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研院绿能与环境研究所太阳光电技术组副组长陆文豪表示,工研院与国内矽晶圆龙头开发的N-type矽晶圆技术,初期目标是达成20%以上的电池转换效率,未来将会再持续升级。
工研院绿能与环境研究所太阳光电技术组副组长陆文豪表示,相较于传统的P型(P-type)矽晶圆技术,N-type矽晶圆技术能运用于制造更高转换效率太阳能电池。目前工研院正与台湾最大矽晶圆制造商共同开发N-type矽晶圆技术,转换效率将有机会与三洋并驾齐驱。该计划将会在2年内开发完成,初步预期太阳能转换效率将可超过20%。
矽晶太阳能电池良窳与矽晶圆的来源和品质息息相关,有鉴于上游晶圆厂的产量有限,同时纯度需高于99.9999%以上,若先天材质不佳,电池效率亦难超过16%,故如何节省矽晶圆的用量抑或开发新的拉晶方式,向来为矽晶太阳能电池厂商戮力克服的技术挑战。陆文豪指出,N-type矽晶圆技术能沿用既有P-type制程,仅须改变材料,毋须增加太多成本即可大幅提升转换效率,惟技术难度偏高,故目前仅有少数几家代表性厂商投入。
有别于P-type矽晶圆技术系采用镓取代硼进行制造;至于N-type矽晶圆技术则以磷取代硼生产矽晶圆,由于磷不会与氧结合,因此可避免P-type矽晶圆光衰的弊病。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