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此起彼伏,而在今年上半年韩国电池企业迎来一轮剧烈的震动。
韩国动力电池领域的“三护卫”——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据初步财务数据显示,LG新能源在2024年第二季度的营收同比下滑30%,至6.16万亿韩元(约合323.4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同比大跌58%,至1953亿韩元(约合10.3亿元人民币)。若不计入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提供的税收抵免金额,该季度实际上出现了营业亏损。
为应对市场挑战,LG新能源已决定暂停建设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储能系统(ESS)电池生产线,该产线总投资约379亿元人民币,总产能规划53GWh。
三星SDI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预估仅为2442亿韩元(约合12.8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锐减34.9%。尽管具体第二季度的数据尚未公布,但可以推测其上半年整体业绩可能也面临较大压力。
SK On的情况更为严峻,不仅连续10个季度亏损,而且净债务自2021年起还飙升5倍至15.6万亿韩元(约823亿元人民币)。公司已宣布紧急措施,包括冻结所有高管的年薪,并大幅减少各种福利制度和业务开支。
01
从制霸全球到跌落神坛
早在数年前,韩系电池企业还曾一度制霸国际电池装机榜单。
根据市场数据,2020年一季度,仅LG化学(LG新能源前身)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市占率就达27.1%,是全球最大的电池厂商。与此同时,另外两家韩国电池制造商三星SDI、SK On合并市占率也达到了21.1%,这意味着韩国三大电池厂商的全球市占率接近50%。
然而好景不长,从2020年至今,韩国三大电池企业的市占率就持续下滑。
根据最新的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285.4GWh,较去年同期增长23%。韩国三大电池厂商的市占率分别是12.6%、4.9%、4.8%,合计22.3%。
相较于2020年的高位,韩国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在过去4年时间里跌落了近一半。
这些年来,“抢食”韩国电池市场份额主要是中国电池企业。
仅从市占率对比,中国几大头部电池企业的全球市占率近年来得以飙升,宁德时代从2020年一季度的17.4%的市占上涨至今年1-5月的37.5%;比亚迪则从4.9%的市占提升到了15.7%;中创新航全球市占则从2020年的1.9%提升到了今年1-5月的4.5%。
此外,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孚能科技、蜂巢能源也在不断冲击前十市场份额。
02
韩系电池企业错过了什么?
市占的下滑,见证了韩国电池企业从巅峰走向衰退,也伴随着韩国电池企业自信的消失。
在近几年动力电池市场不断被中国电池企业抢走后,韩国电池企业的叙述语言从“全球市场的领导者”,转变到“绝没有理由落后中国”,再到如今的“不得不作出改变”。
韩国电池企业和中国电池企业在动力电池市场格局的变化,不仅因为中国电池企业技术、成本优势,还有韩国电池企业错失的技术路线、转型机会等等。
首当其冲的是韩国电池企业在供应链的缺位。动力电池性能的提升核心来自于材料化学体系的性能提升,而材料化学体系则离不开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核心主材的工艺改进。
过去十余年里,基于专业国际分工,日韩电池企业对供应链逐渐外包,并将核心上游材料放在中国,以韩国为例,根据韩国贸易协会的调查,在硫酸锰、碳酸锂、天然石墨等八大核心矿产上,韩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达到近60%。
事实上,供应链的外包不仅增加了韩国电池产业链的脆弱性,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扩大,也为中国本土锂电企业的崛起提供了支撑。
在过去十余年里,国内锂电供应链在技术和产能规模不断进步,传导到国内电池企业,其在技术和成本上的优势也越加明显。
其次是韩国电池企业单押三元路线带来的结果。三元电池是韩国电池企业的主战场,凭借三元电池的传统优势地位,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收获了一系列国际客户。
然而,另一条电池技术路线,磷酸铁锂电池的崛起,冲击了韩国电池企业的三元市场份额。
近年来,包括特斯拉、宝马、奔驰、福特等车企都开始拥抱磷酸铁锂电池,以比亚迪为代表的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商也加快走出国门,国际主流市场大有三元转铁锂的趋势。
目前来看,欧美等地区新能源汽车放缓并转向磷酸铁锂电池,对于以三元电池为主的韩国电池企业冲击较为明显。
03
对中国电池企业的启示
韩国电池企业的衰退,到中国电池企业的崛起,开启了产业变革交替的新时期。
不过回顾国内,中国的电池企业也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不断加剧的国内竞争环境,价格战下产业链利润不断削减;另一面是障碍重重的国际市场,欧美国家对中国企业的出海层层加码。
审视韩国电池企业曾经的经历与抉择,成功与衰退的转变,也给中国电池企业带来新的启示与经验。
第一个是多元化的市场布局。从过去来看,韩国电池企业高度依赖欧美市场,除了特斯拉外,韩国电池企业和欧美车企进行了非常紧密的业务捆绑。
但是今年来看,欧美电动化市场的放缓也影响到了韩国电池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国电池企业而言,电动化浪潮是全球趋势,欧美作为重要市场必不可少,然而其他新兴市场依旧重要。不仅仅是欧美市场,其他如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市场依旧值得开拓。
第二个是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路线布局。三元电池成就了昔日的韩国电池企业,但是磷酸铁锂电池成就了中国电池企业。
如今,钠离子电池、大圆柱电池、(半)固态电池等新兴技术层出不穷,要想避免市场淘汰,则需要中国电池企业持续加大新技术的研发与商用验证。
第三个是产业一体化发展。产业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推进产品降本增效,也是近年来锂电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韩国电池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的问题,部分原因在于供应链的不稳定。中国电池企业应通过产业一体化战略,加强对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回收利用等环节的整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闭环,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0 条