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股市场持续低迷,行业已从巅峰时期的至少15家千亿市值企业,到如今仅剩一两家千亿市值企业。
随着年中财报预告陆续揭晓,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包括硅料、电池片、组件企业业绩下降早已在行业预期之内,但下降幅度多少?很大程度上表明了行业供需格局的变化、技术迭代的速度以及企业自身的成本控制和市场策略。
除光伏主材外,以往净利润增速一直处于全行业领跑水平的石英砂也难逃行业命运,石英股份预告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到3.02亿元,同比减少87.58%到89.84%。
尽管如此,对比目前不同环节企业的数据,部分辅材、逆变器、设备制造商等,仍能保持盈利状态,体现出光伏行业中各细分领域的区别与共性。
但毫无疑问,对于大部分光伏企业来讲,2024年都是异常艰难的一年。
量增价减,上半年N型组件均价降至0.85元/W
2024年1-5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79.15GW,同比增长29.3%。在制造端,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一季度数据,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20.1%;与光伏相关的多晶硅、单晶硅产量增速仍高达50%以上。
2024年1-5月,我国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的产量为23778万千瓦,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2.8%。
另有数据显示,5月份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等产品产量也分别增长57.7%、33.9%、25.8%。
光伏制造业仍在释放潜力。然而,市场的压力已快速传导至全产业链。
上半年接连有跨界企业撤退,甚至已有企业面临退市风险,难言跨界。近期对外宣布将花费100亿元投资10GW TOPCon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的电气龙头德力西集团,成为为数不多仍选择在这一时机投资光伏主产业链的企业。
今年扩产规模下降明显。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上半年硅料扩产规模20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73.68%;硅片扩产规模165GW,同比下降62.67%;电池扩产规模175.8GW,同比下降71.26%;组件扩产规模136.2GW,同比下降72.09%。
通过招投标,更能看到行业竞争激烈程度。根据东吴证券统计,2024年上半年新增组件招标项23个,总计招标规模达77.07GW,同比下降55.82%。
与此同时,上半年已公布中开标结果项目达112个,合计中开标规模 99.01GW,已公布中标结果项目85个,合计中标规模160.67GW,同比增长86.98%。其中1月、4月、5月中标规模分别达到53.6GW、31.8GW、43.3GW,超过去年单月中标规模最高12月的29.8GW。
更刺痛光伏人内心的是跌破企业底线的价格。过低的价格已打乱行业发展节奏。
如果说去年同期,硅料仍然是日子最好过的主材环节,今年已然不存在日子好过的主材环节。
在硅料方面,上半年跌跌不休的价格以止跌收尾。头部大厂价格具有明显企稳和求稳态势,价格范围在每公斤 38-41 元为主;二三线企业价格范围维持在每公斤37-40 元左右。
这一数值已接近头部企业成本线,突破二三线企业成本线。根据证券公司测算,协鑫颗粒硅、通威为成本曲线第一梯队,协鑫单kg现金成本(不含税)约31-35元,通威单kg现金成本约35-37元;第二梯队为大全、青海丽豪、东方希望(自备电厂)等硅料厂商,单kg现金成本约39-44元;第三梯队新特、弘元、宝丰等厂商,单kg现金成本约45-50元。
在电池方面,Infolink 7月初数据显示P 型 M10 和 G12 尺寸维持在每瓦 0.29-0.3 元人民币。在 N 型电池片方面,M10 TOPCon 电池片均价也维持在每瓦 0.28-0.3 元人民币,低价甚至跌破每瓦 0.28 元人民币。
萎靡的终端需求连带影响针对大尺寸 210RN/210N 电池片的采购力度。210RN 与 183N 电池片已正式达到单瓦同价。后续电池片同价的竞争能否刺激组件厂针对大尺寸产品的推进意愿仍须视项目方而定。
图片来源:东吴证券
落到组件上,六月最后一个星期P型双玻产品价格区间在0.76-0.85元,国内项目明显减少,价格趋向0.8元/W以下。
双面双玻N型组件均价达到0.85元/W,TOPCon 组件价格大约落于 0.78-0.90 元人民币。低价抢单、低消产品价格快速下探,部分价格甚至降至0.74-0.78元。
