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湖南古丈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展“新能源+储能”,推动“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建设

   2024-03-13 国际能源网22700
核心提示:促进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

近日,湖南古丈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古丈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方案提出,推进湖南湘西古丈猛虎岭110千伏变电站升压工程、古丈县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钒电池储能绿色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区域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能力建设。加快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新型储能系统建设,发展“新能源+储能”,推动“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推进新能源电站与电网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到2025年,全县电网基本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

促进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科学谋划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新建设施优先布局在新能源资源密集地区。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结构,推广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多样化能源供应模式,因地制宜采用自然冷源、直流供电、“光伏+储能”5G基站等技术。

原文如下:

古丈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古丈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古丈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古丈县人民政府

2024年2月26日

古丈县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低碳绿色转型,根据《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湘发〔2022〕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22〕19号)和《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湘西自治州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州政发〔2023〕7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古丈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讲话精神及考察湖南系列讲话指示精神,妥善处理整体和局部、长期和短期、政府和市场、发展和减排的关系。以推动社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引领,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以科技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着力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探索并明确古丈特色的碳达峰有效路径,高质量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高标准打造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示范之地,塑造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古丈样板。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系统推进、重点突破,政府引导、市场发力,稳妥有序、安全降碳”的原则。

——统筹协调、分类施策。坚持全县统筹,强化规划引领。科学分类制定全县各领域、各行业达峰策略,合理确定目标任务。

——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始终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农业、生活消费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低碳技术研发,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水平,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政府引导、市场发力。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集中优势资源要素,大力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稳妥有序、安全降碳。坚持安全思维、底线思维,处理好降碳与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居民正常生活的关系,着力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确保安全稳定降碳。

二、主要目标

(一)“十四五”时期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县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显著优化。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能源供应调节能力得到有效保障,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供应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初步形成,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推进。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以上,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完成州下达目标,风电光伏装机容量新增11.5万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0.15%左右,森林蓄积量不低于686.96万立方米。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十五五”时期目标

“十五五”期间,全县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先进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大幅提高,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绿色低碳技术实现普遍应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突破。新能源占比大幅增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高质量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8%以上,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完成州下达目标。新增风电光伏装机容量16万千瓦,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规模力争达到27.5万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70.15%以上,森林蓄积量力争达686.96万立方米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三、重点任务

结合古丈实际,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产业低碳转型提质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行动、节能降碳减污增效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响应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坚持安全平稳降碳,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替代,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布局,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1.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进一步加大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力度,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严格控制新建耗煤项目,实施煤炭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加强煤炭使用管理,大力推广洁净煤技术,持续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推进终端用能领域电能替代,全面提高生产生活终端用能设备的电气化率。加快全县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优化天然气利用结构,优先保障民生用气,合理引导工业用气。持续推进红石林—古丈县城、古丈红石林—工业园长输分支管网建设,加快古丈城区天然气门站建设,构建城乡天然气输配网络。加快完善成品油零售体系建设,加快全县加油站项目建设进度和已出让加油站项目的建设工作,推动成品油流通规模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城区和乡镇8座加油站建设,促进石油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到2025年,天然气消费量显著提升,气化人口达1.2万。到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达0.068亿方以上。(县发改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县科工信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城管执法局、古丈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国网古丈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动新能源利用高质量跃升。

结合古丈发展实际,全面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时代绿能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高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协同推进,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方式,开展全县风光资源普查,积极应用“光伏+”新能源发展模式,加快古丈县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整合县内各类屋顶、尾矿资源,加快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化布局。加快推进古丈高峰镇分散式风力发电等工程建设,到2025年,全县光伏装机容量新增1.5万千瓦以上,风电装机容量新增1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全县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27.5万千瓦以上。(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县住建局、县科工信局、国网古丈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布局。

推动能源基础设施的完善构建,优化全县电力网络骨干网架,加快推进电网升级改造建设,大幅提升电网供电能力,逐步实现以220千伏变电站为关键支撑、110千伏为供电主力精准布局的智能电网。加快推进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快各镇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全面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民生用电质量。推进湖南湘西古丈猛虎岭110千伏变电站升压工程、古丈县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钒电池储能绿色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区域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能力建设。加快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新型储能系统建设,发展“新能源+储能”,推动“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推进新能源电站与电网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到2025年,全县电网基本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县水利局、国网古丈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产业低碳转型提质行动

