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报告《电池与安全能源转型特别报告》。报告中指出,得益于成本下降、推进创新和支持性产业政策等,2023年电池在电力行业的部署量同比增加一倍以上,其增长超过几乎所有其他清洁能源技术,对于实现气候和能源目标至关重要。
报告提到,电力行业的电池储能是2023年商用增长最快的能源技术,部署量同比增长了一倍多。公用事业规模的电池项目、电表后电池、微型电网和太阳能家庭电力接入系统实现了强劲增长,全球电池储能容量总计增加42GW。2023年电动汽车(EV)电池部署量增长了40%,新电动汽车有1400万辆,占能源领域使用的电池的绝大部分。
由于成本降低和性能改进,锂离子电池在电池使用中占主导地位
尽管全球数十亿台个人设备继续使用锂离子电池,但能源行业现在占年度锂离子电池需求的 90% 以上,这比 2016 年能源行业50% 的占比有所上升。随着成本的下降和性能的提高,锂离子电池已成为现代经济的基石,支撑着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个人电子设备的激增以及能源领域的增长。2023 年,全球电力行业将有近 4500 万辆电动汽车(包括汽车、公共汽车和卡车)上路,超过 85GW的电池储能在能源领域使用。
自2010年以来,锂离子电池的成本降低了90%,能量密度更高,寿命更长,因此在过去十年中已经超越了铅酸电池等替代品。锂离子电池价格从2010年的每千瓦时1400美元下降到2023年的每千瓦时不到140美元,成为有史以来成本下降最快的能源技术之一,这是研发创新和规模经济的结果。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和储能应用中都占主导地位,化学成分可以根据矿物的可用性和价格进行调整,2023年磷酸铁锂(LFP) 电池的市场份额将升至电动汽车销量的40%和新电池储能的80%。
政策支持推动了许多市场的电池部署,但电池供应链非常集中
政府对电动汽车推广的大力支持和对电池储能的激励措施正在扩大全球电池市场。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池市场,占当今能源领域使用的所有电池的一半以上。欧盟是第二大市场,其次是美国,英国、韩国和日本也有较小的市场。在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包括非洲,电池的使用也在增长,为了到2030年实现普及,非洲有近4亿人通过分散式解决方案获得电池使用,如太阳能家庭系统和带电池的微型电网。
虽然全球电池供应链很复杂,但其中的每一步——从矿石的开采到使用高级化学品制造最终电池组中的电池组件——都具有高度的地理集中度。电池制造商依赖少数国家的原材料供应和许多关键矿物的开采。中国承担了全球一半以上的锂和钴原材料加工,拥有全球近85%的电池产能。目前,欧洲、美国和韩国各自占某些电池金属和电池供应链的10%或更少。
实现 COP28目标将取决于到2030年电池部署量增加7倍
电池是摆脱化石燃料的关键,并通过电气化和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来加快能源效率的步伐。在运输方面,在2050年净零排放(NZE)情景中,到2030年,道路上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车队将取代每天800万桶石油的需求,超过当今欧洲公路运输的总石油消耗量。在电力领域,电池储能支持从有增无减的煤炭和天然气过渡,同时通过减少电网的损耗和拥堵来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在其他行业,电池实现的清洁电气化对于减少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使用至关重要。
为了在2030年之前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容量增加两倍,同时保持电力安全,储能需要增加六倍。为了促进新的太阳能光伏和风能的快速应用,在净零排放情景中,到2030年,全球储能容量将增加到1500GW,这符合《巴黎协定》的目标,即在2100年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限制在1.5°C或更低。电池储能提供了90%的增长,到2030年将增长14倍,达到1200GW,并辅以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和飞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到2030年,电池储能的部署必须继续以平均每年25%的速度增长,这将需要政策制定者和行业采取行动,利用电池储能可以在几个月内在大多数地点建成的事实。
在净零排放情景中,约60%的二氧化碳2030年能源领域的减排与电池有关,使其成为实现全球共同气候目标的关键因素。近20%与电动汽车和太阳能光伏电池直接相关。另外40%的减排来自最终用途和可再生能源的电气化,而这些电气化是由电池间接促进的。
扩大全球电池市场为供应链多元化创造了新的机会
到2030年,全球电池市场价值将翻两番,实现净零排放。目前,电动汽车和储能应用中的电池组的全球价值为1200亿美元,在净零排放情景中,到2030年将上升到近5000亿美元。即使按照今天的政策设置,到2030年,电池市场的总价值也将扩大到3300亿美元。蓬勃发展的电池市场正在吸引新的融资来源,电池初创企业仅在2023年就获得了约60亿美元风险投资。
电池是一把“万能钥匙”,可以解锁几个更大的转变和更大的工业奖。目前,全球汽车市场价值4万亿美元,其领导地位将取决于电池技术。电池还支持更多的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通过平衡其变化和稳定电网,在2024年至2030年的净零排放情景中获得了6万亿美元的投资。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