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黑天鹅来袭!特朗普遇刺对中国锂电产业出海风险有多大?

   2024-07-17 中国储能网潘望12520
核心提示:由于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锂电产业形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美国当地时间7月13日,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举行的竞选集会演讲时遭“未遂刺杀”,捂着耳朵的他被特勤人员匆忙护送下台,撤离时不忘向空中挥舞拳头,这张颇具标志性的照片迅速在全球社交媒体走红。

这也是美国历史上在总统竞选期间仅次于肯尼迪遭遇的被刺身亡事件,虽然到目前为止流出的信息并不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的可能性已经大幅上升,其政治外溢影响也会在今后几年中逐渐显现,这对于美国、乃至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巨大考验。

特朗普准备“彻底扭转”拜登减排政策

2024年3月,美国环保署(EPA)发布了2027至2032年新车排放标准。美国官员称,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乘用车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具体来看,到2032年,轻型车新车排放上限为每英里85克;而2027年为每英里170克,大部分减排将在2030年后实现。

根据新规,汽车制造商可以通过将纯电动汽车的销量提高到总销量的56%、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占总销量的13%,传统燃烧发动机车型占总销量的29%来满足2032年的排放要求。

5月14日,美国白宫宣布将对一系列中国进口商品上调关税,包括半导体、电动汽车、锂电池(含储能)、光伏、关键性矿物等,这将影响价值180亿美元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其中对于非动力电池(含储能电池)自2026年起关税从7.5%提升至25%。

据测算,目前美国储能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在320-330美元/KWh,而中国储能系统价格约为111-125美元/KWh,具备显著的价格优势,即便加征25%的关税后,储能系统价格依然维持在139-156美元/KWh,相较于美国储能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到50%。因此倘若美国电池生产成本没有明显下降,单纯依靠IRA法案补贴和对中国锂电加征25%的关税,美国生产的电池及储能设备无法从经济上赶超中国生产的电池及设备。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关税政策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池和储能设备的出口,但短期内美国本土生产的电池不论是从成本上还是规模上都难以取代中国进口,美国难以摆脱对于中国进口电池的依赖。

但是,上述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常规的逻辑基础之上,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恰恰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常规的国家统治者。今年6月,特朗普到访国会,并在会议中抨击了现任总统拜登的电动汽车政策。特朗普表示,如果他在11月份入主白宫,将废除拜登所推动的电动汽车支持政策。

在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众多条款中,一部分条款鼓励美国企业自己生产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各种绿色技术;公用事业公司可以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和风力涡轮机等项目上享受税收抵免;为了鼓励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国内制造,法案提供的补贴正在流向汽车行业。

可共和党长期以来一直反对此类举措。共和党认为,气候和清洁能源支出效率低下,增加了税收和成本,却没有足够的经济回报,具体到特朗普个人,他干脆称气候变化是一个“骗局”,并将《通胀削减法案》描述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增税”。

此前,特朗普就经常表态称,电动汽车行不通,会伤害美国行业汽车工人。也就是说,既然美国电动汽车和电池产业竞争不过中国,还伤害美国汽车工人,那就干脆放弃减排计划和电动汽车发展。

如果特朗普当选,韩国电池产业将萎缩!

对于特朗普再次当选的后果,韩国人已经看得非常清楚。6月27日,韩国媒体《首尔财经》发表文章称,在11月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如果特朗普重新执政后废除《通胀削减法案》或减少支持,韩国的电池产业可能会萎缩。

据韩国产业经济贸易研究院(KIET)发布的报告称,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颁布后,韩国的电池行业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超过日本,跃居第一。KIET分析发现,《通胀削减法案》使韩国电池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增长了26%。

KIET预测,特朗普重新掌权后,美国建立远离中国的电池供应链的政策将进一步强化。报告称,“《通胀削减法案》的中国供应链排除原则应用得越严格,受益于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的车型数量往往会减少”,“预计特朗普将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加强中国供应链排除政策。特朗普计划的《通胀削减法案》支持规模就是严格执行这一原则。”

KIET表示,为了应对“特朗普风险”,不仅要密切关注美国总统和国会选举的趋势,还要密切关注个别议员的选区利益,重点关注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受益地区和摇摆州。特别是对于韩国进行大规模投资的美国7个州,分析韩国电池企业的投资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并将其作为谈判的筹码。

如果特朗普当选,对中国锂电产业出海风险有多大?

据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锂电产业链企业出海战略研究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电池出货量全球市占率提升至74%,动力电池出货量连续7年居全球首位;凭借规模和成本优势,中国锂电池出口152GWh,增长超 60%,在上游材料领域,中国关键电池材料全球市占率均处于高水平,且呈上升趋势;其中,负极94%,正极/隔膜/电解液均达85%左右,短期内主导地位难以撼动。

报告指出,中国锂电产业面临近期“结构性”产能过剩和“中期”产能过剩态势,因此加快海外布局成为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并将逐步由贸易为主变成海外投资本地化发展为主,逐步由出口转变为出海。但是,面对复杂的全球地缘政治和贸易环境,尤其是中欧“竞争中合作”和中美“竞争中博弈”态势将在中长期,中国锂电产业出海将面临更多挑战。

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6月,中国锂电产业链企业公布的海外总投资金额达到5648亿元,其中欧洲是中国锂电产业链企业主要出海目的地,占比达到37%,其次为东南亚地区,而美国受地缘政治影响,投资额占比仅10%。

从投资占比来看,似乎特朗普当选对中国锂电产业的整体风险并不大,但对于已经到美国投资建厂的中国企业来说,风险已经大幅增加。

历史总是在重演,但贸易壁垒救不了美国人!

其实,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贸易战和保护主义,也早就在美日汽车产业之间发生过。20世纪80年代初,因为中东石油危机的影响,日本小型汽车在美国市场大受欢迎,美国本土生产的大型车被视为“油老虎”在市场上连连败退。最后在美国里根政府的压力下,日本被迫同意从1981年4月起,开始自愿配额168万辆汽车出口至美国市场,为期三年,给予了美国汽车厂商充足的转型时间。

但温室里养不出强壮的花朵,这种不思进取的态度最终害惨了美国汽车制造业。到了美国对日本发动汽车战40年后的今天,日系车非但没有在美国消失,反而将市占率从22%进一步提升至35%。而这一切的发生并非难以预料,早在1984年,就有60多位美国经济学家联名向两党表明态度: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因为它不但抬高了国内价格,还削弱了美国工业的创新。“如果美国汽车工业与国际贸易隔绝,它就无法运作和繁荣。”

不幸的是,这些警告在今天,正逐渐变为现实。

由于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锂电产业形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在宏观层面,中、美、欧各国已将新能源+储能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颁布了相关扶持政策和贸易保护条款。虽然历史总是在重演,但贸易壁垒注定救不了美国人!

其实,无论今年11月特朗普是否会再次当选,下一届美国政府都将继续从锂矿开采到电池生产制造等多个电池核心领域,对保持领先的中国企业实行全面 “封堵”。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为了争夺全球锂电及储能产业的主导权与定价权,美国政府对中资企业的围剿范围与力度大概率还会进一步升级。产业竞争就是如此残酷,我们不应该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