坚持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引领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服务业低碳化,构建生态友好型、循环高效型、清洁低碳型绿色产业体系。

1.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依法依规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工业领域能源消费低碳化、化石能源利用高效化。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重,提高工业发展电气化水平,加快培育省级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鼓励建材企业使用粉煤灰、工业废渣、建筑垃圾等作为原料或者水泥混合材料。推进绿色建材产品生产,推动古丈产业开发区新型建材加工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潜高耗能高排放存量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改造升级挖掘节能减排潜力。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规范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信贷融资管理。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县科工信局、县发改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古丈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林特产业和林下经济,推动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发展。加快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依托“两茶一养”和特色水果等优势产业,持续做优做精“古丈毛尖”、油茶、柑橘、猕猴桃、羊肚菌等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古丈县绿色生态茶园、万亩油茶高标准产业园、柑橘和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基地,进一步唱响古丈农业品牌。深化“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行动,做大做强富民兴村产业。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稳步实施农业污染防治,积极应用循环型农业模式,推进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旅游等循环链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文旅广电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服务业全面绿色升级。

加快提升全域旅游、健康养老、现代商贸、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体育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立足生态旅游优势,创建一批“生态+旅游”重点项目,围绕擦亮“神秘湘西·茶乡古丈”品牌,深入实施“生态+旅游”战略,做足“茶文化+旅游”文章,坚持“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融”思路,做大做好茶旅深度融合文章。围绕茶叶基地结合旅游资源,以创建乡村旅游重点村、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和研学基地为抓手,高标准打造茶旅观光体验基地,推动茶旅融合旅游项目建设,实现茶园景区化,景区茶园化;积极培育乡村茶旅文化游品牌,不断提升优质产品供给;积极探索茶旅文化游新方式,通过打造茶文化研学课程,实现游与学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以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建设一批森林康养基地、中医药康养旅游基地,持续举办茶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加快推进万亩茶产业园融合发展项目。加快古罗大道及栖凤湖片区生态文旅新城建设,全力推进夯吾苗寨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县发改局、县文旅广电局、县科工信局、茶投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

满足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需求,聚焦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以提高建筑能效和优化建筑用能结构为重点,加快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引导绿色建造方式,推动城乡绿色低碳转型,确保建筑领域尽早实现碳达峰。

1.着力提升建筑能效水平。

严格落实新建建筑绿色低碳建设要求,遵守新建建筑绿色设计标准,从项目源头把关,执行民用建筑节能要求和绿色建筑标准。大力推广使用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节水器具、非传统水源、钒渣高性能建筑砖等,推广应用外遮阳、自然通风、采光等绿色设计策略。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通过加装燃气管道、用能设备节能改造、增设充电桩、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式提升老旧小区能效水平。鼓励农村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参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大力推行绿色建筑专项验收制度。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县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较2020年下降5%,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7%。(县住建局、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科工信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国网古丈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持续优化建筑用能结构。

健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模式,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推进政府机关等公共机构既有建筑及设备设施绿色改造,鼓励在具备条件的公共建筑中应用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系统,推进光伏幕墙、光伏遮阳等一体化技术应用。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探索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和园区示范。鼓励采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等多种能源韬合利用技术应用。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城镇新建建筑中应用面积占比达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标准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县住建局、县发改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国网古丈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引导绿色低碳建造方式。

大力扶持一批拥有高新技术、自主创新技术的绿色建材龙头企业,推进绿色建材工程应用。积极探索绿色建材产品在政府采购工程中推广应用模式,切实提高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产品在政府采购工程中的比重。加大绿色建材应用力度,加速推进古丈县钢结构装配式住房建设制度机制和模式创新,支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功能在钢结构装配式住房项目的推广应用,在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等建设项目中优先推广应用钢结构装配式住房,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投资的商品住房逐步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大力发展木结构装配式建筑。出台装配式建筑补贴资金办法,落实装配式建筑补贴资金。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县住建局、县发改局、县科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