对比2023年6月末价格,P型双玻组件均价在1.38-1.4元/W;TOPCon双玻组件均价维持在1.5元,异质结双玻组件均价在1.63元/W。
以及对比今年年初的P型组件均价0.95-0.98元,TOPCon双玻组件均价1元左右。价格持续下探,也就一年的时间,一个新的技术、新的产品跌去了近一半的价格,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在价格急速下坠的作用下,N型对P型的替代似开弓之箭,势不可挡。近一月N型招标占比超90%,其中9成为双玻组件。
价格逼迫,企业失血严重
在这种价格逼迫下,光伏企业业绩可想而知。
东吴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中指出,产能释放供给过剩,各环节将加速下跌至成本线,预计价格持续低位。二三线加快出清,盈利或在2024年中见底。
该研报分析师对产业链各环节盈利变化进行了展望。光伏主材企业盈利空间不断缩窄,甚至为负。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Infolink
近日,包括多家光伏头部组件企业先后公布业绩预告,相较去年同期十几亿甚至百亿的净利润,今年企业失血严重,净利润亏损从几亿到数十亿不等。
通威分析了上半年各板块业绩表现,公司光伏业务主营产品高纯晶硅、太阳能组件销量继续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太阳能电池销量受部分产能技改升级影响,同比基本持平。
从各家的业绩预告中可以看到,头部企业主营业务出货量大多实现增长,最大的问题仍是全产业链价格的下跌,导致净利亏损。龙头企业的一体化在如今的价格下完全无法显现出优势。
同时在N型对P型的迭代过程中,企业支出增多,对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投入明显上升,如TOPCON、HJT、BC电池的新增、升级,对PERC电池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等。
专业电池片厂商亦是N型电池片龙头的钧达股份近日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电池产品出货 19.21GW(其中 N 型出货 16.43GW,占比达 85.5%),保持较高开机率,其中海外销售占比持续提升。但公司仍显现出亏损,预计净亏损9000万元至1.8亿元。对比来讲,钧达股份已算是光伏主材环节业绩表现相对较好的企业之一。
现在的价格究竟会以什么节奏或者契机扭转到健康的价格?隆基绿能相关领导在近日与投资者交流时表示:将政策和贸易环境等不确定因素排除在外,只看当前行业现状,现在的价格就是底部,短期内整个行业没有能力支撑价格进一步下跌。至于价格什么时候能反弹,以目前的竞争态势有可能再过三个月左右,价格可能会稳定或者稍微上抬。
结语
国内光伏行业经历着超级内卷,出海成为很多企业大佬挂在嘴边、落实在企业布局里的重要突破点。
6月20日,中国海关更新了我国5月份进出口数据。2024年5月,我国各类光伏主材(硅片、电池、组件)实现出口额30.07亿美元,同比下降41.36%,环比4月份微跌2.94%。
今年1-5月份,我国光伏主材累计实现出口额159.13亿美元,同比去年同期的246.7亿美元,下降35.50%。
单独看组件数据,1-5月组件累计出口136.53亿美元,累计同降31.6%;累计组件出口105.01GW,同增26.2%。光伏组件的出口同样呈现出量增价减的复杂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光伏产品对印度、美国的出口量同比增长明显,对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出口量也实现小幅增长,新兴市场仍蕴含发展潜力与机遇。但各国政策的改变也在提升企业出海风险,赴美建厂,改道中东,光伏企业的出海路径正在加速重塑。
行至2024年年中,回望上半程的艰辛与挑战,光伏行业再次站上转型的十字路口,行业需要也必须实现良性发展。时隔3年,工信部出台《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从资金实力、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等多维度设立门槛,为行业健康发展铺设基石。
在此背景下,光伏产业何时能拨云见日,重回良性竞争轨道?谁将率先破局,引领行业复苏?这不仅是对企业实力的考量,更是对战略眼光与应变能力的深刻试炼。
期待,那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企业携手并肩,共同绘制出一幅绿色、低碳、高效、健康的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新蓝图。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