增长超过200%。新型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实现“双碳”目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也成为了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相关建议:

◆ 完善行业标准体系。

◆ 完善行业监管机制。

关于深化人工智能与制造业

融合发展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制造业是人工智能创新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更好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对我国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相关建议:

◆ 设立校企联合人工智能学院。

◆ 加强区域研发资源配置。

◆ 完善行业资质认定机制。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