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方式,全面改善城乡环境,优化城乡空间格局,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健全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城镇开发协调机制,科学确定建设规模,促进国土空间利用绿色低碳转型。完善城市防洪排涝系统,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打造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城市。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合理规划城镇建筑面积,严控高能耗公共建筑和新增建设用地过快增长,落实绿色低碳要求。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加大新型墙体材料、保温材料、建筑节能陶瓷砖等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推动建材循环利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建设,全面推进县城和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古丈产业开发区新型建材加工发展,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县住建局、县发改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县林业局、县城管执法局、县自然资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

推动运输装备低碳升级、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基础设施低碳建设,确保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

1.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升级。

推进现有交通运输工具装备的优化转型。加快载客汽车高速化、适老化和清洁化升级,提升公路中高级客车占比。推进农村客运车辆标准化建设。推广电力、氨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研究制定营运柴油货车和燃气车辆提前淘汰更新目标及实施计划,加快淘汰报废老旧柴油货车。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加快推广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清洁能源客车。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公共交通和政府机关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扩大执法车、公务车、公交车、出租车等城市客运以及景区观光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鼓励公众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公共领域新增交通工具采用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比例达到100%,新增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占比达到100%。(县交通运输局、县发改局、县科工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公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构建高效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统筹综合交通运输资源,促进各类交通运输方式有效整合,积极探索交通运输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模式,提高公路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转变。加强交通智能调控,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优化客货运组织方式,引导道路运输向网络化、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发展,不断提高客、货运实载率。建立以“城市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为主体的绿色出行系统。稳步延伸城市公交线路,加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力度,打造高效衔接、快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完善城市慢行系统,鼓励城市中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推广,塑造具有吸引力的步行游线引导绿色出行选择。到2025年,干线公路网等级进一步提升,“四好农村路”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效果显著,城区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30%;到2030年,城区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50%。(县交通运输局、县住建局、县公安局、县发改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低碳建设。

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加快对外交通设施(公路)、城乡客运场站设施、货运物流园设施等建设,构建更加完善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统筹利用交通基础设施资源,推进交通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和循环再生。加快推进人口集聚区、公共交通设施、产业园区、公共机构等公共服务场所公用充电桩建设,逐步形成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服务网络,保障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需求。加快推进县城、重要景区以及乡镇驻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重点推进茶城(古罗大道)及高铁站新能源汽车综合体项目建设,完善新能源充电体系。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停车位要求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充电设施改造或完善。到2025年,全县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30个,其中公共充电桩达到50个,自用充电桩达到80个。(县交通运输局、县发改局、县科工信局、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动现代物流绿色低碳发展。

应用智能导航系统、物联网平台、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智能交通、自动识别等先进信息技术,进一步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有效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加快调整运输结构,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和综合效益。合理布局城乡配送基础设施,统筹交通运输、邮政、商务、供销等农村物流资源,建成以县级农村物流站点为核心,乡镇农村物流配送站为支撑的物流网络。(县交通运输局、县科工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行动

1.促进种植业绿色转型升级。

坚决守住耕地红线,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古丈县实际,新增建设与改造提升相结合,以改造提升为主,集中力量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加强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和秸秆资源化利用,开展非畜牧大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减少种养环节温室气体排放。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替代计划,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到2025年,新建高标准农田0.63万亩(不含2021年和2022年),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0.97万亩(不含2021年和2022年),主要农作物农药化肥利用率达43%,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85%。(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进农业设备低碳转型。

鼓励和引导农机及时报废更新和升级换代,进一步淘汰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机,加快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推动农业大棚、农业灌溉、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电气化改造。推动农机标准化、规模化作业,降低农机机械单位能耗。改善农机能源消费结构,增加生物质燃油使用量,逐步减少汽、柴油用量。(县农业农村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等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3.推进农村用能结构低碳转型。

