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建议,下一步在考虑当前遍布各地城市群示范的基础上,可以连通构建一个“氢能走廊”,形成综合化、规模化示范工程,打造氢能和燃料电池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氢能交通愿景。
万钢表示,我们国家商用车的碳排放占道路、交通总量52%以上,(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降低长途重载商用车排放的一个重要方式。2022年我们通过“科技冬奥”验证了燃料电池汽车在寒冬季情况下,规模化运行以及用“绿电”的可行性,也就是用光伏、风电来制氢用氢的技术应用的经济性。
2020年,四部门启动了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以及“氢进万家”等科技示范工程,这些都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我国燃料电池的累计推广量已经达到2.1万辆,示范运行覆盖了城市、物流、运输、工程、港口、园区等多元化场景。
万钢表示,现在燃料电池示范运行已经跨越了十几个省,在城市群示范上起到了很好的效应。正是在这种规模化示范下,氢能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成本下降十分显著。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研发、产业化推进,使燃料电池系统八大零部件基本实现了自主突破。
“经过多年运行,2023年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相对于2020年之前的成本已经从15000元/千瓦降低到3000元/千瓦,降幅达到80%;电堆功率密度也提高一倍以上,从过去50千瓦/公斤提高到现在100千瓦/公斤。”万钢强调。
因此,我们建议,下一步在考虑当前遍布各地的城市群示范的基础上,可以连通构建一个“氢能走廊”,形成综合化、规模化的示范工程。万钢表示,我们现在在示范的过程当中也发现了一些利用高速公路、加油站周边的太阳能设施制氢的可能性,以及副产氢气管道运输的可能性,这些都给我们提供了分两步走(的思路):
一、连通以长途客车、重载货车、厢式物流等商用汽车为重点的跨区域高速公路综合示范线(是现有的车在高速公路上综合示范),以支撑氢能燃料电池汽车跨区域、规模化和中长途的运营,来提高总体示范的运营效应;
二、沿氢能高速布局加氢设施,因地适宜开展绿电制氢、副产氢利用,逐步形成“就地制备、就近输运和西氢东用的多样化氢能资源配置格局,逐步形成氢能走廊。
“当然这需要政策支持和监督管理,大规模的示范可以让我们能够解决在公路交通当中的碳排放的问题。”万钢最后强调,要深化低碳转型,围绕氢能与燃料电池在商用车领域的发展,连通氢能高速公里等,构建氢能通道,通过规模化、综合性示范工程,打造氢能和燃料电池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氢能交通发展愿景。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