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氢能产业的崛起,来自产业链企业创新迭代的速度也在加快推进。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多家氢能企业发布了氢能新品,产品主要集中在制氢环节,详情如下:
2月28日,阳光氢能300Nm³/h PEM电解槽在日本国际智慧能源周全球首发,同时亮相了其柔性制氢系统解决方案。
据阳光氢能海外解决方案总监张敏介绍,该电解槽不仅突破了国内PEM电解槽单槽产氢量,更在多个关键指标上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它采用专利密封结构,工作压力高达3.5MPa;独创的一体化结构与多功能流场设计,使额定直流电耗低于4.15kwh/Nm³ H₂;设备负荷调节范围达5%-110%,负荷调节速率10%/s,在对动态性能调节要求更高的场景下,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它采用多梯度镀层结构,耐腐蚀性更强,大大延长了电解槽的寿命。
3月,由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电气”)旗下上海氢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氢器时代”)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碱性电解槽产品(QQSD-Z系列)顺利完成性能及稳定性测试,并获得德国莱茵TÜV颁发的第三方认证。据透露,新产品的单体制氢规模覆盖50-2000Nm³/h,可满足各类应用场景的需求,为用户提供高效率、高可靠性、低成本的电解水制氢产品。
3月25日,中国氢能展期间,重塑能源与宝石机械子公司宝石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的1.5MW橇装式氢能电站首次正式对外发布。该产品最大净输出功率超过1500kW,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体撬装式氢燃料热电联供装置。目前,该产品在宝石电气已完成整体装配及电气设备调试,后续将助推该公司相关炼化板块工业副产氢高效清洁利用,并有序推进油气勘探场景中钻井、压裂生产的能源清洁替代和绿色转型。
3月26日,亿纬氢能100 kW AEM电解槽产品发布,该100 kW AEM电解槽具有出色的电解水制氢效果,其负载调节范围更是达到了10~120%,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动,实现最佳的能耗比。工作电流密度达到10000 A/m2,运行压力可达1.6MPa,使用自主研发的膜电极体系实现高效制氢。单槽采用轻量化设计,体积只有380×480×1200 mm,槽体重量仅为同等功率下传统ALK碱槽的1/4。材料体系均使用非贵金属材料,其中关键的非氟AEM隔膜材料完全由亿纬氢能自主研发和生产,初始投资成本低且实现绿色制氢。上述电解槽产品配套AEM制氢系统使用时,具有集成度高、运行可靠等优点,还可以通过多堆耦合等方式,灵活满足更大制氢量应用需求。
3月26日,中国氢能展期间,氢沄新能源展示了三款备受瞩目的自主研发新品,分别是:自主研发的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QYS-8 PEM电解槽、固定式发电系统。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采用双引射器等前沿技术,具有高性能、高效率且集成度高等特点。QYS-8 PEM电解槽得益于高活性催化剂、高传导率质子膜、高孔隙率和超薄钛毡设计,产品能耗低至4.2 kW·h/Nm³。固定式发电系统在产品标准化、系统稳定性、发电效率、整体能效等多个方面都展现了突出的性能优势。
3月26日,中国氢能展期间,上海氢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锐科技”)集中亮相PEM膜电极、电解槽和PEM制氢系统系列创新产品,其中,基于Nafion115膜的PEM制氢膜电极已经实现了PEM制氢膜电极的“卷对卷”批量制备,单片膜电极活性面积达3200cm²。还有基于80微米增强膜的膜电极,此外,“系列高效PEM电解槽”已经实现了从5标方到250标方的批量制造,单槽最大产氢量可达250Nm³/h。还有Ryzer系列PEM电解水制氢系统,该PEM电解水制氢系统产氢纯度高达99.999%,产氢压力可达3MPa,冷启动和热启动时间分别为20分钟和3秒。此外,还具有宽功率波动等特性,可以从10%-120%,完全满足可再生能源直接耦合制氢的要求。
近日,骥翀氢能成功研发100kW燃料电池备用电源,并已实际应用。骥翀氢能100kW燃料电池备用电源可拓展至 2MW 级分布式电站。此产品应用场景广泛,可用于社区、工厂、商场等场所的供电;机房、数据中心、医院等场所用作应急/备用电源;海岛、山区等离网地区用电;氢资源丰富地区建立清洁发电厂等。此前,骥翀氢能已完成 100W 级便携式电源、10kW 级备用电源的开发,并在多地实际应用。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