积极推动乡村用能转变,推进以光伏为主的农村分布式新能源建设,提高农村能源自给率。推进“以气、电、生物质成型燃料代柴”工程。推进绿色农房建设,推动新建农房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加快农房节能改造。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沼气,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建设规模化沼气或生物天然气工程,推进沼气集中供气、发电上网。(县住建局、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国网古丈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节能降碳减污增效行动

坚持节能优化方针,严格落实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

1.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

落实好能耗“双控”制度,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合理调控油气消费水平,加快推进“气化古丈”工程,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加快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做好能耗强度约束性指标管理,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深入挖掘有色、建材等行业节能潜力,大力推广节能高效技术和产品,加快实施节能低碳技术改造,实现行业能效稳步提升。全面实施用能预算管理,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从源头推进节能降碳。完善能耗强度控制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严格落实能耗强度控制约谈、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节能监察体系,开展节能监察行动,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用能审查及审计管控力度,综合运用行政处罚、信用监管、阶梯电价等手段,增强节能监察约束力。(县发改局、县科工信局、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

实施重点节能降碳工程,开展建筑、交通、照明等基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推进先进节能绿色技术示范应用,推动城市综合能效提升。以古丈产业开发区为重点,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推动工业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和污染综合整治,鼓励工业企业、园区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严格落实行业能耗限值,推动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推进古丈县城天然气管网建设工程、古丈县新城海绵城市建设、古丈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推动存量项目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县发改局、县科工信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县住建局、古丈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进用能设备节能增效。

开展重点用能设备节能诊断,大力推动电机、风机、水泵、压缩机、变压器、换热器、工业锅炉、窑炉、民用锅炉、电梯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全面提升能效标准。综合运用税收、价格、补贴等多种手段,推广使用先进高效产品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开展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监察,强化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报废全链系管理,实现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监察全覆盖。(县发改局、县科工信局、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促进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

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科学谋划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新建设施优先布局在新能源资源密集地区。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结构,推广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多样化能源供应模式,因地制宜采用自然冷源、直流供电、“光伏+储能”5G基站等技术。提升通讯、运算、存储、传输等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水平,积极推广使用高效制冷、先进通风、余热利用、智能化用能控制等绿色技术,推动现有设施绿色低碳升级改造,加快淘汰服役时间长、能耗大、具有高碳锁定效应的基础设施。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管理,将综合能耗较大的数据中心纳入节能监察。(县发改局、县科工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充分发挥减少资源消耗和降低碳排放的协同作用。

1.深化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

按照“一园一策”原则,加快推动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工程,统筹布局园区产业空间,促进产业集聚升级。围绕工业副产品深加工和废弃物再生利用,加强规划引导、入园评审和链式招商导入产业链延伸关键项目,不断促进物料闭路循环,形成链条间的“横向耦合”和“纵向延伸”关联,构建符合园区特点的循环产业链。积极利用余热余压资源,推行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应用,实现能源梯级利用、集中供暖供电。构建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协同产业链延伸,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共生利用,实现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加强园区废水利用建设园区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及回用设施,提质改造园区污水处理厂和收集、排江管网,实现中水循环利用和污水达标排放。推动建立园区固体废物处置厂,实现废物、废弃综合收集处置。到202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县发改局、县科工信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古丈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2.提升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综合利用率,促进煤研石、粉煤灰、尾矿、冶炼渣、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等大宗固废的综合利用水平提升,鼓励替代原生非金属矿、砂石等资源。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强绿色建造和绿色回收,推广废弃建材和路面材料原地再生利用。推进新能源汽车废弃动力电池、废钢、电子废弃物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支持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升级发展,大力提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到2030年实现全县大宗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100%。(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

推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林业废弃物、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等农林废弃物高效利用,加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促进农用有机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开展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利用,推进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健全完善农产品绿色流通体系,加快建设覆盖农业主产区和消费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加大生物肥、缓(控)释肥、水溶肥等高效新型肥料和有机肥的推广应用力度。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推动规模种养园区和基地综合实施健康栽培、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规模化养殖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探索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进农村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发挥清洁能源供应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益。构建农林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广林上、林间、林下立体开发产业模式,推进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旅游康养等循环链接。(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整治过度包装,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降低填埋比例。鼓励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提升城乡生活污水收集治理水平,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广“三个两、无动力、低成本”农村黑灰污水处理利用模式。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健全,生活垃圾资源化比例提升至60%。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比例提升至65%。(县发改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行动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创新能力,推进绿色低碳科技稳步发展。

