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储能行业三步走,储能安全五手抓

   2024-07-02 北极星储能网清稚12940
核心提示:据了解,TÜV莱茵正在深圳建设大湾区综合实验室,计划于10月前投入运行

“在市场早期,储能究竟能不能很好地被利用起来,主要看三个方面,第一是技术路线发展如何,第二是成本是否能够被市场接受,第三就是安全性。”

如今,储能当前的两个问题已被解决,储能安全防护即将迎来破局。

1.安全未解,储能之路任重道远

近期,国务院为新型储能设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装机超过40GW,较此前的十四五装机30GW有了大幅提升,但与实际推进速度对比来看,这一数字仍然是相对稳健而保守的。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仅第一季度新增了3.91GW/10.81GWh,如此看来40GW的目标已经指日可待。

如今,储能的身份得到认可,市场价值正在逐步提升。对于市场、对运用者,对于建设方等各方而言,储能技术的功能已经不言而喻,对于提高新能源渗透率以及安全使用是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的。然而就恰恰是在应用端,新型储能行业仍存在一定的壁垒瓶颈。

TÜV莱茵全球电力电子产品服务副总裁兼大中华区太阳能与商业产品服务总经理李卫春在与北极星储能网交流时表示:“在市场早期,储能究竟能不能很好地被利用起来,主要看三个方面,第一是技术路线发展如何,第二是成本是否能够被市场接受,第三就是安全性。”

回首过去十年,中国的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势如破竹,尤其在近两年,伴随市场装机规模大涨,企业对于技术产品的研发迭代步伐也在逐步加快。当然,支撑装机量猛增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储能成本的快速下降。以锂离子电池技术为例,如今电芯成本已经可以接近0.33元/Wh,而电池系统成本无限接近0.4元/Wh,较上一年同期成本跌破六成以上。

“储能发展已经将近十年了,前两个问题都已经解决,但是新型储能现在的问题就是安全性还没有本质性地解决。所以发展储能这个工作还是任重而道远。”李卫春说。

解决安全性的突破口,或许应该从标准体系入手。

对比海外,如欧洲美国等储能发达地区,之所以发展更快,是因为拥有比较完善的标准。令技术和产品投入应用时,规避潜在的安全和质量风险。TÜV莱茵就是在做这样的工作。

2.储能安全升级的五个抓手

“目前看来,储能安全单靠电池和零部件本身是很难解决的。因为它本身存在内短路和外短路、以及引发导致热失控的风险。”

那么如何守卫储能行业的安全?李卫春认为应该从几个方向入手。

第一个是提高储能产品自身安全防护水平,彻底解决电芯本身热失控和爆炸起火的安全问题。如不断优化提升电池本身的安全特性,同时提高BMS/PACK/系统/消防防火防爆等安全防护设计以及保障措施,令储能系统的应用更加安全。另一方向是发展相对可以解决安全风险的技术路线,比如当前比较热门的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

其次,储能行业还需要健全的机制加以管理。通过制定标准、建设一整套管理体系,然后再配以执行办法和路径,以标准体系和法规、市场准入要求等来保障储能的安全。

不过,目前来看,这种全面的防护里面透露出另一问题。李卫春称,这些防护技术手段和应用措施在行业里是成熟的,然而在执行和应用层面上仍然存在选择空间。其实国内外的市场产品差不多,但是在市场准入的过程中,在执行过程往往缺失标准以及质量保障体系、检测和认证。“不同市场的整体的要求不一样,有要求就去做、没有明确就不做,这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第三,需要配套一些保险和金融方案,让偶尔或者非常概率很低的这种安全事故也可以得到托底保障。

第四,还需要对储能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全生命周期的监控和管理。让这些技术上提升的手段,如BMS、EMS采集的数据,用实时监控运维实施运维的方式去管理储能设备,以提前预警系统安全潜在风险。

通过这种电芯、电池储能系统等参数的理解,再加上一些优化的算法和管理手段来进行提前预知和预警。这个也是解决安全风险的一个办法。

3.市场领跑标准,谨防“暗流”风险

再完美的技术方案,总要打个样、先行先试。新能源强制配储的政策,也许正是这样诞生的。

中国几乎全国范围内都要求新能源发电强制配建储能,这对于新能源消纳和平滑发电、提高电网稳定性等都有益处。然而,由于储能产品标准、安全标准、质量标准不完善,产品认证体系和产品认证的要求等不健全,造成了一些储能安全隐患存在。

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已有案例在先,有的企业因产品质量不达标、被要求更换产品并被索要巨额赔款,也有企业可能在面临风险时直接选择退市。对于消费者、甚至对于储能行业来说,没有售后服务意味着储能就成为“一颗雷”,不合理的调度应用、未加有效监管,新型储能的运行就存在安全隐患。一旦事发不仅影响业主单位,也会导致行业整体受到打击。

为此,李卫春提出建议:首先行业要解决标准体系和产品认证体系不健全问题;其次,有了标准就要执行,行业应该根据标准去判断技术产品是否存在安全风险、质量风险。“既要有标准和体系的前提,同时要有标准和认证的执行。两者加在一起才能保障产品和技术本身符合当地市场及标准体系要求。”李卫春强调。

然而,在中国很多早期项目没有这样安全及质量的保障,因而在储能应用市场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中电联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运行报告数据来看,已建成的储能电站利用率低,根源也在于此。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新型储能行业的爆发,国内的标准也在不断补充升级,标准文件愈加细化至各个关键环节,关键技术指标要求也在日益加严。李卫春表示:“尽管这些标准现在还没有细化到欧美等发达市场的水平,但我相信还是会逐步地提升。”而作为国际化权威的认证机构,TÜV莱茵在中国逐步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也会跟地方质量主管部门以及标准制定单位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和合作,并将促进国内标准的发展和制定”。

4.全方位助力储能发展

如今,国内储能市场竞争已经日益困难,很多企业抢不到可开发资源,甚至助长了一些不和谐声音和气氛,如极限低价拉扯中攻占市场份额。因此,很多企业选择出海,以寻求市场机遇。但实际上,国内与国外的储能市场发展有本质的差别,大家对于试错成本的把握和理解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机制保障制定和执行上产生了巨大差别。海外一般都是会把这种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同步进行。

李卫春提醒出海企业:“做好了再到国外去,一旦产品在海外出问题,代价很大。”企业一定要先了解海外市场总体要求、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同时要按照这些要求、在产品和方案设计之初就执行。“先确认品质保障,再进一步建立自己的品牌,这样企业才可能在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

在此过程中,TÜV莱茵可以成为储能企业出海的最佳伙伴。作为全世界知名检测认证机构,TÜV莱茵基于海外丰富的项目经验,在德国、乃至欧洲拥有很高的市场地位,一方面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可以为新企业提升品质、塑造品牌,以其的强大影响力,推动合作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突破。

据了解,TÜV莱茵正在深圳建设大湾区综合实验室,计划于10月前投入运行。该实验室可为储能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的检测认证服务,实现一次测试满足多个国家的准入要求,提升产品交付效率,加速海外市场进程。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