1.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生态。

强化低碳技术创新生态建设,统筹创新要素合理流动,推动高效合作、协同有序的创新体制发展。实施企业研发攻坚行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开展科技型、绿色技术创新型企业培育,支持企业承担绿色低碳重大科技项目。完善科研设施、数据、检测等资源开放共享机制,落实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的多元治理服务模式体系,完善技术成果转化公开交易与监管体系。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扶持政策,推动绿色技术供需精准对接。(县发改局、县科工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古丈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支持绿色低碳创新平台建设。

推进绿色低碳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支持节能降碳领域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鼓励重点企业积极对接湖南高校及科研资源,开展分支机构建设和产学研合作,着力创建一批企业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鼓励重点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共建绿色低碳产业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产业技术联盟。(县发改局、县科工信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古丈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转化应用。

鼓励重点行业在节能降碳方面的技术研发,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应用。积极探索工业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技术、高效电能转换及能效提升技术、新型节能建材技术、高效交通运输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聚焦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储能、动力电池等重点领域,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医药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充分发挥企业在绿色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示范作用和产业化中主体作用发展一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企业,推广一批绿色适用先进技术。(县发改局、县科工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住建局、古丈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积极支持适应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需求、灵活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引进培养一批“双碳”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强“双碳”人才智库平台建设,盘活现有人才资源,释放人才活力。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做好国家级、省级重大人才工程申报推荐工作,鼓励县内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积极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国企及相关社会教育联盟共同落实“双碳”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机关干部“双碳”人才培训,不断弥补古丈因绿色低碳改革所亟需的人才队伍。(县人社局、县教体局、县发改局、县科工信局、古丈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

1.提升林业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围绕打造“一湖两廊四屏多板块”的县域生态保护格局,重点保护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石林—坐龙峡国家地质自然公园以及头顶山、大面山、松切尾、李海枯、尖山、大坡上、牛路坡等7处森林集中区。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和生态廊道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作。推动古阳河等主要河流沿岸及G352、张花、龙吉等主要交通干线沿线绿化生态廊道建设。加强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通过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植被保护恢复措施,增加全县石漠化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使石漠化区域森林植被逐步恢复,生态功能逐步增强。加强乡镇绿化建设,提高乡村绿化水平。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封山育林工程,通过实行封禁,人工更新及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等措施,达到培育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功能完整性、稳定性和碳汇能力。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目标值稳定在70.15%左右,森林蓄积量不低于686.96万立方米。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0.15%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686.96万立方米以上。(县林业局、县自然资源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县发改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提升农田湿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控生态空间占用,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红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合理控制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使用量,推进节水灌溉,提高秸秆、畜禽粪污等废弃物资源化、高值化利用水平,加快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全面升级污染防治设备,推广农田废弃物收集池、生态拦截沟、杀虫诱捕器使用,提高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实现农业面源污染修复治理县域全覆盖,到2030年,防治修复县内土壤污染面积2万亩。强化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发挥湿地固碳作用,重点保护栖凤湖省级风景名胜区、酉水、古阳河等水体及周边生态环境,推动古丈县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对古丈县古阳河、酉溪河、草塘河、丹青河主要河段进行综合整治。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污染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恢复水生态环境,提升碳汇能力。(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发改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县自然资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

有序完善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建设,开展森林、湿地、土壤等碳汇本底调查,碳储量估算和潜力分析,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深化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固碳树种研究、完善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对森林火灾、病虫害的防控,严格遵守森林法、水体保持法、防沙治沙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防范非法占用和开垦林地,减少森林碳排放,推动开展栖凤湖湿地保护区生态监测,加强湿地综合管理,健全湿地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增强湿地储碳能力。(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统计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古丈分局、县发改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绿色低碳全民响应行动

着力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节能低碳意识,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1.加强低碳宣传教育。

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国民教育、社会宣传等多个维度,从思政、家庭、科普、法制等层面开展资源环境国情教育,普及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国土空间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各领域专项规划。充分利用新媒介、自媒体等新兴媒介打造多维度、多形式的绿色低碳宣传平台,将生态文明思想深度融入文艺、文创、公益领域。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全国低碳日、节能宣传周、生态文明宣传月等,开展节能低碳主题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公众低碳意识。(县委宣传部、县教体局、县发改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县自然资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面向主管部门及重点企业,定期开展不同层面、有针对性的培训,增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低碳战略决策能力。积极倡导公众选择“135”绿色出行方式,鼓励公众采用公共交通、新能源汽车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交通方式,养成低碳环保的出行习惯。坚决遏制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着力破除奢靡铺张的歪风陋习,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减少一次性消费品和包装用品材料使用量。推广低碳旅游方式,推动居民在衣、食、住、行各方面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县发改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城管执法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引导企业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强化环境责任意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提升绿色创新水平。加强重点碳排放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培训,推动企业碳市场能力建设。有序推行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工作,定期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加大对促进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创新应用的扶持力度,鼓励减排创新行动。探索制定二氧化碳减排企业排名制度,对碳排放管理先进企业给予激励。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作用,督促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生态环保社会责任。(县发改局、县科工信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古丈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政策保障

(一)加强统计核算体系建设

按国家相关要求及规定,健全区域和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健全能源计量、统计、监测制度体系和能源消费统计指标体系,推进与碳排放相关基础数据的多部门会商共享机制建设,提升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等领域原始数据精准度。扩大能源统计调查范围,细化能源统计品种和指标分类,建立县级化石能源碳排放核算体系。强化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服务功能,制定碳排放数据管理和发布制度,推动能源统计信息资源共享。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和信息化体系建设,定期开展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加快碳排放实测技术发展,推进遥感监测、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碳排放实测领域的应用。(县统计局、县发改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县林业局、县科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大财税价格政策支持

统筹财政资金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行动和重大工程。完善绿色产业发展补贴制度政策落实绿色低碳领域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积极开发绿色金融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的贷款规模,加大对双碳领域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项目库,积极推进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相关风险监测、预警、评估与处置工作。出台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激励措施。对全县碳达峰有重大支撑作用的项目优先保障用地等生产要素。加大双碳工作服务力度,加强能源管理、节能监察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水平。(县财政局、县税务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县科工信局、县发改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绿色低碳交流合作

开展绿色人才交流合作,积极组织高端人才引进活动,进一步深化绿色低碳领域合作交流层次与渠道。开展绿色技术交流合作,持续引进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化项目落地。开展绿色经贸交流合作,推进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贸易。(县科工信局、县发改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体系

创新财政资金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项目)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支持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增效。培育壮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生态环保资金整合、发行绿色债券等形式,强化企业治理主体责任和引导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引导和鼓励企业和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挂牌融资和再融资,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开发绿色科创基金,发行绿色债券。大力争取国家低碳转型发展基金、绿色发展基金支持,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县财政局、县发改局、湘西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县科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构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积极开展碳汇计量监测,确立碳汇监测指标和管理制度,将碳汇价值纳入生态保护补偿范畴内,积极探索市场机制作用下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落实跨县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和转移支付机制,健全森林、湿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古丈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全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工作统筹、系统谋划和跟踪评估,定期对各地区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协调研究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指导相关部门和行业开展碳达峰行动。加强统筹协调,定期安排对各区域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工作进展的调度,督促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

(二)加强监督考核,强化奖惩机制

将碳达峰相关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碳达峰目标责任考核清单化、闭环化管理机制,强化督查激励和考核问责。各有关部门就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情况每年向县委、县政府报告。

(三)加强责任落实,确保任务到位

各部门要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切实扛起政治责任,按照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着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各类市场主体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实施有针对性的节能降碳措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四)强化宣传引导,树立低碳意识

制定宣传方案,利用好全国低碳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组织开展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宣传,开展全民绿色低碳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全民节能低碳意识。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在县政府网站等主流媒体平台开设低碳专栏,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